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
习作
高玉亭 (山东泰安)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法:首句用一名词,次句重复改名词,可起到顶针回环、朗朗上口的作用。
窗台
花谢满窗台,窗台月又来。
此情无所寄,且把小诗裁。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法:五绝首句用一名词,次句将该名词颠倒或拆开用,意思完全不同。
白首吟
白首思年少,少年意慨慷。
天涯虽不远,世事却无常。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3法:第三句用一名词,第四句重复该名词,其作用与第1法同。
叹陶渊明
贪杯求自乐,屡向梦中侵。
莫羡桃源境,桃源不可寻。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4法:起承两句用对仗。五绝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使用对仗可使诗的艺术性有明显提升。
遣怀
夜静依花梦,诗香结墨缘。
老来何所欲,万事淡如烟。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5法:第三句用疑问词“何事”二字引出设问句,句意并不完整,第四句延伸,或继续问题,或回答原因。
春游寻诗不得
风和万籁声,嫩柳染春晴。
何事添惆怅 ,寻诗竟未成。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6法:第三句用疑问词“谁家”二字转折,第四句延伸。
游春
冰雪尽消融,全凭造化功。
谁家春色早,何必问东风。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7法:第三句用设问词“借问”二字转折,第四句作答。
晚舟回家
无端陷是非,终见晚舟归。
借问何能尔 ,人心不可违。
《五言绝句五十法》第8法:第三句用“分明”二字转折,第四句用否定句收。
砚田勤耕
丰收香四溢,砚田我勤耕。
分明一揮就,岂止数载功。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9法:第三句用设想词“何当”二字转折,第四句道出设想的结果。
游大汶口
古驿烟波地,車船过往频。
何当临闹市,也做隐居人。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0法:
第三句用设问词“为问”二字转折,第四句可延续第三句的问题。
赞泰山挑山工
双肩担货物,身许漫山葱。
为问生何苦,人皆客旅中。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1法:
第三句用转折连词“况复”二字转折,第四句或写景、或抒情、或记事。常用的转折关系连词如: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无需拘泥于“况复”二字。
父亲节怀思
教诲犹萦耳,恩情似海深。
阴阳分两界,梦里总相侵。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2法:第三句用“至今”转折。
情未了
落笔行天地,云山入画图。
至今心未改,端砚小泥壶。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3法:第三句用“君看”二字,提醒或吸引读者引起重视。
笑英航母过南海
威势贯辽天,神州御敌酣。
君看英舰遁,明月照无眠。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4法
第三句在句首用“不敢”二字转折。
晨
笔行天地间,拙作入佳刊。
不敢稍为惰,收帘日三竿。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5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是”转折。
晚学感怀
诗书开视野,无事著文章。
不是才情溢,清心气自芳。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6法:第三句在句
首用“不知”转折
蔬园乐
喜雨津篱陌,闲园我垦耕。
不知初雪后,何以寄怡情?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7法:第三句在句首用“愿君”二字转折。
自勉
诗海砚田耕,心怡酌仄平。
愿君勤不辍,自有美篇成。
《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8法:第三句在句首用“欲”字转折,将结句推向高潮。
品占先
诗田得自然,翰墨韵生妍。
欲解其中意,从来品占先。
学习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19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年来”二字转折,“年来”是“多年以来”之意 。
颐医兼养
颐医兼养好,太极悦身心。
如一年来久,安康梦可临。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0法
第三句在句首用“回看”二字转折。
早春
心怡春色好,无风自有香。
回看梅开处,朝阳染玉妆。
绝顶
山分齐鲁界,绝顶为谁雄。
回看来时路,浮云意无穷。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1法
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何处”设问,结句往往似答非答而显神韵。
护佑
情深华夏域,护佑国兴隆。
想子今何处,边疆巡防中。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2法
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年年”二字,为结句感慨作铺垫。
颂润之
平生尊马列,伟业固鸿基。
年年华夏美,足以慰心期。
夜读
夜读有新知,挥毫意恐迟。
年年秋月好,正是纵情时。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3法:第三句在句首用“而今”二字作今昔对比。
五谷丰登
犹记开镰日,田间万户忙。
