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担当的二哥
文/刘荣君
在老家东三圩时,大哥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插队到东海白塔,父亲失去了一个帮手。当我家搬离东三圩,搬到东方圩时,大姐也已出嫁,父亲苦恼不已。大姐出嫁后家里剩下的是老的老小的小,这怎么办?父亲整日是愁眉苦脸。那时二哥只有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的困难,也没能上高中。他有着一个梦想,就是长大后做一名军人。那时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征兵工作,其时他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征兵体检等一系列工作,并也已通过。就等带兵入伍了。当他看到了家庭的这种现状,他那有征兵入伍的心肠呀!毅然放弃了这次,也是唯一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在家顶了老父亲的职位,当上了一名盐工。二哥在家不走,是父亲的夜思梦想的事,因为有二哥在家,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了,父亲肯定少操很多心了。二哥无怨无悔的帮着父亲操持着这个家,除了上班,还要逮鱼摸虾,贴补家用。他每个月的工资发下,都会毫无保留的交给父亲。从不私留。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了许多年以后,我和弟弟,妹妹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家里的情况大为好转。这时二哥也有了一个自己的家了。
记得有一年,我被调到东港小学教书,东港是一个偏僻的地方,被人们称作徐圩盐场的北大荒。那时那里的交通条件很差,烂泥路,一到下雨天,走不进去出不来。有一次,一连下了许多天雨,天就是不见晴朗。我在学校里的米面油蔬菜等,都没有了,眼看就要断炊。是二哥赤脚步行在雨地里背着米面油蔬菜送到了学校,感动的我和老婆什么似的,泪水不由自主滴落。这样的哥哥你能不感动吗?
弟弟和妹妹都上班后,二哥家就被调到严港工区了,严港可是个徐圩盐场的产盐大工区。在那里做个领滩手,每年除了工资,超产奖都能得上个万儿八千的。那时的万儿八千可不是个小数目,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几百块钱,年底能见到这么多钱,怎能不叫人欢喜万千呀!可是二哥在那里却很不开心,他心里想到的只有父母和妹妹,弟弟无人照管,根本不顾及这些。为了离父母近,他又毅然调回到张港工区,为的就是能够照顾到老人和弟弟,妹妹们。有人帮他算了一笔帐,他离开严港工区这十几年,光超产奖这一块就损失十几万,就是说,那时损失了一套新浦的小楼。二哥从没有后悔过,他常说,这些算什么,抵不上亲情。简朴而动人的话语。
在这么多年的兄弟相处中,由于性格和观点不同,我和他也产生了不少矛盾。有时会到了言语不合,不欢而散的地步,但这从不影响到我们的兄弟间的感情。
现在,二哥已到了六十开外的高龄老人了。有时,他会失落。原因是这些年,逢年过节我们都是到他家里去过。如今,由于各自的工作和家庭情况,相聚的时候总是太少。以往,我们都是他带大的,感情深。现在人越老越是恋旧。他肯定很想和我们在一起相聚。他虽然比我大了几岁。不经意间会看到他的父亲般的“慈爱”,他也越来越有把我们当作“孩子”般疼爱了。每次到他家里聚会,他和嫂子都会把所有的好东西搬出来让大家吃,我们要回家时他都会恋恋不舍。现在他年岁大了,我们应该有责任,不能让他落寂。时常找点时间和他聚聚,让他在老年的时光里享受陪伴不再孤单!
2022.3.13


作者简介:刘荣君 江苏连云港市人,小学教师,中共党员,喜爱中国文学,写些身边事,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