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诗歌创作的点与面
一一读主编诗论有得
王维正(内蒙)
赏读郭主编诗论,深受启发,颇得共识。"欲写星空,选取一星”八个字,形象地道尽了诗歌创作中选材与剪材的奥秘,即处理好点面关系的诀窍。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具有"字少、句凝、言简、意丰、韵美、情浓”的特点。唯其如此,写诗者多,得佳品者少。原因就在于或不屑或不懂怎样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鉴赏诗品,专注诗眼,倾情金句,并非一览无遗。就因为作诗之诀之窍,是在"大题小作"、"小题大作”上面。
前者讲借代,后者讲联想。写云深只用一峰,写水远只见一舟。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只一句"妻孥怪我在"便胜万语千言。一"怪”可见久别离忧生死国难,可见绝望重逢喜极而泣。这才是艺术的艺术。
后者讲联想。依"怪"而来者,那是安史之乱的硝烟烽火,那是"恨别鸟惊心"不知亲人死活的煎熬。
可见,借代与联想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多么重要。
李商隐“西窗剪烛",贾岛"云深不知",郭老师"泪洒签名”都是"一星"的范例。所谓"一字传神,一句得魂”,即言此理。
读芜湖一中高二学子踏青习诗《寻春》一绝,见“春来能几时,除却问黄鹂"句,甚叹孩子们深得为诗之道的聪明。
二月春水《小桃红 留春》也只一句"乱花飞过碧山头”,惜春、留春之境全出。
诗不必求多,求精才是学问。言不必面面俱到,一星更是浩淼夜空。好诗者都应该在炼字与炼句、先材与剪裁上下功夫,出精品。
3.18日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