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说春分
作者:李石
一场春雪,把美丽的首都北京装扮的分外妖娆,2022年3月20日我们将迎来春分节气,准确的说2022年春分节气开始时间是3月20日 23:33:15,结束时间是 4月5日 3:20:03。
春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个节气也是春天的平分点,春分过后多数地区进入明媚的春天。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春分这个节气在我国及我们的首都北京都有哪些民俗活动。1:春分竖蛋;2、春分吃太阳糕,3、春分吃春菜,4、春分放风筝,5、春分祭日,6、春分犒劳耕牛与粘雀子嘴等民俗活动。
一说春分竖蛋:
春分,最有名气也是传播最广的民俗活动就是春分竖蛋(通俗的解释就是在春分那天,人们把鸡蛋在桌上竖立起来的一种民间游戏),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就有春分竖鸡蛋的传统习俗。据史料记载,“春分”竖立鸡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春分这一天,如果能把鸡蛋立起来,预示这一年会有好运!
在每年的春分这天,很多人都在做“春分竖鸡蛋”游戏: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人们认为春分是竖蛋游戏的最佳时间,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为什么春分这一天鸡蛋容易竖起来?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突起的“小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0.8毫米之间。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三角形,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此外,最好选择生下后4-5天的鸡蛋,这是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竖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一起来分享竖蛋迎春分的快乐时刻!
二说春分吃太阳糕:
在明清两朝,每年春分之际都要在北京的日坛举行拜祭太阳大明之神的祭祀活动,老北京有在春分这一天吃“太阳糕”的习俗。从2007年开始,每年春分,北京朝外街道都在日坛公园举办《春分朝阳》民俗文化节,并恢复了中断近百年的“太阳糕”。
太阳糕是由大米和绵白糖混合制成的方形小点心,在北京地区已消失约百年。稻香村新上市的太阳糕上面印着红色的“太阳”,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食俗专家称,春分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应适当进食糯米、红枣等来调节身体机能的平衡。“太阳糕”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既有五谷丰登的寓意,又满足了人们食疗的要求。
三说春分吃春菜:
老北京春分节气,在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们先去采摘春菜,然后将采回的春菜与鱼片滚汤,叫“春汤”。还有俗语“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体健康。直到现在,家里有老人还习惯于在春分这天伴个菠菜粉丝凉菜,这就都是春分吃春菜遗留的食俗。
四说春分放风筝:
春天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据文献记载放风筝是北京地区祭农的民俗四大活动之一。
五说春分祭日:
早在周朝时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清朝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写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元朝时建有日坛,此后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在日坛祭祀大明神(即太阳神)。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六说春分犒劳耕牛与粘雀子嘴:
据文献记载,我国的江南地区则流行春分犒劳耕牛和粘雀子嘴的习俗。春分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粘雀子嘴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

春分节气的一些拜神及祭农活动热闹非凡。据文献记载北京的“四大民俗”蹴球、踢毽子、抖空竹和放风筝,都要在春分时节依次在各个场所上演。
“时到春分春过半,阳光普照倍温暖。携侣欢歌迎春光,喜迎春色遍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