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集评|东韵(31-33)】
自遣诗三十首 其十三
唐 · 陆龟蒙
数尺游丝堕碧空,年年长是惹东(一作春)风。
争知天上无人住,亦有春愁鹤发翁。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弼为虚接体。徐充曰:自解之辞。比言“贵人头上不曾饶”又进一步,意尤超妙。焦竑曰:鲁望《自遣》诗新而有丰骨,劲而有馀味,在乾符中可谓铮铮者。
《载酒园诗话又编》:
鲁望《自遣》诗曰:“数尺游丝坠碧空……”似騃似戏,语荒唐而意纤巧,与义山“莫惊五塍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同意,而陆尤味长,以从“游丝”转下,语有原委也。黄白山评:此沧浪所谓无理而有趣者。“理”字只如此看,非以鼓吹经史、裨补风化为理也。

吴城览古
盛唐 · 陈羽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唐诗正声》:
吴逸一评:“似怜”、“先发”,说得春色有情,又与“兰叶红”相映带。
《批点唐诗正声》:
只是气格委下。
《唐诗绝句类选》:
末二句无情翻出有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吴本水国,国亡人去,是“水烟空”也。独有兰叶逢春先发于故宫,若为有情然者,所以重吊古者之思也。“似怜”二字妙。
《唐诗摘钞》:
此首犹是盛唐余韵,觉比太白“旧苑荒台”作较浑。
《删订唐诗解》:
吴昌祺曰:无中生有。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将黍离芳草之思而反言之,用意更深远独妙。

风筝(一作题风筝寄意)
唐 · 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一作风吹)别调中。
《北梦琐言》:
(骈)镇蜀曰,以南诏侵暴,乃筑罗城,城四十里。朝廷虽加恩赏,亦疑其固护。或一日闻奏乐声,知有改移,乃题《风筝》寄意曰:“夜静弦声响碧空……”旬日报到,移镇渚宫。
《升庵诗话》:
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元微之诗:“为啄风筝碎珠玉。”高骈有《夜听风筝》诗……此乃檐铁马也。今名纸鸢曰风筝,亦非也。
《随园诗话》:
唐高骈节度西州,又调广陵,咏《风筝》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移别调中。”吴(信辰)官山左,又调楚江,《咏怀》云:“阿婆经岁抚婴孩,饥饱寒暄总费猜。才识呱呱真痛痒,家人又报乳娘来。”两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