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工人
林建华
钢骨男儿劲勇师,荒原钻探创神奇。
风餐夜雨江南战,烟舍寒云塞北驰。
铁塔轰鸣深九地,石油凌跃久常时。
终生奉献青丝白,热血华篇入史诗。
吟赞老石油
郭秀生(山东)
一袭工装着在身,当年照眼四时新。
油腾何惮三生苦,机下谁云几度春。
萧瑟玉门沙入鬓,凄凉孤岛鸟为邻。
乌龙滚滚书青史,衣钵传承效铁人。
浣溪沙·石油工人
瀛上瀛🌸(新韵)
难忘曾经钻井工,原油开采济国穷。冲天气势贯长虹。
钻井如林夸现在,铁人记忆话曾经。如今依旧是英雄。
沁园春•石油工人(陆游体)
军歌.大连(新韵)
油气工人,荒漠飞石,雪雨野餐。誓贫油帽甩,龙江大庆,鉄人进喜,勇士争先。创业拼搏,献身舍命,鉆井通天钢铁男。拼生死,敢棉服池拌,拿下油田。
平川戈壁群山,战南北、天涯海角间。握管钳刹把,冬寒夏暑,雷鸣电闪,新建家园。辽鲁新疆,西沙盘锦,惊喜油龙九脉联。争自给,储资源恒涌,远瞩高瞻!
七律•石油工人颂(新韵)
邢凤成(大连)
头上蓝天脚下泥,肩扛雪雨手擎梯。
荒滩之上扎营寨,塔架旁边柱铁犁。
篝火翩翩昭日月,石油滚滚数今昔。
丰功伟绩知多少,进喜精神一面旗。
石油工人
庹修尚
大漠荒烟寻宝藏,勘探觅迹走四方。
戈壁钻井经年苦,海上采油终日忙。
铁人精神遗东隅,能源战略比西洋。
一片丹心映日月,漫把青春铸霞光。
七律.石油工人
刘福宝
野外奔波四季忙,风餐露宿枕山冈。
荒原钻井身披日,戈壁探油发覆霜。
铁骨铮铮何所惧,柔情满满暖心房。
奋挥血汗终无悔,造福中华献热光。
南乡子.戈壁滩上的石油工人(新韵)
郭琪(辽宁)
大漠战犹酣。开辟荒滩建墨田。跌宕沙丘如瀚海,无边。
机械轰鸣不夜天。出褐若喷泉。钻井工人意志坚。换貌改容戈壁变,超然。进喜精神代代传。
七绝•石油工人
杨兴强(山东泰安)
钢铁雄儿远故乡,凌寒冒暑四时忙。
倾心钻井原油出,换得民安国盛强。
石油工人
冯增群(山东)
苍茫大地起风流,井架排成觅石油。
立志投身家国是,丹心一颗写春秋。
铁人精神
王开天
封锁能源自力强,荒滩钻井滚油香。
铁人赤胆精神抖,日月同辉国盛昌。

石油工人
辽宁 王艳玲
玉门关外铁人魂,开创先河日采金。
大漠荒烟初探矿,高山峡谷始迎春。
冰天雪地红装裹,冷月寒星岗位巡。
欲把相思传故里,心中有梦寄精神。
七律•石油工人
太一生水•辽宁
时代风流胜剑侠,一身铁骨闯天涯。
昆仑山下风餐宿,大渡河边布帐搭。
戈壁荒原安井架,祖国遍地溅油花。
庆功宴上歌声劲,美酒飘香赏晚霞。
石油工人
尚军明(铁岭)
涉水跋山寻宝藏,四光指点破迷茫。
黑金滚滚如潮涌,管道条条似引航。
争气石油惊世界,燃情工友向中央。
雄心壮志终无悔,华夏振兴赤县强。
(四光指地质学家李四光)
七律.石油工人(新韵)
肖英
排兵布阵在龙江,盆地松辽驻壮强。
扎寨任凭环境恶,开机何惧朔风狂。
井喷敬佩群英胆,缺水折服众智囊。
露宿风餐浑不怕,贫油之冠甩重洋。
七律.石油工人(新韵)
肖英
曾于戈壁建奇功,号令传来便远征。
盆地松辽排勇士,荒原塞外布强兵。
起居含笑吟白雪,钻探抒怀唱大风。
志在油田成伟业,丹心一片向阳倾。
石油工人---颂扶余石油工人
李平来(双辽市文联诗词学会)
洁白丹顶贺金鞍,滚转油田舞浪帆。
智慧松原清墨客,工人牧野亮神仙。
井林作战牵云汉,秋果收藏运笔贤。
奏响众民陵酒曲,丹心一片满苍天。
赞大庆石油工人
李平来(双辽市文联诗词学会)
一
玉门大庆石油鲜,钻井层深纪录先。
研制井喷歌壮志,铁人事迹九州传。
二
赞草原石油工人
石油开发富华肥,塞外风光映日辉。
今现草原呈锦绣,百花争放敞心扉。
七绝•石油工人赞(新韵)
王树峰(辽宁)
天南地北找油田,酷暑严寒不畏难。
榜样精神由铁铸,为国奉献付华年。
七律 .话 石油工人
