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秘书生涯
陈定方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大家当年选拨干部的风气有多正。我到局办公室当秘书时不认识一个领导,连办公室主任也不认识,他们当然更不认识我。
1982年我从吉林铁路运输经济学校计划统计专业毕业(干部进修)后回到单位任计划员,一年后计划室主任调分局计划科工作,我接任计划室主任。我们机务段是成本支岀大户,主要是机车(火车头)烧油、烧煤花销大,每年分局拨付给我们几千万元。这些钱都由计划主任统一安排,包括各车间,科室购置任何物品都要纳入计划。临时需要花钱必须向计划室打报告,经计划室批准后财务方可报销。用一句话说就是计划主任级别不高权力不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我们铁路系统开始重视企业管理,1984年初开展全行业企业整顿验收,凡验收不合格单位的段长、书记就地免职,铁路分局由铁路局验收。验收标准按标准化企业必备条件设置,以100为基准,凡达不到要求的实行扣分,如果最后总分达不到60分算验收不合格。验收扣分标准中有一条,管理部门必须按定员编制配齐人员,少一人扣0.5分,当时很多部门缺员。由于过去铁路系统对经济管理重视不够,铁路大、中专院校经济专业比较少,毕业生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求。
计统专业也是经济管理的一部分。由于我上学前从事过统计工作,毕业回来后又当过计划员和计划室主任。当时分局很有几个部门缺计划专业人员。据我们段长后来告诉我,分局先后有三个部门要调我去当计划员,分别是计统科,劳资科和集体企业科。我们段长全部回绝,他告诉要人部门的领导说,除非调他到你们那里当副科长,否则不要想,我们准备培养他当副段长。
一天下午,下班后我在家做晚饭,段长从分局开会回来直接到我家。进门就对我说,我顶不住了,看来只有放你走了,也许你到分局更有发展前途。接着他说了下午在分局开会,局办公室主任找他说要调我去局办公室当秘书,希望他给予支持。局办公室主任原来是我们段长的顶头上司,直接领导。没有老领导的当年的培养,他不可能今天当上段长。他还说老领导找他要一个人,他没有理由不放。岀于对老领导的感恩他终于同意放我去机关了。同时他告诉我之前几个部门要调我去当计划员他都没同意。如果他不告诉我,我也不知道这些情况。就这样我稀里糊涂成了局长办公室的秘书。其实去报到之前,办公室主任我没有见过,他也不认识我。更不要说托人说情,走后门送礼了。在工作一段时间熟悉后,我曾问过主任,分局那么多大、中专毕业生,怎么想到调我一个没有文凭的来当秘书?他说我在基层当过车间支部书记和科室主任,又学过计划,他还说,铁路企业的秘书不仅仅要有文化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和熟悉铁路运输生产各个方面的情况。我报到之后,分局每月初定期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由我参加记录,最后整理成文字分析(用数据说话)材料,下发到各站、段。让各级领导了解上个月运输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还存在那些问题需要改进,有针对性的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这项工作过去没开展过。
由于我有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调到局办公室后很快进入角色,主任很满意,我自己也干的得心应手。我在局办公室前后工作了六年,中间下基层当了两年副职领导后回到局办公室,又当了三年秘书。后来新成立了一个铁路烟草专卖局,我去当了办公室主任,由秘书变成了管秘书的人,才结束了我的秘书生涯。
回想起来,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还是秘书时代,由于和领导接触较多,耳闻目睹了领导们的工作方法,学到很多东西,锻炼了我的能力,尤其在写作方面有较大进步。在当秘书期间,我利用局办公室信息来源广和快的优势,(根据规定在我们分局管辖的近千公里铁道上无论发什么事都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局办公室,局办公室值班秘书每天24小时在岗),为报社、电台撰写新闻报道稿,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还提高了知名度,稿费收入也比较可观,最多一年我有一百多篇新闻稿件被报纸和广播电台采用,上过《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
