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的风度
作者:龙潭游鱼
不久前,刘总邀约考察一处古迹,因我有事冲突,活动取消。俨然读懂刘总的我,歉意中涌动着暖流。

2013年,我兼任《鲁中晨刊》执行总编时,策划了一次征集活动,评选莱芜十大文化符号。11月3日举行发布暨颁奖仪式,现场在普阳集团,邀请了知名文化人士见证、座谈。当时,理解企业事务繁忙,刘总是集团掌门,并未奢望他出席会议。但意料之外,刘总提前到场,安排周全,并一直陪同。这是相识多年后,与刘总初次“共事”,但觉春风拂面,惬意而温馨。

1993年10月,我入职宣传部,参与组织了众多活动。印象中,每次大型活动,都能见到刘总的身影,尤其是央视的“激情广场大家唱”、“心连心”赴莱芜慰问演出。从历史文化研究会,到嬴秦文化研究院,办公地点都在普阳集团。二十年了,嬴秦文化研究成果斐然,刘总的默默付出为人称道。

济莱区划调整后,我策划撰写了一组文章,旨在向省城推介莱芜地域文化,其中《嬴秦文化:从探源到建园》,二级标题“重塑,三贤担当”提到,一个团队,“智、知、志”缺一不可。“三贤”之一就是刘总。有了他作坚强后盾,研究院才如鱼得水。文章见报后,刘总第一时间点赞转发,并回复一段文字:“您这篇大作非常震撼,赢得了省内外,特别是济南市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也是得益于刘总的推荐,我有幸加入嬴秦文化研究院。更有甚者,在多个场合,刘总近乎吹捧地夸赞;并宣称,对外推介嬴秦文化,拙文作为必推“范本”。我甚感惭愧,试图劝阻,而刘总执意褒奖。

我曾戏言,莱芜企业家多帅男。刘总目光炯炯,清澈中透着温润。他总是衣冠整洁,步履沉稳,语速适中,尽管已近古稀,依然风度翩翩,气宇轩昂。
去年我退休后,与刘总相处多了。春节前夕,我们一道参观华兴农场。在休息室,刘总突冒感慨“细节管大用”,我“愣怔”了一下,听他解说原委。去年11月4日,研究院与山东大学接洽合作,主宾相见甚欢,互加微信,座谈超长,不觉已近12:30,山大领导邀请共进午餐。这次活动的主要议程,除了参观考察、座谈合作事宜,就是赠送书籍仪式,将嬴秦文化研究成果留存山大。看着大家都匆匆走向门口,我着急了,疾步到首领刘主任身旁,“耳语”拍个赠书现场图片。刘主任随即说“好”,便成全了这次的重要议程。双方领导授受合影,资料珍贵。刘总说,如果没有这个细节和提示,那次活动就会留下“遗憾”,成效也将大打折扣。
我有点“膨胀”。借着这个话题,谈起当年的一件“轶事”。1992年,还在中学任教时,国家教委督学吴椿来到莱芜,6月9日视察我校德育展室。机会难得,我提醒校领导备好“文房四宝”,适时请督学题词。幸运的是,如愿以偿,吴督学欣然命笔“山区明珠”。这一高度评价,成为至高荣誉,长久立碑于校园。说起这事,正好侯会长在场,他时任督导室主任,是陪同更是见证者。此后的上报材料和总结中,他多次引用了这个题词,成为“亮点”。
刘总属无意提及,我却为之动容。我曾经自感生性愚钝,机智欠缺,然耳闻此番赞赏,本想“躺平”的我,顿感自信心“爆棚”。我暗自加压,一定按刘总“期望”的路径,向高峰攀登。
刘总名为“家文”,钟情地域文化,不仅幕后作盾,亦冲到前沿,其“文心”可鉴。他曾主编《伯益的传说》,正在编著《牟国风云》《嬴秦演义》。十几年前,得知老舍纪念馆迁移,他便几次跑北京,上门接洽商谈,不惜重金争取。终因一专家劝阻作梗,没能如愿。大度的刘总,耿耿于怀。
从乡镇企业,到产业集团,历经三十余年,长盛不衰,离不开睿智高明的“舵手”。“全球华人莱芜老乡总商会”,主要由刘总操持,荟聚了八方精英。我熟悉的一位企业高管,如今在他麾下打拼。可见,刘总仁智兼具,聚力发力,尤其借重“精神塑形”、“文化赋能”,促其灵光闪现,抢抓良好机遇,产业及早转型——这就是他的经营之道,也是他的成功秘籍。
“帅”气十足,是我对刘总的总体印象。帅气外形兼具帅才气质,有定力,也有魄力,如此秀外慧中,真正的商界翘楚。
莫言说过,人最好的运气,就是你遇到的这个人,打破了你原来的思维,提高了你的认知,提升了你的境界。有道是,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代表爱情,而玫瑰却做到了;借由类推,不是所有的企业老板都坚守“文心”,而刘总却做到了。
(作于2022年3月兰馨园)

张全宝:网名“龙潭游鱼”,男,山东莱芜人,曾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济南日报值班总编,莱芜日报执行总编,高级编辑职称;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新闻职称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报刊特聘审读专家;现为济南市嬴秦文化研究院、济南吴伯箫研究会顾问,济南市中老年音乐舞蹈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室主任。作品主要收录“三道四歌”(《挺立之道》《喻理之道》《求异之道》和《岁月飞歌》《乡愁飞歌》《报业飞歌》《鲁中飞歌》)系列文集专著。主编《可爱的莱芜》《大潮浪花》《大道之光》《名家书画摄影精品集》等。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