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被选用为教材,始于汉代文帝时期,那时设博士讲授,但地位还在诸子之林。到了唐太宗时,《论语》升入经部。到了宋朝,朱熹又把《论语》与《大学》、《中庸》(《礼记》中的两篇)、《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历代沿用的官定读本。“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因“砸烂孔家店”,《论语》教学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中断过。如今,国内外又掀起“国学热”,作为国学第一书的《论语》的学习,又渐成新潮,而且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截止到2012年底,世界108个国家和地区已建成孔子学院及课堂935所(据《说不尽的外交》)。另据《新华每日电讯》,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乌兹别克斯坦创办,10年来已有465所孔子学院和713所孔子课堂在123个国家落户。2013年8月22日,海峡两岸高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广州专场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金授牌仪式在华中师大附中举行。改编自我国台湾地区的高中国学教材《中华传统文化基础教材》将在广东地区部分学校试用。这本教材内容以儒家经典《四书》为主,共计选入《论语》168章、《孟子》50章、《大学》四章以及《中庸》四章,将面向高中学生分类讲解。2014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贵阳已经建成1万多平方米的孔子学校,专门向成人及青少年讲传统文化,春节搞得很红火,曾播专家讲学、儿童礼仪表演画面。贵阳大开重视古代文化传播的先河,他们的”建校不建庙”的提议尤让人敬。

作者:康金印,秦皇岛开放大学教授,曾任《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顾问和编委。多年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研究和教材、期刊编写,发表的写作教材中,两本获全国高校写作科研奖,一本定为辅导用书,主编的学术期刊曾两次获本系统全国优秀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曾获中科院专家较高评价。

诵读及配乐制作:康力为,网名平凡、樵夫,中共党员,秦皇岛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现为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