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54章 抽刀断水水更流
傍晚,曾美玲早早地在川江五中办公楼前操场转悠。她不时朝后面的办公楼的方向张望,没看见坎家福人。她低着头,迈腿踱起步边想着心事:他约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他再来硬的,我也硬,我再也不会忍受他的羞辱,再也不允许他把我的自尊任意踩在脚下。不行不行,那样只会令他更加讨厌。那我就来软的,对,一味向他示软,不管他是硬还是软,我都要示软,软得让他产生心理负担,有无限的愧疚感,让他永远背负良心债,这样说不定有更好的结果。想到这,她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神色。
坎家福向学校操场走来。他抬头望了望寂廖的天空,几颗星星眨巴眨巴着小眼睛,无精打采。老远,他见曾美玲站在操场中央草地上,正向他来的方向张望。
坎家福走到她身旁,眼睛看着别处,“跟我来吧。”
他转身向校外走去。曾美玲跟在他身后,脸色露出高兴的神色。她加快脚步快走几步,坎家福比她还要快,两人之间总保持着五六米的距离。两人一前一后向校门外走去。
吴巧巧从小卖店里走出来,朝两人背影望了望,“美玲出门干什么呀?美玲,美玲。”她喊了两声,见女儿并未回头,也就转身回到店里。
校外汉水河堤下,两人在一块枯黄的草皮底下坐下来。坎家福双手叉在一起,望着缓缓东逝的河水,听着波浪拍岸的声音,“美玲,我不知道在你的心里对我的感情有那么的深,也那么的真……可我……让你受了很多的委屈,我向你道歉,对不起……”
曾美玲听他说这些话,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她深情地看了他一眼,又朝河面看去,用很轻柔语气说,“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爱上了你。后来,得知你有了自己心爱的女孩,虽然我心多有不甘,但我告诉自己,美玲,不要放弃呀,只要他没结婚,你心里就还有一份念想,一份希望。再后来,发生了那件事,你骂我、恨我,我也从未有过一点动摇。我在想,这也许是为爱一个人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美玲,那晚发生的事,我深感抱歉。我从来没想到会发生那样的事情,都是我不好。那天,你在医院里骂得对,我就是一个混蛋。我心里非常痛恨我自己……”
“你不用自责的,那件事是我不好,不能怪你。如果真要怪,也只能怪我太爱你,是我心甘情愿的。”
“可是美玲,你是知道的,我心里一直都有自己所喜爱的人,而且我们彼此爱得很深很真切,如果不是她念书,我们恐怕早已结婚了。”
曾美玲停顿片刻,“这一切我都知道。有好几个漂亮的女孩都来找过你,你都没有动心,你对真爱的那个女孩忠贞不渝,曾经我都非常地羡慕她,甚至妒忌她。”
坎家福看了她一眼,“谢谢你能这样理解我。那件事发生之后,我真的非常痛苦,感觉自己仿佛受到奇耻大辱,也痛恨自己平日对自己的生活不够严谨和检点,对你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粗暴、蛮横、无礼起来。事后冷静下来一想,如果把这一切责任都归咎到你的身上,这对你很不公平的。这也不应该是一名男子汉所为,更不应该是一名教师所为,所以,为那件事件以及由此给你带来的一些伤害,我深表歉意。”
“我能理解你心情和想法。是我不好,因为我的自私,破坏了你充满激情快乐的生活和你人生的幸福,很多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坏女孩,不配享有像你这样英俊潇洒,又有才华,有前途,深受大家喜爱的男孩的爱。”
坎家福望着河面,沉默了好一会。曾美玲扯着地上的草,也默不作声。两人坐在河堤下沉默了好一会,坎家福低头开口说,“美玲,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就说我吧,别人看到的,都是我光鲜的一面,我的缺点和不足,都被掩蔽起来,或者都得到了别人的包容。再说你吧,当过兵,在部队里得到锻炼,再怎么着也不会坏到哪儿去,只是,你很多的优点和长处,都被掩蔽起来,别人看到的更多的是短处。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真正喜欢你的男孩子。”
“你是我喜欢上的第一个男孩,也许是我这辈子喜欢的唯一的男孩。”
“可是,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你。对不起,我只是说出自己心里话,没有伤害你的意思。”
曾美玲冷冷一笑,“我知道。这两年多以来,一直都是我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坎家福问,“美玲,既然我们把话都谈开了,我想问问,你怀孕这件事,你觉得怎样处理才好?”
曾美玲摇头,“我不知道。”
“美玲,那我说出来你不要生气。你一个姑娘家,未婚怀有身孕,如果父母还有周围的人知道这件事,对你、对家庭声誉都不好;当然,我也一样。所以,我希望能陪你一起到医院,把这孩子打掉。至于你对我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尽力满足你。”
曾美玲一听腾地起身,用手指着他,“坎家福,你好歹也是一名老师,而且在这所学校,是大家公认的优秀年轻教师。没想到,你为了自己所谓的声誉,竟然要我和你一起同流合污,去扼杀一个无辜的小生命,我做不到。”她转身向大堤上跑。
坎家福赶紧起身,“美玲,你等等,等等,你听我把话说完嘛。”
曾美玲转过身指着他,“坎家福,如果你这么爱惜你的名声,就让我一个人去背负这伤风败俗、不知廉耻的声名吧。我告诉你,说什么我都不会打掉孩子的,那怕我身败名裂,那怕我被众人唾弃。”说完,她转身向学校跑去。
坎家福没有勇气追上去,他抬手“啪啪啪”连打几下自己的嘴巴。
曾美玲的父亲曾远卓在教学楼二楼语文组办公室,翻阅着本《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杂志,《浅谈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一文,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一看作者正是坎家福,便饶有兴趣的阅读起来,时不时拿起桌上的铅笔在一行字下面画横线。
曾远卓呵呵笑,“文章写得好啊,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坎老师真不错。”
一位年轻的男教师称慕附和,“坎主任是块当好老师的料,这开学一个多月,都发表了几篇教学论文,上次在《教学通讯》上发表的《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还有那篇《中学生教育中的惩罚艺术》,都很有见的,很受大家的认同和赞赏。”
曾远卓呵呵笑,“是啊,这小伙真不赖。我看啦,他不仅是一块教书的好料,还是一块当教育管理者的好料。这小伙子今后前程无量啊。”
放了午学,曾远卓走到店里,屋子里面已经有不少学生在买东西。吴巧巧和曾美玲在店里忙前忙后。曾远卓径直走到里屋,便到桌子边清理餐具。
店里买过东西的学生陆陆续续的离去。曾美玲随母亲走到里屋,不自主地在床上躺下。
吴巧巧关切问,“怎么了美玲?我看你这段时间,你整天无精打采似的样子,是不是生病了?”
