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春分日知命年有感(新韵)
文/花语
昼夜均分越半春,昨时明日复年轮。
五十寒暑穿流过,岁岁韶华碾作尘。
空叹青丝遗故镜,常期憧憬落前身。
余生渐放心间事,鸢纸晴空试浅温。

赏析/张卫国
有题目可知,作者是借春分日,在知命之年有感而发,与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异曲同工!让人禁不住想“一探究竟”!
首联:昼夜均分越半春,昨时明日复年轮。
开篇点题“春分”!春分正是春半,仲春之尾。昼夜平分是奇特之处!日月轮转,周而复始,日日年年,“逝者如此夫”!
开卷有感而发,日月如梭,光阴荏苒,时不我待!为承句做铺垫。
颔联:五十寒暑穿流过,岁岁韶华碾作尘。
五十寒暑,点题“知命之年”!岁月匆匆,曾经的韶华美颜,在岁月这把无情利刃下,支离破碎,两鬓染霜,曾经的多少美好梦想,都“随风而去,消失在霜尘中!

穿流,穿,用的好。流,逝者如流水,一去不回!“望穿秋水”,曾经的明眸善睐,似水柔情,随着韶华老去,而不再清澈澄明了!
碾作尘,此处用典!化典陆游卜算子咏梅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结尾应该“反其意”而读!———年过半百,青丝白头。曾经的明眸虽然不再清明,但是目光更加的深远而坚定,不再执着于外形,而是追求内在的质地!“馨香”(青春韶华)不会随着花瓣的飘零而消散,反而历久弥新“香如故”!这才是作者的真谛所在!
碾,用的妙!岁月的车轮滚滚,永远向前,不随任何人意志而停留!
颔联用“流水东逝,车轮滚滚”作为比拟!把岁月无情,刻画的入木三分!
此联承接上联,既点题,又抒发了情感!水到渠成,承接无痕。

颈联:空叹青丝遗故镜,常期憧憬落前身。
“可怜白发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多少诗词名篇,都为此情不自禁,有感而发!曾经的美好梦想,憧憬,都留在了青春韶华的回忆中!
而今,半百而知“天命”!有的梦想成真!大多数憧憬,都没有实现!留下深深遗憾!作者该如何面对!留下沉思空间,为尾联做结打下基础!

尾联:余生渐放心间事,鸢纸晴空试浅温。
诗做收尾,要求余韵悠长,遐思无限,令人回味无穷!此诗,做到了!
鸢纸,用典赵学敏“处暑”诗
饥鹰猎袭狂,灵鸟弄迷藏。
鸢纸舒云尽,羊肥草地霜。
纸鸢是春天放飞,在春分,清明左右,放飞风筝,追寻自由!
有生之年,要“放飞自我”,像风筝在初春料峭中,寻找温情暖意!
结尾采取比拟,借代手法。借纸鸢的放飞,来直抒胸臆———“渐放心间事”!不要再纠结于“熙熙攘攘,追名逐利”了,应该向风筝那样,虽然没有翅膀,但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尽情拥抱大自然,借着浩荡春风,去看看外面的天空!

纵观此诗,与其他春分诗做不同,作者不是直接写春分如何如何,而是借春分为由,以知命之年为依托!再抒发情怀!虽然有对韶华老去的遗憾和不舍!但是,对余生提出了自己的憧憬和畅想!缠绵而不悱恻,温柔却显坚贞!多种写作手法并用,构思巧妙,匠心独具!
一般诗做,都是“悲秋春欣”之作!而作者却反其意而行。有“悼春”意味!让季节春分之“春”,和作者青春之“春”,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不禁令人击节赞叹,拍案叫绝!
但是作者视觉独特,摘取了春分特有的“纸鸢”,作为切入点结尾,独具匠心!以纸鸢的飞腾结尾,让以上三联缠绵哀怨的基调,得以升达舒展!不显得压抑和悲情!尽显标新立异,慧眼独具!
作者简介
花语,真名孙建平,女,会计师,喜欢文学、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