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烽火人生》
四、解放战争时期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我的经历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45年底至1948年2月为第一阶段。1948年3月之后为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期间,我一直在营部做政治工作,担任政治教导员,一直处于战斗的最前沿。
我们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现在,我只能将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战斗简述一些。

1.攻打冀城县高显镇战斗
沁阳战斗胜利结束后,豫西分队的特务1团、2团奉命由沁阳开赴同蒲沿线的山西省洪洞县柏村一带集结。1945年12月5日,在这里召开了24旅成立大会,我部列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后又合并入4纵)序列,陈赓为司令员,谢富治为政治委员。24旅旅长刘金轩,政治委员李耀,副旅长查玉升,副政治委员朱佩瑄,参谋长薛克忠,政治部主任张范。全旅共8000余人。特1团、特2团、54团依次整编为70团、71团、72团,我营隶属于24旅70团第3营。
该旅成立后的第一次战斗,就是攻打冀城县高显镇。
高显镇寨高壕深,日军投降后,阎锡山调了一个营的反动武装,又纠结一些地方土顽驻扎在这里。这是国民党反动派越过汾河安插下的一个硬钉子,直接威胁着我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安全。旅部命令70团1、2营担任主攻,我3营为助攻,消灭该据点之敌,拔下这颗钉子,并且要求务必于1946年1月23日“停战协定”生效前结束战斗。
正当我营按照上级战斗部署做接敌运动实施围歼时,突然发现敌人闻风丧胆,正在乘着月夜弃寨逃跑。我营当机立断改变原先部署,由包围转为追击,紧紧咬住该敌不放,一直追到汾河渡口。全营战士不顾长途奔袭劳累,人人不怕牺牲,个个奋勇当先,迅速占领渡口,对部分正在渡河之敌进行火力扫射。战士们像一把把利剑在敌群中穿插,实施战场分割、喊话。还没来得及渡河的敌人全部被我军俘获,共计俘敌二百余人,缴获武器弹药无数。我营仅以几个轻伤的代价,就取得了24旅成立后的第一场战斗胜利,得到了上级的表扬、奖励,也得到了兄弟单位的好评。

2.曲沃、绛县战役
1946年1月,阎锡山军15个师和10个“还乡团”在曲沃和绛县地区不断向我进犯。为截断胡宗南与阎锡山的联系,遵照党中央关于华北方面“凡能争得者应用全力争之”的指示,我旅随陈赓纵队发动了曲沃、绛县战役。
1月11日,72团首战西高村。该团5连1排在排长冀廷璧带领下直捣敌指挥所。敌第45师少将参谋长宗世民被俘获。此役俘虏敌人387人,毙敌273人。为配合4纵队主力进攻曲沃城,我70团在蒙城打援,连战3日,击退敌人两个师的进攻,歼敌700余人。14日凌晨,部队遵照停战协议原地停火。敌人仍然向我进攻,我部实施坚决还击,配合主力于15日晨将敌12师全部歼灭,迫使敌军休战。
曲沃、绛县战役中,我旅配合4纵队解放了汾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控制了同浦路南段220余里,斩断了蒋、阎联系,制止了胡宗南部队经同浦路继续北上,粉碎了敌人于停战前夕迅速抢占战略要点的阴谋,争取到了停战时的有利态势。
此战役,我旅第一次配属4纵队作战。我部顽强的战斗作风得到了陈赓司令员的赞扬和关注。

作者简介:山子,1950年生,洛宁县人,大专学历,曾有军旅生涯,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转业后,曾担任副乡长、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喜爱文学,1996年开始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和小说。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