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20)
文/彭太光
七七年的九月份,正当同学们高中毕业选择自己的去向的时候,莫世言已经在市邮电局的城乡投递班跟班工作和学习业务。
七五年,很多的男生去当了兵。跟莫世言同桌的贺兴民在去部队上之前,来到了莫世言的家里。那年,莫世言的家住在吉星路,家里的住房是房管局的公房。一幢破旧的两层楼的建筑里,住了三户人家。莫世言家人口多,占用了三间房。一楼两间房一间合用的厨房。二楼三间房,莫世言占了里间的这间,另外两间房,安排了两户人家。
贺兴民跟莫世言的关系真的很铁,在校期间两个学生娃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贺兴民家庭经济条件好,时常会带上好吃的给莫世言吃,而莫世言则𠄘担了贺兴民的课堂作业。
贺兴民和莫世言是商量好了一起去当兵的。莫世言出了意外的工伤事故,贺兴民和海几班长等同学也是去市医院住院部看望过莫世言的。对莫世言的负伤,大家伙儿都有几分伤感。莫世言何尝不是呢?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更加充满了无助。十六岁不到的年华,正是生长发育发展的时期,可偏偏出了事,在腹部留下了永恒的伤疤。这就是“命”吧!
都说命是天注定的,莫世言非常的信。一个人,出生在那个国家,出生在那个城市,出生在那个家庭,这个是命中注定的。你是中国人,若你的祖先早年去了南洋,也许你就成了外国人。若你的老家,在一个不发达的城市,而你的父母早年就离开了这座城市,去了发达的地方,那你就有可能会在发达的地方生活生存。很多的人,其父母原来都在山村,后来外出打工,也是改变了子女的命运。
莫世言的祖父祖母,年轻的时候在腊市凤凰村生活。夫妻俩生育了七女一崽,这个崽,就是莫开年。
莫开年的姐姐们,大都做了童养媳。做童养媳的姐姐们,都离开了腊市凤凰村,有的嫁入了市区,有的嫁给了城市的郊区农村,四姐嫁给了一个原国民党部队的医生。解放后,随丈夫落户长沙。也是因为四姐的外嫁,改变了莫世言祖父母后来的生活,也使莫开年离开了农村,进入了市邮电局。
四姐莫恵英的家里比较富裕,当时是想要父母亲跟她一起在长沙生活。可父母亲舍不得丢下唯一的儿子开年,四姐便在市区租好了房子,将父母亲及弟弟接到了萍乡城。为了生计,四姐出资,租赁了临街房子改成了店铺,父母亲便在城里做起了商品零售批发小本生意。
莫开年初小毕业,十六岁的那年,进了市邮电局做邮递员。若不是四姐,莫开年一辈子都别想离开凤凰村。没有离开凤凰村,他的儿子莫世言也必然是在凤凰。你说,人的命运不是天注定吗?!有的人说,人出生就注定了死的结局,也许就是如此。
贺兴民的到来,莫世言的祖母很是欢迎。忙从自己房间的柜子里取了几根兰花根:小贺同学,家里没别的东西,你吃点吧!都是世言的姑姑给我的。
贺兴民没有空手来,他带了四瓶梨子罐头,这可是奢养品。婆婆,谢谢。贺兴民接过了兰花根,说:世言,我们一起去照相馆照张相吧!
两个后生娃,去照相馆照了一张纪念照片。这张相片,贺兴民、莫世言各留了一张:贺兴民穿着军装,莫世言穿着休闲套装,两个年轻人笑容满面,精神十足,帅气可爱。至如今,贺兴民、莫世言的相册里仍保存着这张珍贵的照片。有的时候,莫世言会在萍乡中学同学群里晒一晒,让同学们开心,一起记忆往事。
跟班工作和学习,就是跟着已经有工作经验的邮递员学业务。如何分拣报纸、杂志,如何收寄挂号信件、特挂邮件、包裹,如何办理报纸、杂志订阅、邮票预订,如何办理汇款、电报业务等等。带莫世言的师傅梁家河,是部队上退伍回来分配在市邮电局的,他从事邮递员工作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他负责的投递路段是萍乡至赤山邮电所。
萍乡市区到赤山乡,有三四十公里路程。从城郊外开始,沿途有三十几家单位个体要投送报刊杂志邮件,其间也要办理收寄订阅业务。这样一路下来,骑着自行车要花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赶到赤山邮电所。
莫世言是七点准时到的市局城乡投递班,提前将赤山段的报刊杂志邮件分别从报刊分发组、邮件分拣组取了过来。按照梁师傅段上的报纸投递顺序排列表,分种类进行分拣。还没有全部处理完毕,梁师傅来了。
梁家河身材中等,不胖不瘦,脸上长满麻点赘肉,牙齿漆黑。
师傅早。莫世言问候师傅梁家河。
梁家河刁着烟,看着莫世言整理报纸。报纸处理好后,便是杂志。杂志要分别找出相对应的投递卡,用户要在投递卡上签字。处理完报刊,剩下的就是信件、包裹,信件里有平信、挂号信。到七点半的时候,莫世言全部处理完毕,将报刊邮件装入车架上的邮袋,将打好了包的赤山乡的报刊邮件,放在梁师傅的车后坐上。梁师傅在局食堂买了四只肉包和一碗稀饭,用过早餐就要出发。
邮政专用自行车是绿色标志,只要骑着这个自行车,人人都知道你是邮电局的员工。
莫世言跟梁师傅学习业务知识,其实只学到简单的报刊邮件处理。至于如何办理邮政业务、电报业务,莫世言是从《邮政营业员实用手册》、《邮政投递员实用手册》中掌握到的。至于电报业务,是电报投递员华哥教的。华哥下大夜班交班是八点,这个时间段没什么事,他几乎天天来投递班找报纸看。这样,莫世言认识了华哥。莫世言好学上进,跟华哥套近乎,不经意间就学到了电报业务的处理方法。
梁家河在前,莫世言随后,两辆绿色的自行车,朝着赤山乡的方向出发。他们俩天天都要赶到赤山乡政府食堂吃午饭,去晚了,就没得吃了。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pengtaiguang123@163.com
诚招:电视剧、电影改编、拍摄、图书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