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带你云游桃柳堤》
作者:侃珂
合诵:雪峰 梦露 祥会 大梅

适逢每年的早春三月期间,春风又绿北运河畔。万人空巷十里桃花堤上,漫步徜徉于千株桃花绽放的树影之中,那些桃红丹采拂面,花香飘洒满人间的情景,又浮现在你与我、他或她的眼前。
虽然虎年的早春三月,奥克密戎变异毒株再次偷袭津门沿岸,导致桃花园暂停接待市民赏花游览。但是,红桥区开展线上活动,带领大家饱览北运河畔桃花盛开的美景画面。

当我们在身穿汉服的导游员带领下,漫步云游地处北运河畔上的桃柳堤。
在桃花园的两个牌楼之中,有一尊麻姑献寿的汉白玉雕塑映入眼帘;穿越沿途步道或走廊,开始追溯它始于元朝,历经元、明、清历代漕运经济的发展变迁,而兴盛起来的那段传奇历史。如今经过重新修缮的桃花园,形成以“乾隆皇帝登临处”的桃花堤,林间笈的“书法长廊”和“北洋大学堂遗址”的北洋园三个旅游景点为一体的桃花园。一路绿树掩映,桃花绽放,移步换景,情趣怡然,成为疫情期间津彩纷呈的云游打卡景观。

那块耸立在步行道上的中国大运河图示石碑,揭示着天津漕运经济的历史演变路线,成为你与我、他或她,到此寻觅?学史践行的最佳驿站。
走进桃柳堤上那个御用码头,浏览那块设有“乾隆皇帝登临处”的石碑。而对面那座古香古色的龙亭内,还有一块桃柳堤题记的石碑为证,向游客讲述着: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多次南巡途径天津潞河沿岸,曾经策马登临桃柳堤上,欣赏正在绽放的桃花和垂柳依依的美景;并在登高之处,眺望潞河沿岸的自然景观。并赋诗“郡城清晓返巡銮,迤逦西沽策马观。”形容西沽桃柳之美,并且赐名“桃柳堤”。

随着时光流转,桃花园开始修筑的长廊、桃花亭、腾龙坞、迎宾阁、九龙泉,仿唐三彩的五龙壁、二龙戏珠的龙墙等江南园林建筑和人文景观。那些庭院深深,山石叠翠,垂柳依依,河水荡漾的美景,令游客心旷神怡。还可以登上观桃台,尽情地享受荷花池水泛起的碧波,远眺北运河沿岸桃花争艳,垂柳倒影的最美画卷。
当你与我,他或她,移步桃诗园进口之处,那面刻有“云飞金谷雨,花映武陵春”的书法影壁墙出现在眼前。而背面的书法影壁墙,则是康熙大帝在1708年,南巡江浙沿大运河回銮时,途径天津大运河沿岸登堤赏桃花,并欣然题词《点绛唇》“再见桃花,津门红依然好。回銮才到,疑是春两报。锦缆仙舟,星夜盼辰晓,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的诗篇。正所谓“康熙题词桃柳堤,古今名家话诗意,挥豪泼墨林间笈,轻吟浅唱赏景记。”

沿着林间笈书法长廊的墙壁上,镶嵌着古今名家元代诗人揭奚斯、沈峻、清代诗人李庆辰、童国松;现代名家孙其峰、王学仲、冯骥才等五十块文人墨客的书法或诗歌,引领游客轻吟浅诵桃花妙句,细品慢赏桃花春韵的诗情画意。

那块天津市政府颁发的文物标牌,引领你与我和游客来到北洋园,那座青砖灰瓦的团城门楼和教室,就是我国最早开办培养人才的大学~北洋大学堂遗址。那座西沽武库炮台以及侧面石刻画面,则承载着1900年义和团,首率民众抗击八国联军入侵天津的爱国主义事迹。1902年,北洋大学堂就是在武库炮台旧址建立的,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走进开辟鸿蒙的三座斜塔,就可以在塔壁上,浏览六块“”九章算经卷”的碑刻,唤起了启蒙教育的梦想理念。

在北洋大学堂旧址的墙壁上,还雕刻着“张太雷、孙景芳、黄诚、齐壁亭、马演初、王宠佑、张含英、李书田、茅以升、丁家立、盛宣怀”等北洋名人的浮雕,记载着他们身体力行,为唤起科技兴国的梦想而前仆后继,奋斗终生的事迹靓点。

当你与我,他或她,来到下沉广场的清音台,就可以欣赏到背景墙上,那幅描绘潞河督运图的长幅画卷,再现了乾隆年间,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盛况的繁荣景观,耐人寻味。而那块“历史名人在红桥”展览牌,更是吸引游客驻足追溯“张太雷、刘清扬、于方舟、安幸生、严修、梅貽奇、马千里、赵天麟、梁崎、龚望和曹金藻”等名人,与红桥不解之缘的革命历程。

如今,云游桃花堤又成为天津市民网上聊天的热门话题,聊起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桃柳堤的趣味逸事,谁不想待到疫情稳定之时,前往津门美景~桃花园一游哦!

(图片摄影/侃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