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68章 爱子心无尽
坎家福从武汉返回川江县城,已是当天下午五时十分。他直接到县财政局余艳红的办公室,给小逸菲送育儿磁带。他把四盒磁带和一盒光盘递给她,“艳红,这是几盒婴幼儿听的磁带,有讲故事的,有教小孩子说话的,还有幼儿听音乐。”
余艳红笑嘻嘻从他手里接过磁带和光盘,“真好,逸菲再也不寂寞了。家福,难得你这么有心,我得好好感谢你。也快下班子,走,去我那儿吃晚饭。”两人随即出门。
坎家福边走边说,“艳红,吃饭就免了,我也得早点回家去。这些东西给你了,逸菲什么时候看动画片,什么时候听音乐,什么时候听故事,你得有个计划安排,并且形成一个习惯;还有,放带子时,大人也要认真听,适当的时候和孩子讲解讲解。”
余艳红问,“家福,听你这么说,这些事情很重要的?”
“非常重要。宝宝从出生那天起,他就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觉运动器官,不断地在看、在听、在说、在闻、在触摸,不断地在运动、探索、模仿、思索,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吸收来自周围的一切信息,这些信息就成为滋养孩子心灵和行为的养分,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起来。我们做父母的,应该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刺激的环境,培养宝宝学习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和对周围人文与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
余艳红佩服地看着他,摸了摸手中的磁带,“家福,听你这么一说,我真茅塞顿开。你说得非常好。说起教书育人,你还真有一套办法。好,回去以后,我得好好计划计划。”
“有几个关键点,第一,创造好的环境,平和、温馨、愉悦;第二,给予适当的刺激,根据宝宝的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和个性特征,跟随宝宝的眼睛、耳朵、手指,按照她的需要,为她提供探索周围环境的便利条件,满足她的好奇心,引导培养她正确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第三,要形成一种习惯和规律,不能一蹴而就。”
余艳红沉思了半会,好像是在回味他刚说的话,然后抬起头,“嗯,好的。家福,我一定认真按你说的话去做。那行,既然你急着回去,我也就不留你了。再见。”
“我下次再去看逸菲,再见。”他向她挥手告别,转身向院外走去。
坎家福回到川江五中校园已是傍晚。他走进小卖部门,见岳母正在店里忙活,“妈,我回来了。”
吴巧巧一笑,“哟,家福回来了。俩孩子都在。”
坎家福走进里屋,见曾美玲抱着俩孩子坐在自己两腿上正在给姐弟俩喂奶,“美玲,我回来了,你辛苦了。”
曾美玲脸一沉,“你还晓得回呀?孩子出生不到六天,你就跑出几天,真是的?”
坎家福和颜悦色,“我也很想女儿和儿子。钰馨、钰龙,爸爸回来了。”他向两个小家伙微笑地挥手,两个小家伙停止了吃奶看着他。坎家福伸手一手抱住钰馨,一手抱住钰龙,亲了姐弟俩,然后在靠椅上坐下。
吴巧巧端碗骨头汤连同筷子递到女儿手中,“美玲,你看,两个小家伙和他爸多亲啊。你快吃吧。”
曾美玲从母亲手里接过碗筷,高兴地吃了起来。她见姐弟俩亲近坎家福,会心地笑了。
晚上,坎家福一家四口和岳父母一起在店前坐着乘凉。坎家福抱着一双儿女坐在自己双腿上,曾美玲在一旁扇扇子。
坎家福抖动下双腿,“钰馨、钰龙,爸爸给你们买回了你们爱听的音乐和故事,还有教你们说话的磁带。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听阿姨和你们说话,教你们哼曲,给你们讲故事。阿姨的声音可好听了,那些音乐和故事也特别好听,你们听了,一定会很高兴,很感兴趣。”
吴巧巧见俩孩子睁眼看着他,一笑,“美玲,真是神了,俩孩子真能听懂他爸爸说的话呀。你看他俩那高兴劲。”
坎家福看了她一眼,“妈,您说对了。我说的话钰馨、钰龙都能听懂。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很想了解周围的一切。他们会通过自己眼睛、耳朵、鼻子、舌头、以及手、脚等各种感觉运动器官,不断地在看、在听、在说、在闻、在触摸,在探索、模仿和思考,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所处环境的各种刺激,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吴巧巧惊讶地问,“家福,你说的是真的?如果这样,我们今后说话做事是不是都得小心才好,不然,这孩子要是接受了不好的东西,岂不是跟着学坏。是不是呀,美玲?”