1985年 4 月 27日襄渝线小花果车站一名外勤执班员,当班时发现一名行人穿越铁道,眼看进站的火车要撞上行人时,他奋不顾身的冲上去把行人推岀了铁道,行人得救了,他当场被撞牺牲了。事情发生后,车站立即电话上报局办公室。出于对新闻的敏感性,我立马用电话把这条新闻报给了《中原铁道》报社编辑部,报社当天就刊登了这一新闻,为日后大规模宣传报道他的英雄事迹奠定了基础。
当秘书时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有一天上班后接到车务段段长电话,他说他们段管辖的枝城车站站区职工饮水困难,主要是没有水源,他准备在车站附近打一眼水井并修建一个储水池以解决职工家属的用水问题。目前准备工作就绪,就是差几吨钢筋,让我帮他协调一下,能不能让分局材料厂拨给他们几吨钢筋(钢筋当时属于计划物资),我当即给材料厂厂长打电话请他支持一下,厂长听说是为了解决职工饮水问题立马表态没问题,让他们派汽车来拉。我把材料厂长的态度告诉了车务段长,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一个多月后,车务段長打电话向局长报喜,说枝城站区职工家属饮水问题解决了,并感谢局长大力支持。局长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他究竟怎么回事,他向局长汇报了我为他们解决钢筋的事。局长打电话让我去他办公室,我一去他十分高兴的说你办了一件好事为什么没向我汇报。我不知道指什么,因为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他把枝城站区打井成功岀水的事告诉了我,指示我立马坐火车去枝城现场了解情况后回来向他汇报。本来就是打了一个电话,结果被局长表扬一通。还在其部门的秘书会上号召秘书们向我学习。我们局长对秘书们说:“我们领导都是从工人成长起来的,我们自己会拎包,你们当秘书不是来为领导拎包的,要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局长的表扬让我更加努力工作。在当了三年秘书后下到一个基层单位任副职。
在当秘书期间为一些同事在工作调动、小孩上学、就业等方面做了些协调工作,算是做了一些好事。有些事情你忘了,别人还记得。退休后在宜昌给儿子带小孩,一天在我们小区碰到一个50多岁的妇女和我打招呼,问我昰不是陈秘书,我说我是,她向我介绍说她是ⅩⅩX的妈妈,当年多亏我帮忙,她姑娘才分到宜昌火车站工作,她一说我才想起来这件事。其实不是我的功劳,当时她拿着她们县一个领导写给我们一个局长的信来找局长,正好是我接待的,她要找的局长正好是我服务的局长。我把信拿给局长看,局长和那位写信的领导很熟,看完后在信上签了几行字让我交给技校校长,正好这位局长分管文教卫,他签字同意办的事基本没问题。我让她回家等着,让她姑娘作好到宜昌车站(她们家离宜昌车站比较近)上班的准备。这件事过去多年,我早忘了,她还记得我,现在和我们住一个小区。
也有帮倒忙的时候,我一个老乡,家住枝江机务段,他家姑娘想上襄樊铁一中,分数够了,因为受住宿限制没被录取,他姑娘同时考取了襄樊铁路运输技工学校,学生毕业就分配在铁路上工作。她姑娘成绩好想上大学,坚决不上技校,非要上铁一中,否则就自杀。后来我帮他联系上了铁一中,毕业后考上了兰州铁道学院(本科)。大学毕业后正赶上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自已找工作。毕业两年多后也没找到工作,后来又通过找关系去上9年前曾录取她的技校。因为技校毕业生包分配工作,技校录取她后,让她以学生身份当老师,后来和学生一起分配到铁路上上班。绕了一大圈还是作为技校生分配工作,前后耽误了上十年。想想都觉得可笑,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回想起当秘书的往事,感慨颇多,当时我们个人的工作调动和升职不需要走后门,更不需要送礼。完全是工作需要。我们当初当秘书不必给领导拎包拿水杯,各拿各的。领导上车也不用拿手去遮挡他的头部,我们从不给领导遮挡头部,我们领导也从未碰到过头。我爱人说要是在现在,我当一天秘书就会被赶走,我也有同感。真的很怀念当时领导和工作人员之间纯真朴实的同志关系。那时我们的领导真把自己当公仆,工作身先士卒,对下属平易近人,相处如兄弟,和领导在一起工作没有心理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在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在逐步恢复。
2022.3.10写于宜昌
作者简介:陈定方 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铁路退休员工,爱好文学和音乐。近期在《江陵文学》《南国文学》《作家美文》《蒙东作家》发表作品十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