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1011
偶于阿姨家觅得幼时照片
何智
久摩寸影忽潸潸,卌载烟涛任溯还。
吾已沉沉时避世,汝犹切切望人间。
三四句得法,把照片中的“我”变作“汝”便是巧妙的时空转换手法,“切切”与“沉沉”的张力之间,人生况味尽出。(归樵)
1012
印
刘曙光
体貌存同异,颜容分白朱。
声名凭己立,信誉靠君扶。
官府钤文牍,骚人入画图。
均挨千百刃,身价却悬殊。
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从印的品相、作用、身价进行描述,体物肖形,物情交融。(归樵)
1013
法源寺海棠丁香竟放有赋
郑雪峰
清香弥漫似轻烟,栏角风回倍可怜。
岂是初禅容易破,磬声飘坠海棠前。
“清香弥漫”“栏角风回”尤其“磬声飘坠海棠前”,从味、嗅、触、视、听多种感觉描绘出寺中如此引人入胜的美妙境界,别有一番生意,更有“倍可怜”几多三味,岂能万念归一,入定破禅。常理也,禅理也。(归樵)
1014
安庆谒陈独秀墓并赠其孙女长璞老人
郑雪峰
万木深围抔土昏,飞扬曾与辟乾坤。
布衫老守先人墓,濩落江边一女孙。
二句与其他三句的张力中,凸显身后寂寞,“濩落”含有沉重的嗟叹,寄托着对陈独秀的深厚同情。(归樵)
1015
龚自珍纪念馆口占
郑雪峰
箫心剑气有馀哀,南国江山想霸才。
厢下腊梅犹作作,不辞风雪孕奇胎。
转结用《病梅馆记》意,“犹”字下的好,感叹依旧有像病梅一样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去迎合世道者也,寄慨杳深。(归樵)
1016
绿天庵怀素旧所种芭蕉习书处
郑雪峰
墨池笔冢足矜骄,但有书魂未易招。
为语零陵贤主事,都将百亩种芭蕉。
“未易招”见沧桑,感慨藏于三四句,绿天庵之“百亩芭蕉”便是对“零陵贤主事”的最妙诠释。手法巧妙。(归樵)
1017
荷兰橱窗女郎
徐长鸿
风情放浪到形骸,酥乳妖颜斗柳街。
何似桨声灯影里,吴娃歌管绕秦淮。
一二句和三四句在布局和立意上均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东方文化的含蓄美。(归樵)
1018
嵩阳寺景区
姚泉名
山藏古刹秀如屏,一段晨钟云也听。
半日偷闲学僧坐,松风洗得满头青。
“一段晨钟云也听”其中“晨钟”“云”乃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的融合。“松风洗得满头青”其中“松风”“青”乃触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的融合。如此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提供的意象世界之美。(归樵)
1019
相逢梅河口
杨贵全
关东久与结诗缘,网上交流网下笺。
地北天南一相握,山风岸柳也缠绵。
“缠绵”是抽象的意觉,将此意觉转嫁于“山风岸柳”便化抽象为可感可见。所谓“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惟意所适”是也。(归樵)
1020
闲居二首(其一)
伊淑桦
晏坐窗阴日易斜,摊书闲佐雪瓯茶。
鸣禽声里悠然见,紫竹依墙悄试花。
“依”“悄”“试”一句中三个动词,绘景栩栩如生,非至闲至静而不能为之。尽得安然、脱俗、清欢之味。(归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