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会仁
今天,植树节,春暖花开万树生长,我心里想,我是不是种一棵树,就种一棵摇钱树吧。
有人说我很俗,俗得不能再俗,我说我就是一个俗人。有人在春天播下种子,有人在春天种下希望,有人在心里种下一个春天,有人在春暖花开看到了秋天。
我有点俗,我就想种一棵摇钱树。
一个朋友说,北京奥运会结束了,疫情可能上来了。另一个朋友说,深圳按下了暂停键,问我在他乡还好吗?还有一个朋友说,这个春天本来是放飞自我的,可是却只能种下春天,静待秋天。
前院还真的有一棵摇钱树,叶子和铜钱一样圆,果子是金元宝一样形状,种子是红色的,树的外形是五子登科。这也是我当初喜欢的东西,一年四季常绿,一天二十四小时守护着家,树的对面是高高的迎客松。我是一个经济研究者,只是闲余时间多些而已,业余时间写写字,写作是不是就是我播下的一棵摇钱树呢?
作家群里有一个会议通知,也是一个培训通知,作协请了著名的编剧刘彦武老师讲如何把小说编剧成剧本,讲座深受启发,讲座五个内容:主要是说小说家的思维空间和剧作家的思维座标;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本的结构艺术;小说作家和剧作家优势互补;剧作家如何借用小说作家的叙事艺术;小说改编成拍摄剧本的几个关键要素。是啊,现在这个社会谁还看正统文学,除非是大作家,我敢说,即使大作家也不是人人都爱看。现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编剧,人人都在拍短视频,这几年短视频创作才是一棵真正的摇钱树。
景德镇作协会员伊鸣刚刚加入江西省作协,他正在写一部长篇传记文学,主人公是一位从都昌走出来的景德镇成功人士。我说,传记文学应该还有市场,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奋斗史。他说,快大功告成了。
深圳一个同龄人以前拍电影,现在转行做市场,有许多人在这场疫情中扒下了,躺平了,以前的混生活是一个谦虚低调字,现在的混生活变成了让人羡慕不已的字。
我问父亲,真的有摇钱树吗?父亲说,他没有见过。我倒是看过一些核桃树,每棵树的核桃树卖十万元,是那种文玩核桃,据说一对可以卖到上万元。
故乡有一种桐子树,其桐子油可以卖很多钱,还有一种皂角树,可以做肥皂,甚至可以入药。在江西赣州有一种黄金木,像黄金一样的花纹,我非常喜欢。
还有一种茶树,结成的茶子可以打出茶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湖南的一个朋友家里种了很多茶树,他写了一篇文章刊发于《中国政协报》,油茶成了他的摇钱树。
今天,我也种下一棵摇钱树;明天,我收获满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