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征文 原创 首投
妈妈,您还记得吗?
——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自您一九九五年三月八日(农历二月初八)驾鹤西游后,每每想起您的时候,我就会热泪盈眶。今天是三八节了,再过两天就是二月初八了。妈妈啊,您知道吗,我们铁道兵战友正在开展给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这几天,大家都在忙着给妈妈写信呢!妈妈,我小时候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家,自一九七四年元旦从部队给您写了第一封信,一直写了二十年。您离开我们二十七年了,儿子经常在梦中看到您,梦中的您也一直微笑着看着我,儿子想和妈妈说几句话,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好像有什么东西作怪,一直张不开口啊。今天给您写封信,您高兴吗?您在天国过的好吗?妈妈,此时此刻,儿子又流泪了……
妈妈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姐弟七人都还小,九口之家的重负全都落在您和父亲肩上。为了让我们好好长大,您和父亲把全部的爱都滋润在我们的心田。在农田里您是一把好手,干活风风火火,干脆利索,夏天割麦子时您总是遥遥领先,让男劳力们都甘拜下风;在村里,您热情开朗,诚信理智,深明大义,积极参加村里活动,每逢过年都要为大家编写秧歌唱词,每逢邻居家有事,都要热情帮忙,得到了大家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赞扬;在家里您把满腔热血都奉献给家庭,在吃饭很困难的条件下,想法设法为我们调剂生活,而总是把剩下的、坏了的留给自己;为了让我们过年有身新衣服穿,您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微弱的油灯下飞针走线,而在有闲之时,又反复多次通读四大名著。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足给您的身体留下了重大隐患,以至于刚满六十岁时就患病在身,而在两年多的治疗期间,面对癌细胞的折磨,虽经两次大手术,您也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说过一个“疼”字。这让我们都感到无比心痛,有时候甚至狠您,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为什么不为自己留下哪怕是一丁点儿爱!
妈妈还记得吗?儿子第一次给妈妈写信,我把乘军列一路驰骋到达北京的经过告诉妈妈,把我们在京郊小镇的新兵连情况告诉妈妈,妈妈高兴的都哭了!新兵出发时,妈妈就嘱托儿子到部队一定要听首长的话,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妈妈,您的嘱托我都记着呢!有一次,我又想妈妈了,好像在梦中要沿着火车道回家,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总也迈不开腿……当您看到儿子的信后,念儿心切,以为我真要回家,就立即写信告我要不怕苦,不怕累,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坚决不能当逃兵,不能给咱家丢人啊!
妈妈还记得吗?那年夏天,儿子听到消息说我们部队可能要奔赴新疆或西藏建设铁路,就写在信里。后来感觉不妥,就用重墨把有关话语涂黑了。妈妈不放心,想知道我涂黑的是什么内容,就把信对着灯光反复看,贴在窗玻璃上看,才隐约看到“新疆”的字样,就写信问是不是要到新疆去,还鼓励儿子到了新疆后要注意身体,经受考验,战胜困难,好好工作。过了一段,又不辞辛苦来到蓟县看望儿子,给我讲两位伯伯在抗日战场英勇牺牲的伟大壮举,讲两位老舅和舅舅从小参加革命,千里跃进,投身解放全中国伟大事业的光辉历程,鼓励儿子不要想家,不要忘记参军时村里群众敲锣打鼓,打着红旗到家里祝贺、欢送的一片深情,要有抱负和理想,要有报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为咱家再添新的光彩。
妈妈还记得吗?那年我写信告知妈妈我已到石家庄上了军校时,您是多么的高兴啊!那时的妈妈才四十五岁,脸上充满了笑容,心里充满了自豪,连走路也比平时快多了,真是天天都有好心情啊。后来,家里要盖房,儿子知道家里经济上还有很多困难,就写信给家里寄了几百元钱,并且告诉妈妈再想办法凑点钱寄回去。妈妈看到信后,就写信给我细数了家里盖房的各项开支,让我放心,不要挂念这些事,要把心思都用到学习上。您鼓励我不仅要有报效祖国的理想,更要掌握为祖国做贡献的本领,鼓励我要服从祖国需要,党叫上哪就上哪,党叫干啥就干好啥。
妈妈还记得吗?那年冬月,您已病入膏肓,而我正在工地施工,实在是太忙了,一直没时间回去看望妈妈。您知道我的挂念后,又让姐姐写信告儿一定要安心工作,不要因家里的事情影响工作。过春节时,本想一家三口回家和您过年,无奈您的孙子一直感冒,又是打针又是吃药,折腾了一两个月。而您的儿子只能天天以泪洗面,于初三回家陪了妈妈几天。那时,妈妈身体已经很弱了,已经没有什么抵抗力了,但您还是催我赶快返回单位,并且告诉我,不要再因为妈妈的事回来了。妈妈啊,您知道儿子是怎么离开家的吗,您知道儿子是怎么回到单位的吗?