萧怀力
能源百类话石油,地府深藏海底囚。
钻透山高及莽岳,击穿浪底并茫畴。
黑金滚滚输工制,史宝源源送厂优。
按类精提加炼选,分呈各档用途收。

赞石油工人(新韵)
张艳萍(辽宁)
巍巍铁塔入云端,翘楚明珠耀百川。
处处钻机携韵律,铮铮铁骨胜八仙。
三灾六害常开卷,渴饮饥食每过关。
朵朵油花无限意,愿朝大地掷豪言。
御街行·歌颂石油工人
马秀琴(湖北)
钻台高塔云天半。横跨龙宫殿。长风千里铁钩挥,收获油花满罐。黄沙黑土,戈滩海底,钻得金星灿。
石油工匠英雄汉。足迹天涯遍。经年累月苦勤干,唯有辛劳相伴。钢盔闪亮,铁肩赤胆,壮丽漫诗卷。
七绝二首(新韵)
翟风(广西贺州)
石油吟
全球脉动看石油,处处能源各予求。
万物循环须有尽,灯枯火灭杞人忧。
中国石油精神
大庆石油铸铁人,喜迎胜利续精神。
中华儿女五千载,屹立东方本事真。
七律.石 油 之 歌(新韵)
王维正(内蒙)
铁人立誓向天发,大庆乌龙戏彩霞。
壮士铝盔留大漠,豪杰铁骥走天涯。
西疆燃气沙心苑,南岛琼冰海际花。
血脉江山凭月问,英雄首数钻油侠。
石油钻井工 (坡底韵)
金荣(湖北)
四方探宝四方家,雪里骄阳夜露华。
钻井千寻心有愿,别乡数载眼无花。
黑油一喷添豪气,喜事难圆念绮霞。
信鸽飞来红运到,庆功会上品清茶。
七律-赞石油工人(新韵)
翥龙(辽宁)
英模教导记心头,誓为祖国献火油。
戈壁荒原搭井架,海中钻井建油楼。
寒冬奋力流凉汗,盛夏倾情采热油。
铁骨铮铮承大业,丹心碧血写春秋。
注:火油是石油的别称。
鹧鸪天•石油钻探工
金荣(湖北)
面向荒原天地间,孤身随队别家园。
钻探机响油田建,谈爱家怀宝物看。
行大漠,走山川,阳中雪里不言艰。
五洋四海图强干,常把乡思陪月餐。
七律 石油工人(通韵)
李培忠(山东)
抛家舍业驻荒原,热血一腔永乐观。
盛夏倾情经酷暑,隆冬奋力抗严寒。
风餐露寐身虽苦,月戴星披腑却甜。
奉献石油铭夙志,神州勇士美名传。

赞石油工人
富文学(沈阳)
辽河油田多贡献,石油工人众夸赞。
严寒酷暑无所惧,铁人精神世代传。
芦苇花开伴铁塔,磕头机声入云端。
华夏能源多储备,国家富强万民欢。
七律•石油工人(新韵)
庄占军(康平诗词学会)
壮志英豪意气发,祖国召唤应声答。
中原塞北矿层找,西域东滨宝藏查。
大漠黄沙悬钻塔,南疆波浪涌油花。
甘为赤县做基柱,沥胆披肝献鬓华。
七绝·赞石油工人
石家文(山东泰安)
严寒酷暑行戈壁,露宿风餐不计酬。
野外奔波成大业,满腔热血采原油。
绝句·石油工人(新韵)
王炳武(辽宁)
不畏艰辛钻探人,荒原戈壁献青春。
石油撑起国工业,进喜精神大庆魂。
七绝·咏石油工人(通韵)
杨兴武(北京)
勘察岁月脚窝留,开采时光莫假休。
提炼危身无退却,加工生产献石油。
七绝·赞石油工人(新韵)
杨兴武(北京)
荒原戈壁找石油,瀚海沙滩脚迹留。
冬去夏来忙探测,披星戴月度春秋。
英雄石油工人礼赞
陶宝文(广西南宁)
动力能源靠石油,工人会战苦中求。
高原广漠岩间探,浩海深蓝水底抽。
大庆精神青史记,英雄进喜姓名留。
金瓯命脉同输液,富国强兵上一流。
石油工人赞
李景福
抛家舍业驻荒山,四季如初战地天。
盛夏周身淋汗雨,严冬昼夜浸风餐。
石油猛汉一声吼,敢叫星球颤几颠。
能量勘发齐贡献,为国建设垒金山。
古风•石油工人
袁平(康平诗词学会)
铁塔高耸立荒原,钻机轰鸣声震天。
建设祖国献石油,艰苦奋斗排万难。
七绝·石油工人王进喜
肖锋斌(西安)
满身油腻守机旁,表率先锋进喜王。
确保国家通四化,风侵雨打也阳光。

李莉萍(广西)
(一) 千秋岁引. 石油人
远去别家,荒郊画角,一派轰鸣入廖廓。循循探索打深洞,钻井海上平台落。寂顶住,寞熬过,耐如昨。
且喜黑呼明目注,且喜油田疆域拓。广袤丰闪能源付。软尘东南唯奔走,干枯塞北容情诺。踏山川,敲醒陌,千千索。
(二) 满庭芳 . 石油人
