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人民都积极投入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立体式、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了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同心抗击疫情的精神风貌。使我们不由想起了1958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七律二首 送瘟神》,诗词大气磅礴,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感天动地,反映了中国人民与瘟疫做斗争的英雄气概,为弘扬抗击新冠疫情,重读毛主席的诗作使人感慨万千: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当年毛主席这首诗说明了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随着时代的发展六十年后的今天,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我国在防治新冠疫情方面为其它国家做出了榜样。鉴于当前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变异、传染性强的特点,各地区又相继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为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地方政府对疫情风险区做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企事业单位要求居家线上办公;学校停课线上授课,每个家庭两天只能一人出门采购生活用品等措施,由于长时间在家中静候,人们的心情难免出现焦虑情绪。那么我们又如何应对这种焦虑的情绪呢?
一、孩子在家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焦虑。失去了学校的约束整天待在家中,很容易懈怠,手机不离手,形成网瘾。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也在家手机不离手,家人之间缺少沟通,孩子也效仿家长玩起了手机,不学习了。鉴于这种情况,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常与孩子沟通,带孩子做室内运动,给孩子规定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学习、按时运动。
二、家长无故的训斥孩子产生的焦虑。个别家长见到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往往会训斥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孩子叛逆顶嘴,又增加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其实这种焦虑情绪是家长自身产生的,天天在家东屋走西屋,西屋走客厅,来回走,又怎么能不产生焦虑呢!产生了焦虑就拿孩子撒气,其实作为家长大可不必这样焦虑,给自己定个时间表,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运动、按时做家务,力争做到每顿菜不重样,家人品尝的同时,对自己的厨艺也会赞赏有佳,既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又增添了家庭的和谐气氛,孩子也会高兴起来,学习也会更有劲头了。
三、经济压力带来的焦虑。焦虑是人们对未来充满着不安和担心,天天居家,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职工、个体商户的经营者经济压力很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重新开工。其实这些担心大可不必。居家隔离只是暂时的,只要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共同抗疫,配合政府安排,疫情很快就能控制住,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指日可待。
四、夫妻相处产生的焦虑情绪。由于疫情长时间居家,有的丈夫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居家期间买了好几箱啤酒、白酒,白天没事什么家务也不做,让妻子做几个菜,天天喝酒,把居家隔离当成了度假,久而久之妻子产生不满,夫妻产生矛盾,这种行为对孩子影响极坏,这种状态下应该在当地找心理咨询师电话疏导调节。
五、长时间居家,与家人产生的矛盾。很多家庭都是由老人照顾自己的孩子,现在天天在家,由于年轻人与老人的育儿观念不同产生分歧,从不满开始到指责,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谐。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子女应该主动承担起家务和孝顺老人的职责,给自己的儿女做出孝顺的榜样。
我们做为有十几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志愿者,在疫情期间都应该主动承担起为居家隔离的人们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配合政府疏导出现焦虑情绪的人们,为尽快控制住疫情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家在疫情居家期间看看我写的心理学畅销书《半熟家庭》吧,对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金义老师,畅销书《半熟家庭》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高级催眠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景再现法发明人,多对一咨询技术发明人,解题式心理咨询技术发明人,曾经在多个国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具有24年临床实战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