妈妈还记得吗?儿子回到单位后,自知妈妈时日已经不多了,就和您儿媳妇商量,让她先回来看望您几天,我再回去陪着您。当您知道儿媳妇要回家时,您就竭尽全力一直等着,一直坚持着。万万没想到的是二月初六那天返程人员特别多,您的儿媳妇使出全身之力也没有挤上车,到第二天晚上才又乘火车回家。妈妈啊,那时的您,心力已经都极度衰竭了,但您还在盼望着能等到儿媳妇回家。您知道我们俩先后回去的原因是您孙子一直在生病,您也知道您的儿媳妇晚回了一天,知道她再有两个小时就能到家了,您更知道您自己可能再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您一直艰难地扭头看着墙上的挂钟,听着秒针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看着那条红线快速地旋转着,就像在为您加油与您赛跑一样,您坚持着、盼望着,家人也都焦急地等待着。然而,您还是无奈地、失望地用尽了全部力气,累的闭上了眼睛……
妈妈您知道吗?那时的我,还在济南陪着您孙子输液呢!当我接到弟弟让尽快回去的电话时,我还幼稚地发自内心地告弟弟让妈妈再坚持一天,等我回去。我把儿子送到同事家,就立即赶赴火车站了。
妈妈您知道吗?就是那条从汽车站到家的不过三四里的街道上,我竟然走了足足有四十分钟。我想着妈妈可能已经没有力量等着我了;又想您一定还在等着我,因为您应该等着我啊!只要我还在路上,我就有理由有权利有可能这样想——让这种想法在心里多存在一会儿的唯一可能就是慢慢地走,迟回家一会儿。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在无情地折磨着我,是飞快地回家争取早一会看到妈妈,还是慢慢回家,让活着的妈妈在我心里多存在一会儿,真是两难抉择啊,妈妈!儿子实在不想看到那有可能已经发生的一幕,儿子还愿意想着您在扭头看着墙上的挂钟!我就这样慢慢地走着,想着,看着……
我仿佛又看到了妈妈在严冬腊月从这条街道送我参军和送我上幼儿园的情景;我仿佛又看到了妈妈在酷暑盛夏坐在街道边卖西瓜和在农田里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情景;我仿佛又看到了妈妈在这条街道上兴高采烈地扭秧歌、踩高跷和从这里走向全县干部会上作学“老三篇”积极分子报告的情景;我仿佛又看到了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姐弟七人去照相馆照“全家福”和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日夜操劳的情景。是啊,就是在这条街道上,到处都有妈妈的身影和记忆,而这些记忆,这些身影,又都浮现在我的脑海,涌动到我的心田,使我的脚步更加沉重、更加缓慢,我真有些走不动了,索性就坐在路沿上,任凭自己的思绪走的更远,想的更多,想着妈妈因为要等着我而还有一丝丝气力在坚持,想着我可以再歇一会儿再迟一会儿回家,以便让妈妈再坚持一会儿,再多活一会儿,直到有邻居看到我,让我快点回家,我才如梦初醒……
妈妈您知道吗?在您离开我们二十七年的日子里,祖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如今,父亲已高寿九十,在姐弟们的精心照料下,身体还算可以。今年元旦前一天,是您诞辰八十九周年纪念日,我问父亲还记得您吗,他还清楚地说出您的名字。我们姐弟七家都是儿孙满堂,曾经陪伴您半年、给您带来极大欢乐而又让您十分牵挂的最小的孙子,现在定居济南,去年五月也结婚了。孩子们都在积极工作,努力奋斗,健康成长呢!而我自当了铁道兵后,就把一生交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没有辜负您的教导和希望,这也是可以让妈妈自豪和骄傲的啊!
妈妈您知道吗?在您远行的二十七年里,我们一直都在怀念着您,学习、传承着您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您去世二十周年时,您的儿女们和全体后辈们都把对您的怀念和爱戴之情变成文字,汇集成一本可以伴随您流芳百世的书——《爱的奉献》,书是这样开头的:
如果您还活着
那该多好啊
我们还有妈妈,
家里又多出一份温馨
如果您还活着
那该多美啊
全家人相亲相爱
幸福的生活就像花儿一样
然而,亲爱的母亲
早已离开了我们
为了这个大家庭
您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母亲永远不会离去
您每天都活在儿女的心中
您的品格和恩情
时刻在激励着我们
亲爱的妈妈,您安息吧!
儿:安沁叩书
二零二二年三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