山掩斜阳,江河流水,物华已为人留。峦川激荡,异宝亦深筹。肩负人间真意。能拥否、问遍神州。探寻在,深沉遥远,那地底原油。
巍巍钻塔矗,百年能几,井喯方休。采油人,胸怀技术皆优。不倒铮铮铁骨。风华展,醉舞苍球。管作笔,情深如故,壮志谱春秋。
石油工人
田春兰
背井离乡戴铝盔,餐风饮露夕照归。
钻机轰鸣铸伟业,为国奉献日月辉。
石油工人
田春兰
戈壁瀚海钻探忙,荒漠深山古道苍。
高塔矗立晨星灿,井架轰鸣映斜阳。
餐风饮露挥汗雨,酷暑严寒巡夜场。
铁人精神献伟业,凯歌高奏锦绣章。
七律.献给石油战士(通韵)
王永富(秦皇岛)
三九高寒凌冽风,石油会战大庆城。
爱国个个英雄志,忘我人人壮士情。
甩掉棉衣拉井钻,捐出血肉撞冰层,
仰天长啸一声吼,工业乳汁流不停。
七律•大庆石油工人二(新韵)
张翔
(一)勘探
旌旗猎猎聚英才,亘古荒原摆战台,
滚杠肩扛搭井架,挑冰端水钻机开。
几经转碾岩石硬,数次进深地矿埋。
再探熔层泥页样,原油滚滚溅出来。
(二)采油
风餐露宿战荒原,机钻飞轮几越千。
斜井连排接竖井,页岩打通至熔岩。
增压注水谋高产,驱动复合促领先。
大庆精神开伟业,铁人传代凯歌旋。
石油工人(新韵)
赵雨田(辽宁)
大漠荒原竖塔巍,五湖四海显龙威。
风餐露宿披星作,抗暑迎寒伴月归。
井架风弹争气曲,油场泉涌任情飞。
至今大庆精神在,创业征程与日辉。
石油工人
江三交 石家庄
钻井之处摆平台,只求原油落尘埃。
精炼化工数千种,助力各业不停摆。
谋划自产保障強,富国守卫不依赖。
高寒干旱战意浓,打出高产心花开。
石油工人
王辉(满洲闲人)
一曲云歌携奋起,三江大庆抖精神。
当年会战连轴转,记忆犹新铁打人。

七绝.石油工人
长春大海
戈壁荒滩宝藏求,餐风饮雪度春秋。
平台钻井轰鸣响,黑色能源滚滚流。
七绝·石油工人
邵永汉(北京)
钻井寻油四海家,红衣汗渍凝霜花。
银丝两鬓迎新月,滚滚原油映彩霞。
七律•石油工人
文成武
铁台林立大潮头,钻土破岩争一流。
冒雨披霜增斗志,风餐露宿度春秋。
骄阳似火战天地,玉雪飞腾采石油。
四季奔忙无惧苦,千难万险不言酬。
七律.石油工人
贾建山(郑州)
无私奉献石油人,戴月披星苦自身。
壮志凌云思趣远,雄心映日付情真。
铮铮铁骨年华写,历历松风景色巡。
夏暑骄阳流汗水,严冬探测抖精神。
七绝•大庆油田工人
阳树根 (湖南衡山)
四万工人齐努力,埋头打井竞争先。
迎风斗雪油喷出,大庆精神代代传。
七绝 石油工人
虞慧(江西)
钻井觅寻摇陌野,餐风露宿在油田。
铁人柔骨为家国,似水乌金举世妍。
七律·石油工人(平水)
邹承德(山东泰安)
巍峨井塔耸蓝天,机钻轰鸣地壳穿。
日浴桑拿淋雨澡,锤敲交响数星眠。
旋盘飞转驱昏晓,墨玉喷流没岁年。
朵朵油花潺汗水,一腔热血满诗篇。
七绝.石油工人
刘惠琴(河南)
头戴铝盔行远涯,男儿有志度年华。
冬寒夏酷何曾惧,祖国富强心乐花。
七律•石油工人
赵政科(内蒙)
钻塔巍巍耸碧原,机声阵阵战歌喧。
风餐露宿不言苦,暮雨经霜找油源。
戈壁荒凉豪醉酒,长城内外壮怀坤。
承传几代铁人志,逐梦神州新纪元。
注:铁人志,即铁人精神。

七律•忆《钻井岁月》
杜文明(内蒙古锡盟)
居无定所走神州,钻井艰辛度数秋。
昼夜匆忙攀铁塔,泥浆却又视稀稠。
风霜雨雪不曾惧,四季奔波未有休。
若问斯人何事悦,心怀华夏献原油。
七律·石油工人
刘志广
戈壁荒原会战坚,驴驮肩负大旗先。
搭棚挖窨风沙里,立塔顶盔冰雪前。
刹把用情油海洞,井喷动魄气层穿。
铁人代代精神铸,擎起中华一柱天。
七律.石油工人赞(新韵)
侯宝龙(康平县诗词学会会员、康平县杨柳风诗社社员)
荒原篝火映繁星,敢向贫油布重兵。
宿卧机旁干打垒,食蹲釜近菜馍青。
风雷雨雪充饥渴,虎豹豺狼抵肉丁。
榜样铁人王进喜,红旗赠予众英雄。
七律•石油工人
贾成龙
踏霜顶雨雪中游,饮露餐风伴钻头。
