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亲和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力
——读李汝芳《从政心得》
作者:吴国安
朗诵:聽琴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人的谈话。”在我的个人藏书中有一本手稿《从政心得》,那是十多年前市人大原常务副主任李汝芳健在时的惠赠。每当捧读《从政心得》就像跨越时空的对话,默默聆听他的教诲,如醍醐灌顶获益匪浅。长达五千字的《从政心得》,书写工整,内容厚实,没有一句大话空话,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悟,值得从政者学习借鉴。

从政者要敢担当。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他任沙堰公社党委书记时,为从集镇建设长远考虑,决定发动八千名劳力,用半个月的时间,填平一条三百米长的死沟头、两个足球场大的臭水塘,这在当时可谓是一件“移山填海”的大事,但班子成员中有少数人持不同意见,甚至背后撺掇别人出难题,他力排众议,主动扛起责任担当,干成了一件几代人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
从政者要把好度。刚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柔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只有以刚衬柔,以柔辅刚,刚柔相济,把握好刚柔之度,才能做好工作。这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援藏期间,他任昌果区委书记和先锋公社工作组组长,两次因农牧业生产布局调整与区委副书记巴珠、翻译次仁旺堆产生了思想分歧,他不卑不亢,坚持会上交锋交底,会后交流交心,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形成共识,赢得了对方的尊重,后来他们还结成了多年的朋友,一直保持书信往来。

从政者要守官德。做人讲人品,为官讲官德。一个人有好的人品,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并愿意与你相处。为官者有一个好官德,别人自然会拥护你,并愿意跟着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汉留公社信用社违规发放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贷款,有人悄悄将此事通了上去。国家工作组专门下来调查,事后要处理公社分管领导和信用社主任。党委书记嵇权知道后主动揽责,说:“贷款是我同意发放的,他们是执行者,责任由我来负。”眼看就要晋升为副县长的他被按下了暂停键,直到十多年后才受到组织提拔任用。
从政者要讲团结。任何一个领导班子是由一个正职和若干个副职组成的,正职的权威需要副职维护,同样副职的威信需要正职支持。卸甲乡有一个乡办厂厂长请出两名副书记到信用社批贷款,信用社主任以没有指标为由将他们挡了回去,这位厂长不死心,又找到了党委书记夏正山,信用社主任见一把手书记出面了,碍于情面同意了,但夏正山没有草率的处理了事,而是对信用社主任说:“现在不要办手续,下午我把两位副书记都找过来,你当着我们三个人的面表个态就行了。”

《从政心得》就像一本“教科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说理有据,说事有例。顶着压力填埋臭水塘;采用刚柔相济法化解矛盾;为了保护下属心甘情愿代过;自觉维护领导班子集体权威……这些时光碎片集中体现了一代人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精神历久弥新。
四十年多前我与李汝芳主任有缘相识,那时我还是个青涩少年,正值“农业学大寨”年代,他在我的老家周庄蹲点,是一位很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干部,深受社员群众的好评。一九七九年春,他服从组织安排,成为全省第一批援藏干部。离别那天,晴空万里,微风佛面,他伫立船头向家乡人民频频挥手,依依不舍,场面感人泪下。我是一名中学生也是千人送行队伍中的一员,见证了这段难忘的历史瞬间。两年他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高原。十八岁那年我应征入伍,他担任了公社党委书记,临行前,他与我们十七名即将奔赴军营的青年一一握手话别,嘱咐我们到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争取立功受奖,为家乡人民争光添彩!

八十年代中期,他在县检察院检察长岗位上,公务猬集,但一次性通过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了法律大专学历,令人叹服,在全省检察系统被传为佳话。一次,他为全市公安培训班学员作《刑法》辅导报告,课间休息主动与我聊起了沙堰的一起盗窃案件,像个师者,法理分析透彻,引得在场的学员交口称赞。
从市人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信马由缰,写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东西,大约四十万字,有的还发表在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其中《老镜头》三十万字,由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他历时两年多的呕心沥血之作。他曾经跟我说:“人活得要充实有意义,有时间读点书、写点东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最近,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吴志华老先生在耄耋之年出了一本书《九十片忆》,三十八万字,让人惊诧敬佩。我想,假如李汝芳主任还好好的活在这个世上的话,像《老镜头》和《从政心得》这样的佳作定会源源不断的问世,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历史文化记忆。
岁月须臾而过,不经意间,他已离开我们十二个年头了,他那恂恂儒雅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