曾美玲扇了几下扇子,“妈,听他这么一说,好像有些道理。不过,要说培养孩子,这俩孩子交给他培养好了。”
曾远卓呵呵一笑,“美玲啊,家福说得很对。从你怀孕到婴儿出生以后,母亲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母亲的爱好,喜怒哀乐,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和深刻的影响。要培养好孩子,孩子能不能健康快乐成长,母亲有非常重要责任。”
曾美玲吃惊瞪大眼睛,“爸,我可……没……想得这么多。”她走到坎家福跟前,“唉,今后孩子有什么事,你可不能怪在我身上。”
坎家福看了俩孩子的神情,又看了看曾美玲,“你看你,你说的这话,俩孩子也是听得懂的。你只要记住,今后不管什么时候,也不论什么场合,作为母亲,你只要能给女儿和儿子传递一些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信息就行了。尤其不能随便发脾气或生闷气,制造紧张或者沉闷的气氛。”
曾美玲瞅了他一眼,“那也要看你怎么待我。”
曾远卓用手中的扇子指了指她,“美玲,家福怎么对你,怎么对孩子,这段时间你也看见了。你呀,那任性、刁蛮、倔强的脾气得好好改改。我看啊,今后,你一切事情就都听家福的;你心里都顺着家福,这样,不仅对俩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你们小家庭也能感到幸福。”
曾美玲放下手中的扇子,伸手抱过儿子,“宝贝,为了你们俩,妈妈改。”
天刚蒙蒙亮,坎家福从席幕思床边竹床上醒来。他见席幕思床上的两个小家伙也睁开眼睛,于是他从竹床上坐起,微笑地看着两个孩子,“钰馨、钰龙,早上好。”他向姐弟俩挥挥手。
曾美玲从席幕思床上爬起。一家四口吃完早餐,坎家福抱起俩孩子来到客厅,将两人分别放在两辆车椅里,“钰馨、钰龙,我们开始听音乐了,很有趣的。”他将一盒磁带放到收录机里,然后拧开播放健,收录机开始播放《贝多芬月光钢琴奏鸣曲》,坎家福在一旁蹲下身子,仔细观察两个孩子的反映,见两人高兴地听音乐,不时手舞足蹈,他嘴角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并不时地给俩孩子解说音乐表达的意境和含义。姐弟俩精神抖擞,怡然自乐。等音乐放晚,坎家福换了盘磁带,“钰馨、钰龙,我们听完音乐,现在我们听阿姨讲故事了。阿姨的声音很好听,讲的故事也很有趣哟。”
宿舍外响起了吉普车的喇叭声。坎家福起身向窗外一看,见坎家和在吉普后座门前搀扶着婆婆下车,伯伯自个也从车后下来。
坎家福高兴地抚了两个孩子的头,“钰馨、钰龙,老婆婆和爷爷看你们来了。”他随即跑出客厅,把婆婆和父亲迎进客厅里。坎家福扶婆婆走到坎钰馨、坎钰龙跟前,坎耘昌也笑眯眼上前。曾美玲从房间出来,赶紧端茶倒水。
坎家福从车椅里抱起女儿到老婆婆跟前,“钰馨,老婆婆看你来了。欢迎老婆婆。”坎钰馨睁着双大眼睛,看着老婆婆一脸笑,手舞足蹈。
李银芝笑得合不拢嘴,“哎哟,我的乖重孙儿,老婆婆看你真高兴啊。”
曾美玲抱起儿子到公爹跟前,“钰龙,爷爷看你来了,爷爷最喜欢钰龙了,来,让爷爷抱抱。”
坎耘昌抱过孙儿,见他精神抖擞,满脸堆笑,“好家伙,生龙活虎的,爷爷好喜欢哟。来,爷爷亲亲。哟,爷爷胡子扎着孙儿了。”他朝曾美玲看,“美玲啊,这俩孩子多亏你了,你替坎家生下两坨金子啊。家福啊,这份恩德,你可要记住啊。”他看了儿子一眼。
“伯伯,您说的太好了,钰馨、钰龙,就是两坨金子。”他看了看曾美玲,“伯伯,美玲的好我记在心里。”
曾美玲听公爹和坎家福这么一说,激动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眼睛却看向搬着一个双排座、带有遮阳蓬车椅进屋的坎家和。