海里倾情挥汗水,荒滩尽力产原油。
浮云不解红尘意,神马能除俗世忧。
开采能源承大业,青春永驻写春秋。
西江月•赞石油工人
孙亚君(辽宁)
到处铁人事迹,几家油业生平。矿区开采骨铮铮,何惧餐风月冷。
野外奔波不定,行边寂历关情。平台钻井一声声,及此萧然生敬。
七绝·石油工人(新韵)
赞铁人王进喜
习双(沈阳)
纵身油海跳冰河,一面红旗一首歌。
有志男儿王进喜,当年不愧做英模。
七绝•石油工人赞
裴龙兵(江苏)
(一)
饮露餐风战草原,釆油为国责扛肩。
严寒酷暑何曾惧,甘献青春写玉篇。
(二)
荒烟戈壁是家乡,天当棉被地着床。
甘献青春挥汗水,采油为国铸辉煌。

七律•石油工人赞二首(新韵)
牛占才 (宁夏)
(一)
党旗国策东风汇,寻找石油摆擂台。
啸吼乌龙听调遣,引来火凤任安排。
催熟饭菜飨千户,控制车床造品牌。
握有能源腰杆硬,长征万里锦程开。
(二)
过去中国实小弱,点灯也要用洋油。
荒原踏遍寻瑰宝,地府穿开冒琥流。
大庆楷模王进喜,玉门表率四出头。
神州腾跃插双翼,工业能源动力优。
注:四出头,即玉门油田肩负的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使命。
七律.颂大庆石油工人(通韵)
苏明义(四川)
英雄时代最提神,壮士荒原舍命拼。
头抗冰天掘宝涨,身投泥沼堵油喷。
黑金滚滚酬民愿,赤子拳拳报党恩。
谁道辉煌成过迹,铁人榜样万年春。
五绝:石油工人
耕田(陕西)
暗涌汇成河,油喷日日多。
铁人情可赏,榜样树新歌。
石油工人
王凤儿
荒坡野漠采原油,铁骨铮铮壮志酬。
酷暑严寒何所惧,英雄无悔写春秋。
鹧鸪天 石油工人(通韵)
李清香(山东)
夏立荒原雨水中,滩涂泥里过寒冬。
秋霜陪伴登钢塔,冬雪跟随入海宫。
钻厚土,探油龙。黑金回报涌喷汹。
昂扬众力和天斗,激奋群情干劲宏。
五绝.石油魂
开原山人
英雄王进喜,大庆战油田。
撒尽青春血,精神世代传。
石油工人王进喜
陈志鸿(湖北)
谁可分担大国忧?茫茫禹甸少原油。
铁人进喜肩擎帜,誓让乌金滚滚流。
石油工人
任威(吉林)
石油工人王进喜,荒原钻井举世惊。
工业振兴石油助,铁人精神永传承。

七律•石油工人赞
陈义耀(湖北)
整装待发走天下,戈壁平川扎老家。
冶炼提纯披夜月,查寻勘测沐朝霞。
劳模飒爽雄风远,团队精神大义嘉。
为国争光勤奋斗,供销两旺世人夸。
石油工人
马乾有(江西)
一生无悔献油田,作业荒滩意志坚。
酷暑严寒何所惧,雄心铁骨著鸿篇。
七绝 咏石油工人
鲁少华
油龙滚滚向天涯,汗水滔滔映彩霞。
祖国繁荣惟我愿,铁人品质耀中华。
七古.石油工人 胡世松
四季旷野践初衷,志为国强著大功。
夏顶暑热抗暴雨,冬迎寒冻餐雪风。
钻机旋音增豪劲,岩芯取研审记工。
原油见天喜狂放,伟大复兴梦畅通。
别样石油情怀(散文)
——油二代外闯西部钻探经历随记
刘培华 才让旦增
“才让旦增”是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业中心员工,八十年代后期的年轻人。作为一名油二代,他对石油行业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对老一辈的油田发展史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石油精神更是崇拜有加。
进入新世纪,油田渐显疲态。为此国家实施了资源优化整合战略,石油国企改制,胜利油田也备受冲击。在产量下降,人员过剩的大背景下,“才让旦增”本着为单位创效、加深体验油田精神的想法响应号召,在单位组织派遣劳务输出到长庆油田时,积极报名参加。
受其本人委托,随访成文记之。
