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古城,赏春花
文/蒋四清
周末,春风拂面,阳光和煦,难得的好天气。应闺蜜之邀随东流五十二位驴友一起,踏着春天的脚步,去徽州古城——卖花渔村游玩赏花。
徽州是我钟情的城市,导游介绍将“徽”字拆解开来,人在左,山在上,水流于下,文在右,意为徽州古城是座山水人文之城。从小就听说我们大安徽是由安庆府和徽州府合并而成。"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无福生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州女人”,“中国牌坊之乡”文房四宝中的歙砚,徽墨,徽班进京,徽菜,青砖灰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家喻户晓的人物、故事,让我对徽州这座城市心驰神往。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古城是千年徽州府的所在地,也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成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而徽商的足迹也遍布全国。

二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正值虎年新春,只见歙县徽州古城保存完好的城墙上、城门前、谯楼上,万盏年味十足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排排、一束束,就像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映红了徽州古城,将古城装点得气势恢宏。我们徜徉在一片火红灯笼的海洋中,赏景拍照。经过瓮城依次参观了徽州府衙,许国石坊,谯楼,三雕,陶行知纪念馆,徽园斗山街。

徽州府衙作为古徽州政治中心,历史上经历了数次扩建,直到明朝中期才形成了“规模宏敞、气势雄正、聿成伟观”的建筑,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也是歙县县政府所在地。徽州府衙修复工程从2009年开始,历经4年,参考明朝中期的建造法式和官署建筑的规制,完全使用榫卯结构进行修复,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许国石坊又称大学士坊,由四面青石牌坊组成。仿木结构,斗拱托檐,上雕彩凤、雄狮、云腾图案,并刻有许国功绩,是全国唯一一座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八脚牌坊。气势恢宏,举世无双。

“徽州三雕”指砖雕,木雕,石雕。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这些雕刻细腻繁复,展现了手工匠人们精湛的艺术才能,独具艺术美。大量镂空的设计让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斗山街,因依靠斗山得名,徽商故里云集于此,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文化图像,就鑲嵌在斗山街两侧。有典型的徽州民居汪氏家宅,官府门弟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袭商家潘家大院,钻进穿过,仿佛走进迷宫,每一处都让人惊奇。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贞节坊”等等,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绘着绝不雷同的风情,是一幅精致的"上河图”。
徽州古城,一个只看一眼就让人无法忘记的让人魂牵梦萦还想再去的地方。只怪导游安排的时间太短,虽然依依不舍但不得不离开。行程上安排的下一个景点更吸引人哦——卖花渔村,一个只卖花不打渔的千年古村落。


卖花渔村,歙县第一村, 本名洪岭村。位于歙县城东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
卖花渔村”不打渔不卖鱼,之所以村名叫作“卖花渔村”,是因村头像鱼嘴、村腰如鱼肚、村脚似鱼尾,从山上往下看村子就是条大鱼,因村形似鱼加上村民基本上都是靠卖花为营生,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称渔村。村子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盆景植物的生长及树桩的培育提供了优越场所,故家家户户都以种花,培制花桩,制作盆景为生。村中形态各异的盆景处处可见,罗汉松、梅花、榆树随地撒绿,就像一个巨大的盆景公园。
卖花渔村村民种植的花木盆景种类繁多,有梅花、蜡梅、雀梅、复色枫、碧桃、紫薇、黄荆、杜鹃、天竺、桂花、六月雪,还有黄山松、翠柏、桧柏、罗汉松、榔榆等,尤以梅花、桧柏、罗汉松、榔榆为代表树种。该村花木盆景的造型,受新安画派的影响,也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尤以梅花桩景最为著名。
每年春天,卖花渔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漫山遍野的梅花景观,家家户户奇特造型的盆景,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到卖花渔村走古道、赏春花、看盆景、吃农家饭的客人逐年递增。
经南源口大桥停车场转乘景区公交,约二十分钟的山区公路我们来到了卖花渔村。与我想象的场景大相径庭,我以为应是紧靠新安江边的村子、实际恰恰相反。

卖花渔村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徽派盆景发源地、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森林乡村”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阳台上,摆满了造型各异的盆景,村民们在打造一个个“美丽庭院”的同时,又发展了“庭院经济”;粉墙黛瓦的屋舍,在各色盆景的映衬下,充满生机与光彩,徜徉其间,处处皆景、步步入画。
从村口徒步前行,络绎不绝的梅花,络绎不绝的游客,络绎不绝的欢声笑语和“咔咔”快门声渲染出一幅流动的徽州游春图。沿着乡间小径行到山顶,粉梅花海渐次从脚下蔓延到对面山头,目之所及,处处云蒸霞蔚,如梦似幻。人在花中行,便成画中人。
卖花渔村看不够的梅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那透着绿的、红的、粉的花蕊仍在尽情绽放,给我们带来健康快乐的心情。

蒋四清,女,基层农机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有一颗简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