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2240期

总编按语:
《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论语·阳货》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讲名了诗歌与情感的关系,诗歌的作用,诗歌用途的广泛。
中国人对诗歌独有情钟,颇为爱好。古代人们在劳动、生活、祭祀、燕享、以及政治外交活动中都需要诗歌。所以诗歌的发展永无停止,直至现代诗歌的产生,古体诗和现代诗仍方兴未艾!
诗歌既然与社会、人生的关系如此密切,关于诗歌的理论也就十分发达,各抒己见,但这些理论都为诗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钱文昌先生《读诗笔记以及对诗的认知》,纵深和泛延了诗歌的写作和意义,是一篇很好的诗论,非常有鉴赏价值,特别是爱好现代诗歌的人,值得一读。
梦如诗
2022、3、19

《读诗笔记以及对诗的认知》
作者:钱文昌
主播:世灵
( 一 )

诗是对生命的理解,对世界的把握,对他者的认知,对无限苍穹的探寻、对哲学及思想的延展。
诗有多简单,就有多复杂;有多浅显,就有多深奥;有多俗,就有多雅;有多呆板,就有多空灵。是人子之思,也是上帝之手。是眼前之物。也是天外来客。有多简约,就有多神秘。有多繁复,就有多诡异。有多曲径通幽,就有多高深莫测。
诗是空间之花与时间之蕊酿造的智慧之蜜。
诗是演绎,也是升华;是延伸,也是超越。
诗不在连而在断,诗不在面而在点,诗不在言而在意,诗不在工而在禅。
色即空,空即色。上即下,下即上。福即祸,祸即福。诗不增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浅者自浅,深者自深。若即若离,若明若暗。
表达无深度的深度,探寻无高度的高度,扩展无广度的广度,追寻无哲学的哲学。
诗是客观世界的内心观照,是复杂诡异的简约归真,是内在情感的怦然外化。
古训说,诗无达诂,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以其情而自得。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诗是情、是景,是情景交融;诗是真,是善,是美,是天地人的交融与贯注。
诗是命运的感悟,生命的历练,经验的升华,灵魂的摆渡,人生的超越。
诗是青春的翅膀,是中年的依傍,是老人的拐杖;是情人的花,战士的剑,伯乐的千里马。
诗是倾诉,是激发,是共鸣;是大海的汹涌、是松涛的轰鸣,是流云的轻盈。
诗是面对苦难和挑战时的镇定与微笑。是针对悖论和荒谬的辨析与更正。
诗是繁复中的简约,渺小中的广博;是悠长里的短暂,冰层下的烈火
诗是过去与未来的联结,是现实与梦幻的相遇,是时间与空间的映照。
诗是一种发现,一种奇遇,一丝氛围,一缕灵感。诗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诗意的美,伦理的善,认知的真。
“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
诗是不早不迟的大彻大悟,即悲且喜的高峰体验,是亦前亦后的寂寞与孤独。
诗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在残缺与荒谬中认领完整和美感。
诗全力突破人生、文化、范畴、语言、思维方式的局限与陷阱,有多少超越就有多少诗意。
上帝存在于你喜欢的每一件事情当中,包括写诗与读诗。
长出诗句,生出欢喜;无中生有,化腐朽为神奇。
创意、创新、创造,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独立,独特,独具,营造一个独一无二的风格。
诗是哲学,阴阳相生,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计白当黑;诗是思想,带燥方润,将浓遂枯,违而不和,和而不同,不激不励,风规自远。
“写作所以也叫创作,是说它轻视模仿和帮腔,看重的是无中生有,也叫想象力,既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诗贵空灵,崇尚心灵自由的诗意人生,达于“游于艺”的精神自由境界,参悟宇宙人生和自然万物之理,以技进道。
在矛盾和悖论中实现不可能之中的可能。
诗的玄机是“度”,功不求盈,业不求满,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
诗是个人自由心灵的独特创造和独特表达。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激发,共鸣,截取,过滤,变形和转换,这是诗人的要义;倾诉欲,成就欲,创造欲是诗人的三原欲。
诗是时代的证词。
不安与宁静相伴,荒谬与真理共现,生存与死亡并置。
诗是生命时间、自然时间和历史时间的重合;是静态空间、动态空间与时态空间的叠加;是思想与内容、哲学与文学、物象与意象的穿插、衔接、剪贴和黏合。
海德格尔说:哲学最好的表达方式是诗歌。
生命短暂、诗歌永恒。诗以文本的形式永续存活。
魔幻气息,神秘意象,深邃思想,诗意表达。
感,胆,识,灵。
感,敏感性,敏锐性,有感觉,有感应,欲罢不能,不写不成。
胆。判断力,决断力,行动力,拔剑长啸出门去。
识,独特的见识,高屋建瓴的见解,一针见血的领悟。
灵,灵感,闪念,灵气,通灵,空灵,以及灵魂的冒险,勇敢的实践。冒险的心智保持着探索的精神。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犹尽而意无穷。”
诗歌闪耀哲学的光芒,哲学蕴涵诗学的气象
“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寻找,探索或者创造一种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
启示、暗示、隐喻以及常读常新的感觉
诗之光穿透沧桑岁月,直抵灵魂的深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钱文昌,甘肃永登人,兰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兰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特邀顾问、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专著《第三利润源泉》获中国发展研究奖。诗集《钱文昌诗选》获兰山文学奖、华语文学图书金奖。《胡杨》获2014中外诗歌邀请赛一等奖。长诗《黄河照耀中国》获第九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金奖。多次获得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播简介:竹,本名刘世灵,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甘肃“涛声诗会”会长,中华诗歌联合会主播,兰州石化银铃文学社会员。爱好文学,酷爱朗诵艺术。常在企业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希望用声音传递情感,用声音演绎生活。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怕瓦落地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许传真
主席助理兼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专职主席团成员:森严、聂子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许传真
东部文学社副社长:心无落尘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审编: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