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背景
1. 抗战十月后,毛针对当前“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反驳。
亡国论:妥协倾向
速胜论:轻敌倾向
2. 与埃德加.斯诺的谈话(1936.7-10月),延安为期四个月。
1936年7月,红军长征结束后,西安事变前五月,卢沟桥事变前12月,当时全国红军由长征前的30余万减至3万。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期间处于蒋介石政府认定的“赤匪”非法组织,进行围追堵截,意图截杀工农红军革命,国内反对内战,团结抗日的呼声很高。毛泽东同志意图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让全世界知晓,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非常关心延安的革命运动,特别去信斯诺先生把延安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如实向他写信汇报。1936年夏,在宋庆龄的安排下,埃德加.斯诺踏上了延安苏区的道路,详细记录了期间延安每天发生的一切,期间,毛泽东回答了斯诺先生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中国不会亡,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二是中国不会速胜,而是旷日的持久战。
3. 前瞻预见:其时,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东北陷落,热河失手,华北危急,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红军长途跋涉,征程未洗,又临蒋介石封锁,告知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愿望深藏心底,呼之欲出,埃德加斯诺四个月的实地深入采访,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还有一个政府,《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了世界头号新闻。斯诺先生在其《西行漫记》中坦言:毛在其身上有一种掌握命运的力量!
毛泽东第一次公开详尽地论述了苏区的外交政策;
第一次正式公开中国共产党对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的前景预见;
首次提出论持久战的主张,阐明中苏关系,党的抗战立场; 首次详细谈及红军的创建,长征和生平自传等,提出联蒋抗日的主张(1936.7.18),预言了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1936.10.12,斯诺离开延安,《红星照耀中国》等历史巨著问世,《西行漫记》火燃全球,红色中国公布于世!
4. 抗战的具体分析: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个条件:
(1) 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这是主要的;
(2) 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
(3) 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毛原文: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诸多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的反战人民到前线的反战兵士。
二、如何抗战5. 抗战的方针(侧重前期)
(1) 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大规模运动战。
即: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
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
而非阵地战。
运动战的方针是轻据点,重有生力量,实时配置运动战。即:全局上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为辅:局部上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
淞沪会战:1937.8.13,第一次中日大型会战,总共投入100万兵力,日方20万,伤亡4万;中方80万,伤亡30万;
徐州会战:1938.1-5月(台儿庄战役1938.3-4月),迟滞了日军侵华步伐,为武汉会战争取时间;
武汉会战:1938.6-10月,中方伤亡40万,日军25.7万,迫使日军进入相持阶段;
长沙会战:1939.9-1942.2,共进行了3次,是中日对战中方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用武力迫使日方恢复到原来状态,中方伤亡9.39万,日方11万余人。
其中后三次会战受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影响,总结了淞沪会战的经验教训。
(2) 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即:组织全民族的抗战。虽然中途会出现许多分散、分化、叛变、局部妥协等,但无关大局。
6. 中日战争的性质。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7. 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
这取决于中日战争的特点:
(1)日本方面
一、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明治维新以来发展迅速,军力,财力,组织能力在东方一等一,排名世界前五六),其经济的帝国性决定了其战争的帝国性、退步性和野蛮性,决定了中日战争的不可避免。
二、就其退步性和野蛮性而言:内外矛盾不断,已不是兴旺国家,又是一个带有军事性和封建性的帝国,国内阶级对立严重,大和民族与中华民族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对立(其封建的愚民教育,部分正义的觉醒人士与统治阶级内部的军国主义抬头,矛盾相互交织,野蛮的军事扩张成为主流,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欲望成为必然)。其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决定其必然失败的根源。