2021年9月13日,“才让旦增”独闯西部钻探,来到了玉门油田,在这里他无时无刻不在被这里的人、这些人们背后的故事感动着,他们来自一个英雄的团体——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坐落于戈壁腹地,祁连山下。1957年12月,新中国宣布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这里建成,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口油井、中国第一个油田、第一个石化基地。玉门油田是我国石油的种子,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场、大研究场所,担负起了“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在后续多少年各地油田开发的时候都是从玉门抽调的骨干力量,培养好一批抽走一批。包括大庆和胜利都是玉门的油田队伍打出来的。王进喜最早也是从玉门到大庆的,胜利油田的骨干职工技术人员也是从玉门抽调而来,胜利油田第一井“华八井”也是玉门“老油田”带领开发的。作为中国最早最大的油田,玉门油田曾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为各大油田的开发和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才让旦增”来到这里,融入了他们以岗为家的生活,参与了他们顾全大局的工作,见证了他们艰苦奋斗的经历,感受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亲眼看到了新时代的玉门人是如何继承老一辈的传统、如何扎根大漠英勇奋斗的。
这里很小,小到遍地的采气树,数也数不清;这里很大,大到遍布沙漠戈壁,一眼望不到尽头。荒原、井站、工地、采气树,这里的每个角落都刻著着石油人艰苦奋斗的峥嵘历史。
在这片沃土上,一代代石油人高挙红旗,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没有房子,建干打垒;没有汽车,人拉肩扛;没有吃穿,自力更生。他们卯足劲头向前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讲大局、讲率献的精神从未松解,为油田拼博的干劲从未懈息。石油人就是凭这股劲儿,肩负起了为祖国献石油的重担。
“才让旦增”讲到,记得还是学生的时候,每当听见《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曲,心中就会升起一种豪迈。每当看见石油工人那橘色的身影,内心总会泛起无穷的敬佩。如果没有前辈们的艰苦创业,就没有玉门、大庆、胜利今天的稳健发展;如果没有前辈们的兢兢业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玉门油田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描绘闪光人生。
而现在,当他自己也置身于油田工作岗位,更加真真正正体会到铁人精神不朽的力量,这力量,源自身边那平凡岗位的员工。
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默默坚守,立足岗位,刻苦钻研,靠辛勤劳动承担起油田油气生产的重任,他们就是默默奉献的石油人。
他们是普通工人,是生活在大家身边最平凡的人;他们干的是很具体的工作,说的是很朴实的话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的言行却在平凡处闪光,让人感动!
