文/王福兰
时间过的真快,我还沒来得急饱尝春的美丽,淘醉于上天赐于的“春光无限好,相约艳阳天。挚友笑声浓,撒欢在花中”的快乐。就又开始了居家防疫模式,打碎了我的一切美梦。
眼看2022年一季度的黄金时光就要走完,对于我这个已进入老令节段的人来说,真觉得有些惆怅。一种莫名的紧迫感袭来,真想让时间走的慢点,再慢点。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再干些有意义的事情。每日每时,无比珍贵的时间,请发发慈悲,再等等我们。生命如此短暂,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想成就的心愿,很多还没来得急实施。就又被可恶的病毒阻隔。无奈,只得重新调整心态,做新的打算,让居家生活过的有意义,让生活充满激情,快乐和希望。人常说,一年四季在于春,一日之时在于晨。如何把控和利用时间,对于我这个闲不住的人来说,绝不会浪费宝贵的春和晨。即然形势不充许我们畅游春的美丽,享受与友人相聚的快乐。

那我们就静下心来,宅家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学习,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世界。养花观鳥,诵经悟道,修心养性。听音乐、学技艺,给晚辈传授一些生存的基本技能。干家务,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好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我这样想着,就立即按自己的思路去实施。
3月5号,当西安出现首例阳性病人后,我立即购置了足够的粮食,易存放的干菜,硬菜。减少外出,安心宅家,利用现有条件,开始筹划家庭成员训练。6号7号,我首先将家中两台缝纫机,两台锁边机清理污垢,润油调试,修理,更换电机。做好了一切准备,然后告知大儿子和儿媳,我要给他们教学缝纫技术。(因他们是自由职业者,因疫情暂宅家中),让他们利用这段时间,学习缝纫技能,掌握一些生存的基本技巧。

他们很高兴,接受了我的建议。立即行动,上机试学。没想到,机子到了他们手中,不听使唤,前进和后退乱转,很不协调。特别是电动机子,速度超快,很难把控。手和脚都不知如何配合。没过二十多分钟,儿子说,这活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媳妇也说,我学不会,踩机子,我的脚腿都疼。我耐心地教导,世上哪有轻松的事,不学就会的?任何技术,不是轻易就会的,心态不放好,不下功夫,永远学不会。裁缝也是个技术活,需要长期磨练,只要有决心,一定能学会。我告知他们,先别急着穿针引线。先练习空转踩机,待转动规律正常,手脚协调性掌握好后,再穿线用旧布试做。逐渐我看到了机嚣运转正常。随后我将早己准备好的新纯棉布,新棉绸,裁了几床被罩,床单。

自己亲自制做,作为示范,边做边给他们讲解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要注意如何上好拉链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我让他们把旧被罩,旧衣服,及不穿的牛仔裤,都拆冼凉干,再用玉米面加水烧成浆糊,刷在布上,制作禙子。等凉干后,再裁成各种型号的鞋垫,让孩子们练习缝制。起初,他们缝制缓慢,按我要求,力求线路均匀垂直。
慢慢地掌握了操作技术,效率逐步提升。兴趣越来越大,一种胜利的喜悦挂在脸上,边干活,边哼着歌曲。儿媳还不时地说看俏皮话,给儿子鼓劲。两人各自使用自已喜欢的电机和脚踏机、比赛战果。四,五天就做了近百双鞋垫。看到他们进步如此之快,我开心极了。夸奖说,这是你们首次学会妈妈教的技术,创出了“产品”,可供销售了。

为了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缝纫技术,我又从柜子里取出早己备好的亚麻花布,裁剪了几套女式春秋装。亲自缝制,边做边给他们讲解制作程序。特别强调说,要学会生活用品和服装的制作,必须由简到繁,似此逐步练习。随之我就用其他布裁剪了一些枕套,座垫套等简易用品,让他们制作。在我耐心的指导下,他们技术越来越好。干劲十足,自觉性极高,每天忙碌地工作。我看着他们认真的态度,听看机器嗡嗡响的转动声,优如美妙的旋律,荡漾在空中。
一种久远的画面又一次出现在脑海里。那是三十多年前,我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丈夫,辞去了钟爱的会计工作。不分昼夜地服侍护理爱人,也终未能挽救回他年青的生命,离我而去。我为了养育几个年幼的孩子,就用缝纫这种技术,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加工服装,和生活用品。自做自销,赚取利润,创出一片天。帮我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截止目前,家中一台上海蜜蜂牌缝纫机还在。而且还不断在为家庭服役,做贡献。它的工令比我儿子的年令还大,的确可称得上是功臣。我不得不佩服名牌机子的质量过硬。宅家的这十几天,我感觉过的很充实。除了配合抗疫,按时参加核检外,就是宅家陪孩子们劳动。边干活,边听音乐,一种自由,随意,浪漫的幸福弥漫在生活空间。
我若累了,就躺在沙发上休息,看手机,溜溜各大群。阅览一下各群的动态和美文。饿了,儿媳就做好吃的,端来享受美食。一家合睦相处,歌声笑声充满房间,无比快乐。心情好,浑身充满活力,还感觉年轻了许多。每天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激情的笑脸,打心眼里高兴。也深深体会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

我是家中的主心骨,我带给他们的是激情,动力,自信,精神和爱。这也是我最惬意的地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兴盛与衰败。我赞扬和支持年轻人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掌握多门技术的综合实力。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潮流,才会不被淘汰。也能应对时代给予的各种挑战,克服和战胜人生道路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坎坷。我每天看着他们的进步,检查他们的“产品”质量。心里乐开了花。心想,一定让他们全面掌握裁剪,制作技术。多一门技能,也是生活的需要。
在这段抗疫非常时期,他们没有虚度年华,浪费光阴。他们学会了衣食住行的生存之道。增强了信心,加深了感情。相亲相爱,互相鼓励。使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前景。我为他们的努力加油和祝福。
(写于2022年3月18号晚)

《作者简介》
王福兰,女,汉族,大专文化。职称,会计师。曾在多个企业担任过财务主管。后转入教育机构工作,任主管领导。曾是陝西成本研究会会员,理事。工作经历丰富。体验了人生百味。喜爱文学,热爱创作。己有多篇文章发表。写天下酸甜苦辣,播人间真善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