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丢失后的随想
作者/ 陈治华 (安徽)
摄影/ 娟子 (江苏)
刊名题写/ 朱东风 (书法家)
编辑制作/ 风 哥

自行车丢失后的随想
作者/陈治华

十年前,看到骑行者的队伍穿梭在椿城的街区,一个个无论男女,戴着流线型的头盔,身穿五彩斑斓的瘦身服,有序地沐浴在暖阳和风之中,觉得他们一定很快乐、很健康,就挺羡慕,于是自己也狠心拿出月工资的一半买了一辆山地车,赶赶时髦!
十年来,我虽然没有参加过长距离的骑行活动,但是这辆心爱的自行车还是常常伴我出行,上下班自不必说了,供电公司院内两株百年紫薇树下;新建成高大雄伟的高铁站广场前;回民街路口的素包豆沫、牛肉馍、黄家嘛糊、杨老婆面条等等小吃摊前;流光溢彩的二桥、三桥乃至五桥上面;一中、太中传来喜讯的门头游动字幕下面;湿地公园的垂柳荷花、蒹葭野鸭和樱桃香椿美景之前,都是我驻足歇息拍照赞叹的地方。我还经常参加一些应酬,是它让我免去了酒驾的风险,说实在的,它就是我一个无声的亲密伴侣。
是的,的确是我的不经心、不珍惜,它竟离我而去!那天,我就把它停在楼梯口前,本想下午上班还骑行,却因为临时出差的缘故,同事们直接来接我,又加上走的急,也就没有把它挪到楼上家门口去,等我回来已是三天后了,心爱的自行车竟已不翼而飞。
据保安说小区内有个神经病,夜里常乱拿东西,我就在小区找了个遍,但没有发现它的影子。从那以后,我就时常忆起它的特征,随时都会关注到处的自行车,总希望它坐子和锁链上的桃红色蓦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却总是一次次的失望!
然而,我也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很多的自行车处于闲置状态,特别是山地车或赛车。例如,我的对门邻居,一辆山地车,从搬来一年多了就再也没有动过;我下一层的楼梯上,同样绑停了一辆赛车,灰尘积的厚厚的;不少山地车赛车尘封已久。我想:不少车主就是心血来潮,图一时之快罢了。
我丢失车子的失落被同学、同事和朋友发现了,他们竟纷纷要送给我自行车,黎明、大强和亚林还直接送到了单位或者家里,他们送来时,任我再怎么解释他们也不愿意再拿走,一下子我就又有了三台自行车,这真的让我很感动。
心情激动之余,我也在想:丢失的那辆自行车总是被人需要才拿走的,只要它继续发挥作用就好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停车难”越来越突出了!我去单位大院上班,去晚了没有车位,去早了又不容易出的来;城里不少路段开始收费了,其余的路段往往是“一位难求”;春节前,我和妻子去汇旺生鲜,她去超市购物,我本打算找个位置停下来进去拎东西,没成想,往路口四个方向和一个停车场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位置,只好开着车溜了好久,然后接到超市门口路边等候的妻子才赶快离开了拥堵之地。
“ 一公里步行,三至五公里骑行,五公里之外乘坐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这样的观念应该提倡,低碳又环保,物尽其用才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