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新时代的玉门石油工人,血脉里流淌着责任与担当的油田人,永不松懈勇创一流的团队。几十年来,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数奇迹,凝聚了优秀的企业品质,沉淀了永传不朽的玉门油田精神。
这里因资源枯竭,经济萧条,不仅是年轻一代对于留在玉门意兴阑珊,不少油田中老年职工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玉门就业生活。目前,这里就是人员严重不足,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为了更有效的资源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国家把西北五省的钻井合并,成立了西部钻探,西部钻探是玉门油田的延续。“才让旦增”所在的运输一公司长庆项目部就是为西部钻探援建值班服务的,长庆项目部和多个单位有合作,比如中国石油油苏里格运输公司、中油运输公司、华北采气、中海油采气,还有中国石油运输公司一公司。
玉门油田人多少年来依然保持着军事化管理,保留了石油师的作风。每天早上在集合、排队,在稍息、立正的口号中开始着一天的工作;在现场他们雷厉风行,从早上七点半开始,忙完野外工作,回来还天天加班到十点;这里没有班后的灯红酒绿,没有城市的纸醉金迷,而有的就是挑灯夜战,为明天的生产运行做好工作,提高效率。
为了一口井的生产,大家闲暇之余也是集体讨论,他们所在的区块都是长庆油田要放弃的区块,在这些区块谋求发展,为了挖产量,挖潜,每天跑井,在井上蹲守着采集数据,并针对每口井指定措施,回来研究方案加班到晚上十点以后是常事。问他们为了啥?回答是以岗为家,我们是玉门出来的,要让玉门延续下去,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使命!
这是一个新片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职工还有技术员,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经验。很多不会采气从别的岗位转过来的工人,向之前采气厂的以及各种外包队伍的技术人员学习技术,包括应急处理、生产维护、保障、地质、工艺各方面知识,目的就是给单位创效。对采气厂的技术人员经常不耻下问,做到干一行精一行,他们中间有对工程非常精通的,到了新的领域,依然从头开始从新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新时代的胜利人、乃至全国人民学习。
因为这里大部分是长庆油田废弃的井,为了保证长期效益,避免破坏性开采,很多井都是定时开启,有些井数字化设备缺失,只能人工开井,后续针对每口井的产量进行摸排,并最快速度制定出详细的开井时间,并建立台账,对能救活的井,积极和技术人员研究,采取措施补救。因为地处内蒙,每口井的间距都非常远,三天要跑遍70多口井,每天光跑井的路程能到300多公里。
有石油人的地方就有玉门人的身影。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几位不同岗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石油工人群体,以他们为油奉献的动人故事为主线,以他们对于奋斗二字的内在理解为核心,结合油田,一代代玉门石油人接力奋斗的形象跃然而出,玉门油田永远为祖国加油的坚定信念再一次得到深化和升华。他就是一颗种子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枝散叶。
李鲜哲,一个90后作为玉门的油二代,之前一直从事站上的工作,现在的动态分析,为了每口井的数据采集,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是当他接手之后没有因难而退缩,而是一口井、一口井扎实地跑着,记录着每一个数据,回来之后在这堆繁杂的数据里面寻找规律。不懂的翻书、百度,或者想尽一切办法找会的人问,哪怕是朋友的朋友。用他的话说,上学的时候都没这么认真。我问他,你觉得值么,他说,上学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份责任,现在工作了意识到这份责任的重要性了,哪怕不会从头开始学,也要拼,现在技术在不断更新,想要不被淘汰,我们只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才能赶上社会的发展。
王庆国,作为一名老石油他经历了玉门到吐哈油田,到西部钻探的变迁的全过程,年近五十的他,之前一直在工程板块对于钻井,大修,小修,压裂等技术非常精通,后来又在监督部门,对于采气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完全是一个新人。但是他没有放弃,工作调整后没有抱怨,只能从头学起,给年轻人树立一个榜样,随身不离笔记本。把看到的,听到的,各项数据,一笔一划的记在自己的本子上,有不懂的回来追着年轻人问,每天也和年轻人一样风里雨里跑一天的井。晚上休息了时不时的拿出他那个小本一遍遍温习着,熟悉着各项数据,以及各种新的知识。像极了当年石油师集体转业,从拿枪的手来握住刹把子那种感觉一样。
