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红楼梦》可谓中华文化集大成之作,涵盖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得不够深入、深刻,理解不十分到位。诗人孙春红先生读书《红楼梦》几十年,以审美的视角透视红楼故事,诗解红楼,深刻而广泛,抓住一点,升华意境,助人理解;其诗,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品格。所以,我们不遗余力的给予制作与支持!目的也是推波助澜,让红楼文化走向世界,红遍世界,为弘扬古典文化共同做出应有贡献。
冰心文化传媒 站长

《红楼梦》系列之六十六(第101---105回)13首
(《平水韵》《中华新韵》)
作者 孙春红(山东莘县)


第一百零一回
《十独吟》之一(嫦娥)
冷萤残桂满空房,
往事悠悠隔雾障。
谁言已悔偷灵药,
玉珂微微传佳响。
(关于《红楼梦》之《十独吟》:刘心武先生系当代著名作家,致力于《红楼梦》研究多年,曾在《百家讲坛》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并引起一番热议。刘先生也给《红楼梦》写了续书《刘心武续红楼梦》。对其之“热议”以及续书之优劣笔者不敢妄议。而刘先生认为《十独吟》是薛宝钗所写,今将其《十独吟》10首诗作分两回附录于此,以飨读者。)


《十独吟》之二(屈原)
汨罗江畔霰丝飞,
科跣斑斑血痕随。
不唯牢骚弥满腹,
犹有温情盼春归。


《十独吟》之三(孟姜女)
不信夫君不回还,
把剪拈针纫心线。
长城自倒莫飞泪,
阴霾散去有晴天。


《十独吟》之四(苏武)
旌节已成坚冰柱,
胸臆犹存炽热心;
去往归来皆常事,
只等旧日翻成新。


《十独吟》之五(赵五娘)
满村争听蔡中郎,
传言扰扰走八荒;
坚抱琵琶不动摇,
谁似当年赵五娘?


第一百零二回
《十独吟》之六(昌乐公主)
颓败门前磨破镜,
麝月不信逢檀云;
偏能穿荆越棘来,
且待重圆照花菱。


《十独吟》之七(骆宾王)
在狱始觉蝉音苦,
悔将才思附庸碌。
不盼敕令入囹圄,
面壁求得真醍醐。


《十独吟》之八(人面槐花)
自小不肯徒伤春,
也宜对菊也宜冰。
柴门并无小犬吠,
亦有风雪夜归人。


《十独吟》之九(李清照)
寡后方知遗有真,
冷月窥帘恁无情。
隔代心有灵犀通,
梦醒本非同命人。


《十独吟》之十(李香君)
挣扎谁似一根簪?
裂衣撕扇亦枉然;
设若命中该如此,
雪埋深陷犹指天!
“红学”简介:《红楼梦》之伟大,在于仅以一部小说而得以成就一门学说,即“红学”。“红学”本是清代文人学士对在当时研读《红楼梦》的戏谑之称,延续至今。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当归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红学的创建,有人甚至说“这一件大功,值得凌烟阁上标名”,足见新红学的成就及影响。更有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俞平伯等博学硕儒以大宗师身份对《红楼梦》予以点评,进而以专著行世,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值得深提的是周汝昌先生对研究《红楼梦》倾尽了毕生心血,著述等身,实属空前!一代宗师,高山仰止!


第一百零三回
急流津
久隐山中断碣存,
穷儒悻悻渡急津。
波来浪去奔忙苦,
紫蟒垂垂有几沉?


第一百零四回
北院鹤
曹寅
四鹤不同致,悠然神迥超。
迭鸣如在野,群谪未归霄。
深恨羽毛贵,谁知园囿遥。
及时移密林,休沐静相招。
(曹寅(1658-1712),清文学家,曹雪芹祖父。曹寅为人风雅,喜交名士,通诗词,晓音律,主编《全唐诗》,诗词著述颇丰。今录其诗作一首,以飨读者。)


第一百零五回
焦大
老仆焦大据勋高,
醉骂王孙又论刀。
老泪风吹空看剑,
红刀进去刃白妖!



诗人简介
孙春红,山东省聊城莘县人,工作单位,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读书《红楼梦》40余年,创作“题红诗”千余首,出版诗集十本 2020年被官方评为“聊城市优秀诗人”。 《冰心文化传媒》主任兼评委。本人告白,《红楼梦》诗集,由《冰心文化传媒》站长专人负责编辑发表。所有诗作,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13336229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