而今机械化,五谷早盈仓。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4法:
第三句在句首着“唯有”二字转折。
开诗境
铺笺挥笔舞,墨趣满书斋。
唯有开诗境,牵萦跌宕怀。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5法:第三句在句首着“谁识”二字转折。
杂感
何妨一下楼,且作逍遥游。
谁识春风意,童心亦可留。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6法:第三句在句首着“多少”二字。
举杯邀皓月
举杯邀浩月,万事不须谋。
多少闲情味,清心更忘忧。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7法:
第三句在句首着“何如”二字,此处“何如”可作“还不如”解
神舟返
举目白云间,神舟玉宇还。
何如杯酒祝,未语又开颜。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8法:
第三句在句首着“回首”二字,也可放在三句的其他位置。
白发思乡
何忧白髮生,岁月是非明。
回首来时路,乡心梦不成。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29法:
第三句首二字用“如何”二字转折。
建党百年感怀
百载铸辉煌,回眸感激昂。
如何红不减,学史鉴兴亡。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30法:
第四句在句首用“不识”收结。
夜来读诗学书
翰墨歌千秋,诗书解百忧。
耕耘勤不辍,不识夜沉浮。
史济民老师《五言绝句五十法之第31法:第四句在句首用“谁与”收结
夜深完书喜赋
德艺芳馨室,丹青翰海扬。
夜深创作毕,谁与共时光。
重阳登高
菊桂芳馨溢,丰登五谷仓。
重阳九九节,谁与望家乡。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32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不见”收结。
秋季感怀 秀城赞
秋日秀城游,风光一并收。
亭廊千载韵,不见俗尘浮。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33法:
第四句在句首用“依旧”收结。
蟠龙井赞
井底盘旋上,泉声日夜喧。
此中龙脉在,依旧护家园。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34法:
第四句在句首用“只在”收结。
秋临溪头
行至溪头处,秋声意更浓。
莫言武陵境,只在梦中逢。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35法:第四句在句首用“只有”收结。
经石峪(新韵)
大字称鼻祖,千年古韵存。
欲穷其奥义,只有苦遵循。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36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不必”收结。
无题
秋雁霜天过,菊花篱畔开,
曾经清梦里,不必惹幽怀。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37法:第四句在句首用“只是”收结。
夕阳
造化四时功,由来趣不同。
何须悲晚照,只是落花红。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38法:
第四句首二字用“不觉”二字,以“不觉”二字写尽心态。
秋山
霜叶层林赤,宏图悦我心。
桑榆欢度晚,不觉老将临。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39法:
第四句在任何位置用“多少”二字。
落叶
风落深秋冷,丛林遍地黄。
谁知霜打叶,多少化泥芳。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0法:第四句在任何位置用“不知”、“不敌”、“不遣”等“不”字句。
思念母亲
无母岂言家,久伤复叹嗟。
黄泉应有路,不见渡浮槎。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1法:第四句在一二或三四位用“不是”二字实现转结,而第三句并不一定是转句。
泰山药王殿
险道且徐行,疲劳百病生。
药王亲坐镇,不是觅前程。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2:第四句句首用“忽有”二字,以夺人眼球。
垅上行(新韵)
红叶添秋色,夕阳垅上行。
秋凉清气爽,忽有雁长鸣。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之第43法:第四句句首用“犹自”二字。
世界命同体
同一地球村,何愁梦不温。
共谋求发展,犹自笑开门。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4法:
第四句句首用“疑是”二字。
泰山雾凇
万木变1冰雕,枝头一色娇。
神山多幻景,疑是出琼瑶。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5法:第四句句首用“何况”二字。
临帖
临帖不由身,凝神莫问因。
千年循法度, 何况后来人。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6法:第四句句首用“却在”二字。
菊报冬来
落叶飘山野,枫花万树开。
凌寒金色菊,却在报冬来。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7法:第四句句首用“何必”二字。
寻康乐
老至诗书润,中堂翰墨香。
挥亳寻乐趣,何必黯悲伤。
学习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8法:第四句句首用“不在”二字。
雷暴雨
三秋雷暴雨,沟满大河丰。
出行时有险,不在人为中。
史济民老师绝句五十法之第49法:一问三答布局。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华国山、中国书法名山颂:
岱岳何称首? 双遗四岳崇。
千年封禅地,不在景观中。
史济民老师绝句之五十法之第50法:四句各重复一字,或重复更多次。
神舟探奥
九天藏奥秘,欲上九天巡。
神九惊天起,天庭望九垠。
2022·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