有一位“才让旦增”熟悉的杨主任,因为一口井出液,为了排液,不影响第二天的气生产,在戈壁滩,整整蹲守了一个晚上,直到把液放完,才回到驻地。
老一代石油人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一厘钱”精神;缺乏设备、自己制造的“穷捣咕”精神;原材料不足、改制代用的“找米下锅”精神;人员不足、多作贡献的“小厂办大事”精神;修旧利废、挖潜改制的“再生产”精神等老“玉门精神”以及志在戈壁、扎根祁连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岗为家、自觉从严的油田主人翁精神;“三大四出”、无私援助的“顾全大局”精神;老矿挖潜、争作贡献的“开拓不息”精神;干群同心、克己奉公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等新“玉门精神”耳熟能详,如数家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人人做“铁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些口号不仅在玉门、大庆、胜利,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家喻户晓的。诸如此类的口号,即便是在新时代出生成长的油田新生代,也并未缺席,口号就贴在教室讲台上方的墙壁上、厂区的宣传栏里。此前,对于玉门油田精神,年轻人也仅局限于喊口号、看书、看新闻、听故事,无过深的理解。来到了西部钻探,在这里看到玉门油田依然保留着最早石油师的传统传承以及作风,作为新时代的胜利人深深地被感动着,并且对石油精神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才让旦增”说:作为一名胜利青年,见证和感受了老油田的精神,被感动着,被激励着,我立志要像他们学习。因为他们没有现在社会的浮躁,只有踏踏实实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有十分,贡献十二分,拼就完了,学就完了,干就完了。这十二个字是对他们现在工作状态最好的诠释,也是对老玉门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胜利人,我们要将老一辈的石油精神传承下去,延续下去。也以玉门精神勉励着自己,牢记胜利传承,从老一辈胜利人手中接过担子,为打造百年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新时代胜利人,对老一辈胜利石油人的承诺,也是责任。我是石油人,我是胜利人,我责任重大。玉门精神、大庆精神、胜利精神、石油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继续秉承老一辈的石油精神,秉承玉门油田精神,牢记传承和使命,为打造百年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愿多少年后我们依然能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
谨借此文献给为石油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愿将石油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刘培华,1957年出生,山东利津人;字,成之;号,三寿;笔名:乡隐居士,别署:耕公;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毕业,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企业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东营市作家协会会员,《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周刊》、《齐鲁晚报》特约记者;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华作家网会员,中国诗歌网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人民作家网会员;《中国乡村》杂志散文编辑,辽宁文学签约作家,金榜文化理事签约作家;《中国新时代诗人》会员;东营市谱牒文化研究学会会员、谱牒文化研究专家库成员,东营市国学研究学会会员;《利津商业史话》编委,《百科拾珠》丛书编委,创刊《民建大厦之声》企业报刊任总编8年。自幼喜爱文学,散文见长,艺评次之,偶涉诗歌、随笔杂文;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
个人喜好:文字写作,书画收藏,中国象棋,花卉养殖。
才让旦增,男,32 岁。胜利油田职工,初涉文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