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辛酸往事
作者/刘希东
我相信,生在农村的同龄人,很多都捡过“粪”吧?上小学三年级后,每年秋天,学生需向班里交两筐豆茬或两筐玉米芯。俗称苞米核子,(核,此处读hu胡音)用来教室冬天生炉子用。而交粪则是用于校园田地。我老家生产大队地稍多,划拨学校一大垧,(一万平米)用来增加教俱和体育器材的购买。当时我记得脚踏风琴,手风琴,跳马用的跳箱,划冰用的冰刀,蓝球等都是用校园田地的卖粮钱买的。但种地就需要粪肥,所以我上小学三年级后就每年冬天交三筐粪。一般同学都是在家里猪圈或厕所装三筐,送到学校当任务。可我家人口少,而有时猪养百十斤就赶上猪瘟死了,因此我都是去农村走大车的道上捡牛马粪交任务。而学校是不限粪的种类的。

那时候,正值农业学大寨,提倡粮食亩产“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即亩产平均四百斤为“上纲要”,五百斤为“过黄河”,八百斤为“跨长江”。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还有:“沒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所以公社号召,大队部署,小队落实,开展全民积肥攒粪的髙潮。要求各家:“猪圈勤起勤垫,厕所用缸,常掏常涮。鸡鸭鹅狗,不扔粪便,烟囱火炕,土坯常换”。届时各家把粪便掺土发好,把炕洞土及换下来的旧炕旧烟囱的土坯用水闷好,生产队春天用马车拉走,每车给记四十工分。而生产队也开始收大粪、猪狗粪和牛马粪了,大粪每十斤记一分,猪狗粪三十斤抵二十斤大粪记两分,牛马粪三十斤抵十斤,记一分。
我们生产队一九六四年后,日值年年攀升,从10分一元五角到两元零四分,这在全公社乃至全县都是较髙的。按平均值计算,每斤大粪折合一分七厘多钱,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我是从一九六五年冬开始捡粪的。冬天五点起床,冒着零下三十多度严寒,(农村话叫鬼呲牙的时候)在村里转悠,碰上猪狗刚便的,用雪埋上,等冻成坨再来捡,若不埋上,就会被别人捡走。当时捡粪的人多,都是老头,他们走的慢,眼神也差,所以我比他们捡的都多,若屯子里沒捡着,就去住火车站的人行道两侧捡,看见突然从道上往地里走的脚印,就准有大粪。隔几天捡一趟,都能捡大半筐。有时还拉着小爬犁去大车道捡马粪,因为冬天总有送公粮或拉煤等大车,也不少收获,但马粪三斤才顶一斤,所以我尽量捡大粪和猪狗粪。一般七点多回家,帽子上一层霜,赶紧扫掉,手脚冻的像猫咬的一样,浑身也冻的够呛,赶紧脱衣上炕头盖上被,我的两个脚后跟就是那二年冻伤的,后来找个偏方,就是用冻过的茄秧或辣椒秧用水煮开熬一会,待温度适当时泡脚,边泡边搓,才不痒了。沒泡前一到冬天就犯,痒的钻心。
当然有付出就有收获,一九六六年春天卖了近一千斤各种粪,折合八十多分。等于十三四元钱吧。别小看这十几元钱,那时候斜纹布才五角六分左右一尺,花达呢布七角八分左右一尺,趟绒一元零四分一尺。这些钱过年可以做套斜纹布的新衣服,买一双新棉鞋,还能剩几元鞭炮钱。
待第二年我更卖力了,捡的粪折成大粪后一千六百多斤,可一九六七年春天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因我养父历史问题早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伪满洲国的监督警尉)我也成了狗崽子,管检斤过秆的生产队保管员,为了显示其阶级立场,扣了我六百斤杂质,那是十来块钱呀,养父不敢与他理论,我就更不敢吱声了,回家后越想越窝囊,气得我大哭一场,发誓以后再也不捡粪了!

作者简介:刘希东,六十六岁,在原中铁九局三公司退休,曾任工程队劳资员、工会主席等职务,一生爱好文学,曾在《新文化报》,《长春日报》,《城市晚报》,《沈铁日报》,《汽车厂报》,《青年月刊》《公主岭日报》及长春分局主办的《君子兰》刊物,《班组生活》等省市级报刊发表过小说,诗歌,杂文,故亊等多篇,在公司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正在进行中……
欢迎各界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您心中最美好的憧憬,优美的文字,登上我们的平台!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必须是原创首发,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投稿!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