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专家谈《论语》学习(摘要)
①在人类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中,中华文明之所以会成为唯一没有间断的、五千年延续下来的文明,儒家思想功不可没。……1982年在巴黎,诺贝尔的得主们曾开会讨论:21世纪的时候人们需要什么思想?最后他们一致认为,人类在21世纪最需要的思想就是孔子思想。如今基本上东西方都达成了一种共识,认为21世纪人类的思想组成部分中,孔子的思想应该是重要的核心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和“中庸”的思想,“和”是孔子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还有民本主义的思想。……以教育思想为例,孔子的思想是德育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而不是单纯追求成绩名次。……今天以为理解他的思想了,明天一看好像你还不对,后天一看,还有一点没琢磨透,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所谓经典就是说它不是一次性消费的,它可以反复地、无穷尽地消费下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北京大学孔庆东博士讲于《百家讲坛》)②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全民宗教信仰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一般而言,会有两个致命的问题:第一,民族的道德信仰缺乏彼岸世界的支撑,从而人间的道德缺少一个坚实的屏障;第二,民族的凝聚力缺少一个强大的核心,从而很可能分崩离析,四分五裂。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形却恰恰相反,道德上,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一直是文明礼仪之邦,并以此傲立世界民族之林,获得异邦的极大道德尊敬,甚至,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文化感召力和凝聚力。这种道德上和民族凝聚力的奇迹的创造者,就是孔子,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是道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核心。③孔子的仁学产生于早期奴隶制度崩溃、氏族统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着那个时代的阶级(氏族贵族)的深重烙印。孔子的仁学是个颇具特色的思想模式和心理文化结构,……它不在理论上去探讨、争辩难以解决的哲学课题,而强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妥善处理它。……尽管孔子在当时的政治事业中是失败了,但在建立和塑造这样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上,他却成功了。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起了其他任何思想学说所难以比拟匹敌的巨大作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似乎就在这里。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李泽厚《孔子再评价》柯雁简介)④中国人立国做人的基本价值依据,在《论语》《孟子》里,也在《六经》里,这就是”敬”以及“耻”、”诚信”等。这些是中国的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我们不能把它的传承丢失掉。……我建议可以从小学开始开设国学课,主要以精选《论语》、《孟子》作为教材,等到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高中、大学,再慢慢加上“六经”的精选和必要的文言文练习,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价值教育。(刘梦溪《国学与国学教育》
⑤我的读书方法是:(1)查考词语,通读全书。按原书的顺序,一字一句、一章一节、一篇一篇,细读《论语》。……(2)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为各章定年,……把《论语》当孔子的传记读。(3)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我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按主题摘录,看这本书里,孔子的思想是什么样……(4)最后,是我的总结。(李零《我读论语》)

作者:康金印,秦皇岛开放大学教授,曾任《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顾问和编委。多年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研究和教材、期刊编写,发表的写作教材中,两本获全国高校写作科研奖,一本定为辅导用书,主编的学术期刊曾两次获本系统全国优秀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曾获中科院专家较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