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樱石传奇三》
李世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天地间别过游侠客和南墙城根,一路风尘仆仆直奔观音山。
这观音山在商城县河凤桥乡境内,是商城县最北部的一座山岭,呈东西走向,那时候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鸟雀鸣叫唱和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虽然东西两侧山势较缓,但灌木丛生,藤条蔓延,无法攀登。只有北面的老龙洼处,虽然山势笔陡,但树木适当稀少一些,香客们从此登山,踩出一条山间小道。
天地间便沿着这条小道攀岩而上,道旁怪石林立,越上越陡。时不时的遇到一些香客,也不急于赶路,便一边登山一边观赏风景,最后终于登临了山顶,山顶上遍植兰草,虽然是秋季,不是花开时节,但山顶到处散发着兰草的幽香,山顶的南面是一座古老的寺院,黑砖灰瓦,重檐叠脊,钩角相连,占地面积达十余亩,寺院之内梵音不断,空气之中弥漫着火纸和香燃烧的味道,真称得上是鄂豫皖地区的第庙宇奇葩。
天地间转到庙的南面,沿百级台阶顺南门进入寺院。宽敞的寺院内来来往往的有不少香客,在正殿的前门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三四个人恐怕都无法合围过来。树下有两个老者在下棋。这两位老者,都白发银须,精神矍铄,一看就是得道的高人。天地间想这两位一定是我要寻访的人了。于是就立于一旁观棋,这天地间本来是棋界的高手,但观这两位的棋可以说是开了眼界,感觉自己好像是刚刚来学棋的新手,两个小时之余,终于结束了一盘,天地间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高声叫好。
这两位老者才注意到天地间的到来,打恭道“先生定懂棋术”。“不敢,不敢,观两位下棋真可谓大开眼界,不知两位尊姓大名?”。
原来这两位,是来此隐居的高人,一位是雩娄山人,一位是雩娄散人。在此修行得道,逍遥自在,好不快活。
三人兴趣相投,促膝交谈,深深感到二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难得的朋友,在此停留了几日。

一日天地间问两位高人,这山不高,为何名气如此之大呢?
两位高人说:“这你有所不知,里曾经有一段传说。咱说给你听听。”
那是一千多年前了吧,有一个阶段这一带一年到头都是黄沙满天,狂风不断,民不聊生,人们差不多无法生活,一天来了一个白发老奶奶,手提破竹篮,在这一带化缘,百姓们看到她如此大的年龄,处于同情,自己虽然生活艰难,也要让她吃上饭。老奶奶出于同情,临走时对这里的人们说:“这里的黄沙雾,乃是一个叫沙漠女孩的魔女所为,出于好玩,在此释放黄沙,我有一法可破,在此处的高山上见一寺庙,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在庙内点燃高香,即可恢复当初山清水秀,风和日丽的好环境,切忌,切忌。”
可是谁也不相信,以为老奶奶说的是疯话。可是就在这天夜里,这里的人们人人都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老奶奶说自己是观音老母,看到此处民不聊生,来此悬壶济世,自己在山顶留下印迹,在印迹处建庙,按自己的安排去做便可保一方平安。”
第二天,人们来到山顶,真的发现在山顶的南面的石头上留下一圈人留下的脚印深深的印入石头,众人皆惊。
于是自发的大兴土木,兴建寺院,命名观音寺,此山也因此得名观音山。于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来此进香,真的出现了天明景和的景象。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不过人们有了一种精神寄托也好,我到不这么认为,每到这三个时间段,看到那摩肩接踵的信徒,我都会想,人们来此寻到了什么呢?因此吟诗一首:
琼楼玉宇居佛像,
千年古树红绸扬。
敞开山门纳香客,
能解几人不惆怅?

天地间笑笑说,也许是人的层次不同,认识也不同吧。
于是与两位高人告别,两位高人说:“不知高人准备到哪里云游?”
天地间说:“咱准备去金刚台拜访游侠客,顺带帮他寻找红樱石的下落。”
“喔,寻找什么?红樱石?”山人说。
“是啊。”天地间说。
山人说:“不久前,我们这里来了一个儒者----放牛郎,他带来一块石头,上书红樱石,背面有一首小诗:
天宝物华非凡物,
为镇热泉人间留。
温泉涤尽清纯时,
它日补天世难求。
不知为何意,让我等为其破解,我等也不知其意,就告诉他在鲢鱼山与吴河交界处有一口温泉,这温泉应该就是指这里吧,你有机会去那里洗一洗试试。他便带着石头去了”
天地间听了哈哈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与两位高人别过,寻游侠客去了。(未完待续)
李世忠,网名:无聊的落叶,墨海飘香等商城县上石桥镇回龙小学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的诗词学会会员,信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商城县诗词学会秘书长。作品散见于《西部作家》,《雩娄吟苑》,《桑榆晚晴》,《枫叶诗选》等纸媒以及各网络媒体。
本故事是根据商城县的部分传说整理编辑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