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小萌
今天我的最新散文《別招惹地球》。《泰州晚报》总编辑翟明做了如下推介:在中国晚报摄影界,作者以"外星人"著称。现在外星人发话了:"别招惹地球"。这个多事之春,大家都听好了,勿谓言之勿预也。——司马小萌

经历了食物匮乏的严冬,喜鹊们一点不见瘦,个个肥头大耳。人类正受病毒骚扰,苦不堪言;而它们,挺滋润。不知造物主有何企图。我唯一能想到的是,别招惹地球!要知道,地球是有“心跳”的,科学家称之为“舒曼波”,也叫“舒曼共振”,可以简单理解为:地球的磁场频率。多少年来,地球的舒曼波都维持在7.83赫兹;而最近这些年,噌噌地加快,速度惊人。会不会由此决定地球向更高的维度运动呢?不敢想,也想不明白。但可以肯定的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有不小影响。科学的事,留待科学家研究。咱们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就是。今天我们三个闺蜜聚会,轮到我做东。小孙在餐馆旁的超市相中一小盆兰花,花70元买了。小夏的先生见状,强烈要求带我们去花市逛逛。到那才发现,三盆挂满花蕾的兰花,80元拿走,跟不要钱似的。跟超市一比,反差够大了。照片发到朋友圈,马上有人替超市喊冤了:“人家零售端也要存活哦。”是啊,两年多了,商业、服务业、旅游业被“新冠”折腾得不轻。但对我们顾客来说,从超市到花市仅十几分钟的车程,却可以用一盆花的价,买上几乎三盆花,何乐而不为?生活不会像花一样美。但努力调整心情,偶尔也可以像花一样。30元一盆的栀子花,满满的花蕾啊!尽管各地冒出来不少新冠阳性,狠狠打击了春意。但在自己的小小空间,还可以若无其事地假装欣赏春天。我很少买盆栽,家里现有的几株植物,都是朋友送的。原因是没有露天阳台,让植物闷在屋里,委屈它们了。而且,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俺命中缺土,很难养花啊……但今天,我从花市把一盆栀子花请回家了。想听原因吗?——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奇》这样唱道:“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而我,只因为在花丛中闻了你一下,再也没能忘掉你芬芳。据说栀子花的枝叶一年365天都不会凋谢,再加上优美的外形和浓郁的花香,因而它的花语叫:“守候一生”。哈,矫情得恰到好处。
周日,和朋友在园区遛弯。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蹬着滑板从身边掠过。放着平坦的马路不走,非要从潮湿的泥地轧过。干净的路面顿时留下两行泥迹。“熊孩子!”我冲着远去的背影愤愤说。几分钟后孩子转回来了。绝不能放过教育机会!这次,我没肉麻地喊“宝贝儿”,也做好了对方“不予理会”“扬长而去”的准备,毕竟这种半大的淘气包见多了。没料到男孩停下脚步,认真听我说完,又认真点了点头。我故意把嗓门提高到60分贝,毫无疑问,是想让他听得清楚。一大早,为一个人,我送出四个“谢谢!”这人就是我们楼的保洁员。几个月前同楼层一户装修。虽然扰民不算重,临了还清扫了楼道,但还是留下了“纪念品”:走廊地面一块明显的污渍。我擦了两回,擦不掉。清晨出去倒垃圾,惊奇地发现污渍不见了!毫无疑问是保洁员干的。因为除了我俩,没人会在意:装修的那户还没入住;另一户租客早出晚归……赶巧在垃圾间遇见保洁员,我立刻送出两个“谢谢!”她一边说“不用谢!”一边热情地接过我手中的分类垃圾袋,说:“大姐,我来扔!”于是我又送出两个“谢谢!”我故意把声音提高到60分贝,毫无疑问,是想让她印象深刻。3月11日晚,北京天空出现“不明光环”。好奇的网友纷纷拍照!北京日报火速@中国天气。回应来了:别猜了,应该是鸟巢灯光打到云上了。气象专家解读:由于阴天云层较厚,反射率高,地面强光射向空中打在云上,便造成了此现象。我想,应该是鸟巢在为冬残奥会闭幕式进行彩排吧。呼和浩特晚报哥们舒雨显然没看到这条消息,13日上午还在打听“神奇的光环”。当我如实相告,小舒同学颇为失望地说:“唉,不是UFO!”亲爱的外星人,不是所有地球人都乖乖听从霍金的警告。我们对你们充满好奇,也充满幻想。植树节。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儿童画国际巡展组委会等举办了“放飞绿色梦想 保护地球未来”之“我和小树共成长”。我们摄影学会已连续七年参与儿童画国际巡展这项公益活动。植树前,主办方请我讲几句。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是个很有意义的日子,植树节,又赶上春雨霏霏。雨露滋润禾苗壮。小树喝了水会更好地成活。小朋友们为大自然添绿,不仅享受了劳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和小树一起成长。地球需要大家来保护。今天我们种下的这片绿色梦想林,就是保护地球的第一步,让我们继续手拉手,走出第二步、第三步。让地球因为我们的努力更美好。
(2022年3月16日《泰州晚报》9版)
司马小萌,北京晚报高级记者。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摄影专业。曾出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十五年。在新闻摄影领域颇有建树,是国内新闻摄影公益平台的领军人物。如今“跨界”,在文字领域大展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