曾美玲赶紧坐起身,“妈,我没事。”她起身走到桌前盛碗饭。
曾远卓看了她一眼,“什么没事?依我看一定有事。一个姑娘家,应该朝气蓬勃,热情活泼,青春荡漾,神采飞扬,你看你现在的样子,一点边都沾不上。”
曾美玲低头拿起桌上的筷子,夹了一些菜到碗里,正打算往嘴里吃,忽地觉得喉咙作涌。她赶紧放下碗筷,捂住嘴,向屋外跑去。 吴巧巧诧异地追出店里,站在校门外路边,见女儿蹲着身子一个劲地干呕,一些黄色的唾液从她嘴里流出。吴巧巧顿时一惊。曾美玲擦了嘴,转过身,见母亲在她身后看着自己,脸“唰”的一下变得绯红。她赶紧跑进校门,朝店里跑去。
吴巧巧紧跟她回到店里,“美玲,你站住……”
曾美玲回到里屋来到桌子前,她端起碗,拿起筷子挑食地吃饭。
吴巧巧走进里屋上前一拍桌子,厉声质问,“说,你到底怎么回事?”
曾美玲陡地一惊,她低下头,默不作声。曾远卓立刻板面脸孔看着美玲。
吴巧巧手指着她,咬牙切齿,“你聋了还是哑了,你倒是说话呀?”
曾美玲噘着嘴,气鼓鼓地坐在桌前的长板凳上,眼睛斜着看着别处。
吴巧巧转身走到墙边,拿起一把扫帚,来到她跟前,用扫帚指着她的头,“你不说是吧,不说我今天打死你,打死你。”她扬起扫帚把向女儿的头上打去。
曾远卓赶紧上前拦住她,“孩子她妈,你别急,有话慢慢说。”
吴巧巧使劲地将他一推,老泪纵横,“都怪你,从小把她娇惯坏了。先前,我只知道她刁蛮任性,懒惰散漫,你知道她现在做了什么,不守妇道,伤风败俗。”
曾远卓顿时脸色铁青,大声质问,“曾美玲,究竟怎么回事,快说。”
曾美玲站起身,没好气道,“说就说,我……怀孕了。”
曾远卓冲上前去,“啪啪啪”给她几个清翠响亮的耳光,随后弯腰拾起地上的扫帚,“你这个不知廉耻的东西,想不到我和你妈循规蹈矩,安守本分,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一个不争气的东西。我打死你,打死你,打死你。”扫帚把一下一下打在曾美玲的身上。
曾美玲泪水涟涟,把手上的碗筷一扔,走到他跟前,“你打,你打。你们打死我好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吴巧巧泪流满面,她赶紧上前拦住丈夫,从他手里一把夺下扫帚,扔在一旁。
曾远卓抬手给自己几个嘴巴,“想不到我教了一辈子的书,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却没能把自己的女儿教养好,我这个父亲做得好失败啊。”他又手指着女儿,“你……我和你妈管不了你了,找到那个人,就嫁了吧。”
曾远卓抹了一把脸,愤愤地向小卖部的门外走去。吴巧巧赶紧追上前拉着丈夫的胳膊,“她爸,您光生气有什么用,得想法子啊。”
“想什么法子?让她嫁人得了。”他用力挣脱她的手。
吴巧巧又抓住他胳膊,“你让她嫁人,总得弄清她什么情况,她该要嫁给谁吧?你这一走了之,总不是办法。”她拽住丈夫的胳膊,将他拉进店里。
曾美玲头搁在桌上脸朝地失声痛哭,“爸、妈,我知道我不是你们的乖女儿,都是我不好。可你们想过没有,我现在这个样子,是我愿意的吗?你们以为我心里好受?这件事发生了,我不敢当你们说,我不敢对任何人说,我把我的爱都给了那个人,得到的却是他的侮辱、蔑视和责怪,我只能把一切的屈辱和心酸往肚里咽,好多时候,我都是从睡梦里哭着醒来,我也好辛苦好辛苦。”
吴巧巧上前抚摸她的头发,“你这个傻孩子,真是自作自受。”
曾美玲扑到她怀里,“妈。”
吴巧巧摸了摸女儿的脸、胳膊和背上,“还疼不疼啊?”
曾美玲躺在母亲怀里,“妈,我心好疼。”
吴巧巧扶起她的肩,“来,先吃饭吧。她爸,你也吃吧。”
曾远卓在桌前坐下,“那个男孩是谁?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曾美玲低着头没应声。曾远卓眼睛瞪着她。
吴巧巧在女儿身边坐下,“美玲,事情到这地步了,我们该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说吧,那男孩是谁,说出来我们也好帮你想想办法。”
曾美玲迟疑片刻,“他,是……是坎老师。”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