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天下的孩子都能成
“龙”吗?
田彬
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我想问:每个孩子都能成了“龙"吗?对这个问题,我和许多人做过探究。关于成“龙"的标准,家长们各不相同,对“龙"的理解也比较抽象。但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很高。起码是能上个名牌大学,毕业后弄个体面的挣大钱的工作,下一步能找个漂亮妻子,或者找一个乘龙快婿。最好是能当个大官,不仅他们自己终生幸福,而且也能光宗耀祖……
我们暂且不谈这种目的是否健康高尚,只谈一个问题,这样美丽的设想,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首先,我告诉大家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每个人不可能都会如愿以偿。
我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龙",首先取决于国家的需要。如国家战略要保证粮食安全,你就可能会从事农业方面工作,如果国家战略要发展高科技,你就可能走进物理化学的王国,如果国家需要打仗,你可能就走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人才的走向,永远不可能按照个人的愿望发展。
其二,要看每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如果家庭经济富裕,你自然会享受到很多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资源。如果家庭孩子多,生活困难,不一定有能力把所有的孩子照顾周全,你就不能和別人比肩。如果父母身体不好,需要儿女撫养,那孩子就不可能远走高飞或者留洋出国。如果孩子智商一般或身体欠佳,那就只能找一所适合他的学校或找一份适合他的工作。所以,家庭不同,孩子的前途命运也绝不会一样。能不能成"龙”,成什么“龙”,都需要自己评估夺量。
第三点最重要,那就是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喜好追求和理想。大家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哲学道理,任何事情,都是内因起决定作用的。父母的爱好,不会成为孩子的理想。父母想让他成“龙",他就想当一条虫子,你有什么办法?父母想让他当医生,他偏偏爱上文学,你也得顺着他。因为爱好才能产生热情,有热情才有动力。他不爱好,家长急死也终究是白搭。
总之,対于孩子能不能成“龙"的事,鉴于国家需要,鉴于不同家庭条件,更鉴于孩子本身的志向。
每一个家长,考虑自己孩子前途命运时要尊重客观实际,要设定符合孩子发展、切实可行的标准。千万别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更不要设计那些虚妄的抽象的孩子看不见摸不着或不愿意实现和无法实现的目标。
2022.3.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