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生.次韵东门听雪先生《望春》
悔孩儿(2022.3.9)
有道人生不彩排,直将圆缺揽胸怀。
尔摇强橹三千里,她炫明眸一截钗。
酒借豪情花借雨,峰生紫气谷生槐。
世间多少悲欢事,都付炉中那捆柴!

东门听雪,本名赵文跃,一九四五年生。原籍河北,现居北京。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退休教师。享誉博圈的诗词名家。
望春.步濯缨兄原韵并悔孩儿
东门听雪 2022.3.8
嫣红姹紫巧铺排,总把清怀换绮怀。
五色桃波鸡尾酒,一枝梅影凤头钗。
浮生每入南华梦,世路欣逢北国槐。
且煮碧螺春茗去,若耶溪水若耶柴。
次韵奉和悔孩儿诗友《自题》
濯 缨(2022.2.19)
淄尘襞积厚难排,酒乱诗忙总上怀。
欲向箫台询凤讯,却将鹰爪错鸿钗。
人生底事多风雨,客路缘何缺梓槐。
昨夜春山初过雨,十年乡梦骨形柴。
俄乌冲突有感.依韵和濯缨先生
悔孩儿(2022.3.6)
祸起萧墙浊浪排,忘宗狼子惹伤怀。
操戈意在戍疆士,卫国谁怜捐骨骸。
一霸施谋期撼树,群魔贻笑梦缘槐。
战车已被强权掣,此刻能悬免战牌?
【附记】若耶溪
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是绍兴境内一条著名的溪流。出若耶山,北流入运河。相传为西施浣纱之地。
《水经注》说: 若耶溪“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
富有诗情画意的若耶溪,使历代的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为之倾倒。王籍入若耶溪;王阳明若耶溪送友。更有李白留下:“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若耶溪畔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等千古名句。
杜甫诗云:“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辛弃疾词:“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唐代独孤及的“万山苍翠色,两溪清浅流”,孟浩然的“白首垂钓翁,新装浣纱女”等,都生动地描绘了若耶溪两岸的美丽的风光。
此外,如唐代的崔颢、刘长卿,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明代的王守仁、徐渭、王思任等文人学士,也都泛舟若耶,留下了许多丽词佳文。
一 条江南名溪,蕴含古越渊源的历史,又吸聚着江南山水神韵之灵气。
以此溪之水酿酒,佳酿天成。以此溪之水烹茶,三碗凌风。
若耶溪不独有可以酿酒烹茶的甘醇之水,连溪边的柴禾都因陆游的一首诗而流传千古: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中“溪柴”即是若耶溪边的柴草。
此诗作于公元1192年(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四日。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家乡的”溪柴”温暖着自己,可爱的小貓陪伴着自已。他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若耶溪流淌着厚重的历史,积淀着久远的文化。溪边水上留下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的足跡和美丽的传说。
我家祖籍正是绍兴(会稽),或许就在若耶溪边吧。每次回老家三河,过通州大运河,常望着南去的河水,想着这水连着若耶。北海、什刹海、后海也连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