坎家和微笑地搬车椅上前,“二哥、二嫂,恭喜你们。这是我替侄子侄女买的车椅。”
坎家福高兴地上前,“家和,这车椅漂亮舒适,来来来,放这。”
坎家和把双排座的婴儿车椅放在单车椅旁边,然后从他怀里抱过坎钰馨。
屋子外响起小汽车的鸣笛声。匡美珍和女儿任中华从小车后座位上下车,余艳红怀抱女儿逸菲从副驾驶座下车。坎家福和弟弟坎家和热情出门迎接。
楚国良打开车后备箱,从里面搬出一箱“香港盏记”燕窝和一箱“东阿阿胶”,外加两盒“正官庄”高丽参。坎家和上前揽起“盏记”燕窝和“东阿阿胶”,坎家福从匡美珍手里接过高丽参,楚国良从余艳红手中抱过小逸菲,大家一起高兴地进屋。
匡美珍微笑着走到李银芝跟前,“婆婆,您老好啊。”
她拥抱着李银芝好一会。
李银芝笑眯眼,“托福,托福啊。”
匡美珍亲切地握她的手,“您老保重身体,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她看了坎耘昌一眼,转身上前拉着他的双手,“老哥,您好福气呀,培养了几个这么优秀的孩子,现在,又有这么可爱的孙子孙女。”
坎耘昌亲切地握了握她的手,“弟妹呀,您好啊。我们一家好福气,也是你们家好福气啊。”
匡美珍哈哈一笑,“老哥说得对,我们都有好福气。”她朝女儿看了一眼,“中华,快过来见过婆婆、伯伯。”
任中华走到李银芝和坎耘昌跟前,亲切喊,“婆婆,您老好。坎伯伯,您好。”
坎耘昌拉起她的手,“中华,你好。”
匡美珍走到坎钰馨、坎钰龙跟前,她先用手轻轻地扶了两人的脸蛋,又亲了亲两人小嘴唇,然后从包里拿出两块“和田玉糖料转心挂件”,“来,让奶奶先给钰馨戴上,让这玉永保钰馨健康平安。”她将嵌有“馨”字玉挂到钰馨脖子上。
任中华微笑抱坎钰龙过来。匡美珍拿过嵌有“龙”字的“和田玉糖料转心挂件”,“奶奶再给钰龙戴上,让这块玉永保龙龙健康平安。”她将玉挂到坎钰龙脖子上,转身朝向楚国良,“国良,你把逸菲抱过来。”
小逸菲胸前的“和田玉糖料转心挂件”上嵌有个“逸”字,楚国良笑着抱过女儿过来,曾美玲抱着坎钰馨,任中华抱着钰龙,三人站在一起。
匡美珍咯咯笑,“唉,他们三个还真像三姐妹姐弟呀。”
余艳红嘻嘻笑,“阿姨,当然像了,今后啊,他们仨就是亲姐妹亲姐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她从包里拿过相机,“来,我给他们仨照相。”相机发出几声咔嚓咔嚓声响。
余艳红又给坎家福一家四口咔嚓照了相。 坎家和接过相机给坎家福一家四口和余艳红一家三口一起照了相,随后,他又给匡美珍和任中华,与坎家福一家四口、余艳红一家三口一起照相。最后,坎家和给大家来了一个合影,大家在一起满心畅快。
从坎家福家返回到县财政局的家里,余艳红在客厅里照顾女儿逸菲。茶几上的收录机里正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小逸菲坐在童车椅里望着发声的地方出神。楚国良的母亲在卫生间洗衣服。
余艳红坐在一旁陪女儿听收录机里女童音讲故事,等故事讲完,她微笑摁下开关看着女儿,“逸菲,为什么小兔子赛跑输了呀?是不是小兔去吃萝卜和白菜了呀?不是,它不像我们小逸菲这样的乖,见自己跑到乌龟前面去了,变骄傲了,就在树底下睡觉。而乌龟不停坚持爬呀爬,一点也不放松,最后终于到达了终点。”
小逸菲高兴地“呀呀”从车椅上站起,欢快地拍手。
余艳红呵呵一笑,“逸菲真乖,听懂妈妈说话。好,我们来听音乐了。”她更换音乐磁带。收录机里播放《贝多芬月光钢琴奏鸣曲》,他拉着女儿的两只小手,欢快地随着音乐起舞。
楚国良母亲端盆衣服从卫生间出来,见母女俩高兴,嘻嘻一笑,“逸菲好乖哟。”她微笑向阳台走去。
余艳红和女儿在客厅正欢快起舞。门外响起咚咚咚敲门声。余艳红上前打开门一看,惊喜地喊,“玉冰。”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