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白晓 伊少军)虎年伊始,东元产业园立足主营项目结合产业链优势,调整经营方向,优化产品结构,为一汽、解放等相关行业研发生产工业自动化生产线、非标设备、机器人工作站及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焊接制造等产品,前两个月呈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产能同比增加40%,预计今年整体营收将突破亿元大关。
在园区生产车间里,工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往来穿梭,一派忙碌景象。为按时完成任务,员工们大年初三就开始奋战在生产一线,加班加点,坚守岗位,冲刺首季“开门红”。园区实行拉动式生产,一条龙服务,生产实现了以销定产零库存;供应市场及时有序,生产计划、制造工艺、体系运营有条不紊;各环节主动配合,提高效率。向数十位博士和科研专家提供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项目支持,已入驻园区在孵企业30余家。
“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及骨干分子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积极引进人才和项目,开展职工教育,强化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孵化吸引更多企业,搭建产业链使其更加完善。企业从机械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走出了一条初创型企业完全依靠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实现了蜕变。”董事长王东介绍。
王东认为,在疫情等宏观因素影响下,东元产业园保持产能稳定、实现稳增长,企业总体经营战略、人才战略构建及模式创新方面的突破性尝试与探索是关键。
创办现代智能产业园区
王东是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接触机械制造行业10余年。
1987年8月毕业后,王东被分配到一汽锻造公司,成为一名基层员工。在员工中,王东属于最活跃、敢想敢为的人。他每天都深入车间,乐于了解每个工作环节,很快就掌握了车间工作要点,拥有了扎实的实操业务能力,受到公司重点培养并先后担任车间主任和党支部书记。
1999年,王东调任一汽实业零部件公司,历任车间主任、经营部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务。在任期间,王东不断优化管理体系,使企业扭亏为盈,职工收入连年稳步提高。
2011年,王东注册成立吉林省东元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同年在公主岭经济开发区成立东元产业园。园区占地1.6万平方米,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雕刻机、激光焊机等140余台机械加工设备。园区以信息化控制中心、信息化大数据、工业云平台为基础,是集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智能产业园,运用PLM系统整合机械、液压、气动、电气、电子及自动化等领域的最新科技,可为客户开发、设计、制造非标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工作站。园区定位是服务于汽车制造业,从汽车组件及汽车悬挂系列、支架系列、转向系列等200多个品种的周边产品入手,年产汽车零部件50万套,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要整合产业资源,使产、供、销园区化;研究、学术、发展特色化。”在王东看来,机械制造业不同于传统手工业或其他作坊式生产行业,更讲求行业协作、一体孵化的合作模式。
园区强化合同管理,为园区企业提供标准范本;强化财务管理,用内部结算的方式解决场地租赁等问题;强化信息技术管理,注重研发新技术,联合开发办公应用程序、数据采集、软件及小程序等。王东坚持统一规划、规范实施产业打包、连片开发、联动招商、生态孵化的发展战略与合作发展模式。
敢为人先 “智”敬未来
园区拥有独立的App(应用程序),以东元信息服务中心为核心平台,联动东元孵化基地内供应链上下游,形成整体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全部资源的实时管理和优化,这是“智能产业园”特色之一。
在保证自我信息流通的同时,该中心针对同类产业的公共需求,组织整合、集成优化各类资源,也可提供可共享的资源信息。针对行业、个体,通过精准的营销策划、周全的服务、科学的指挥调度,提供系统辅助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共建共享的智慧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和协同制造模式的优势。
王东说,中心通过ERP、PLM和JIT系统进行大数据集成,作为功能模块的大数据支撑,将运营监控、经营情况展示、数据统计与分析、招商项目管理、门户网站、智慧仓储管理、园区一卡通管理,协同OA办公系统和权限管理九大功能模块融合为一体。
东元产业园先后被省工信厅授予“吉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吉林省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被省人社厅认定为“吉林省创业创新实训基地”,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吉林省双创示范基地”。东元公司党支部被吉林省委授予“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长春市委授予“五星级”党支部。
王东先后担任长春市新阶联副会长,长春市异地商会联合会党委委员,长春市河南商会党总支书记、常务副会长,公主岭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吉林省创业导师,吉林大学校外导师,2018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党建强、发展强”党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