三、先天性不足。又想蚂蚁啃大象,小虫啃雄鸡。国度小,资源匮乏,经不起战争的消耗,为解决此难而贸然发动的战争,确使原有的东西也将消耗掉,而走向问题的反面。
四、虽暂时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终将遭到热爱和平的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打压,此消彼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走向失败。
(2)中国方面
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自鸦片战争始至北伐战争,中国的精英阶层和底层人士一直在为改变命运而努力,已有觉醒之士,然依然是弱国,不能速胜。
二、自解放运动至今,已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人民正在锻炼,国内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较以前有了大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就是其进步的代表,因此产生了战争的正义性,能激起全国的团结、敌国的同情和世界多数国家的支持,虽然现在还未发生。
三、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具备长期战争消耗的条件。
四、中国战争的进步性和正义性,与日本的失道寡助相反。
8. 驳“亡国论”:
就中国今日之进步与英灭印度和阿比西尼亚亡国做对比:
(1)英灭印度时,英属资本主义的进步阶段。此次的中国之野蛮之战发生在法西斯国家大崩溃的前夜。日也为这一点才举行这个带有最后挣扎的冒险战争,是快要灭亡的帝国主义与全世界各国正准备反抗野蛮侵略而战的前夜发生,终将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
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1914.8-1918.11;
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间1939.9.1-1945.9.2。
两次世界大战,毛泽东同志都做出了准确的前期预判,足见其眼光的独到和开阔。从国际条件分析:中国不孤立,世界进步力量与中国联合,世界正发生深刻的人民运动,俄国十月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苏联。
从国内条件上看,有辛亥革命的成功,五四运动的觉醒,有十七年的建党经验,有自己的军队,所以中国不会亡,日本必败。
(2)与意大利灭阿比西尼亚小国对比:
一是阿比西尼亚是弱国、小国;
二是不如中国进步,是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无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政党,无先锋、无军队,一盘散沙;
三是不能等待国际援助,孤军奋战,必败;
四是抗意战争中的领导错误。
9. 妥协还是抗战?腐败还是进步?
反对了当时部分国人的“抗战必亡”和“再战必亡”论。
亦有非“亡国论者”这样地认为(这部分人也还算是爱国人士)。表现有二:
一是惧怕对日妥协;
二是怀疑政治不能进步。分析:日本施之于国人的,无外乎两种:即物质的和精神的。
(1)物质上:野蛮的掠夺。将占领区华北东三省的老办法移植于内地,使国内的民族工业归于毁灭和奴役化。
(2)精神上:摧残国民的意志,在太阳旗下当顺民。
劝降:勾连国际上的好战分子和英美等国的上层分子,狼狈为奸。
分化:瓦解中国人民的内部联合,造成全民妥协的假象。论点:妥协换不来希望,只能招致更大的灭顶之灾,亡国之恨!
论据:中国坚持抗战的因素有三:一是共产党的可靠力量;二是国民党及其依赖的英美;三是别的党派。三者联合团结必定成功,妥协就是汉奸行为,人人得而诛之。
(3)政治上:政治越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越能改进(实际就是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10.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核心主题)
为什么是持久战?既然妥协论和亡国论都被打倒,而速胜论又是不对的,就只能进行持久战,但持久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至于时间的长期性和斗争的艰巨性也要做出预估,要看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定。持久战的三个阶段:
(1)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战略防御)
(2)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战略相持)
(3)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战略反攻)
(一)战略防御阶段:
敌之欲占领广州、武汉、兰州三点,在我东南、中部、西北实行三点布局,意图控制粤汉铁路、西兰公路等主要运输线,为后续控制我全境提供军事后勤保障。而达此目的非常之难,需用兵150万,花费100亿日元之巨。我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和阵地战为辅,开展沿线铁路公路的破袭战、扰袭战。国军以阵地战消耗对抗是错误的,全阶段仍是辅助性质,此阶段敌之财力已现竭蹶,士气开始颓靡悲观。
(二)战略相持阶段:此为抗战最艰苦时期,历时较长。
团结,齐心,建立统一战线是最大的任务,不能被一时的困难压倒,此时汉奸走狗、卖国贼较多,但也无需太过紧张。此阶段我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辅之,转入敌后,分散配置,进行广泛动员,配合地方武装,调敌于运动中歼灭之。此阶段,由于中国广袤之地域,敌之兵员分散,加之财力不济之限制,无力进行大范围的扩张,敌以据守为主,给我方游击以可靠空间和便捷机动。
此时的敌占区三分之一,我战区三分之二。
敌占区又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敌之根据地;二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三是双方争夺的游击区。
但广大的人民战争将疲惫日军,消耗日军,滋生敌占区的反战厌战情绪,与此同时,对“唯武器论”,即机械论予以强力一击。由此导致的正负力量的此消彼长,则有基本明朗的预断。然决定战争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人的力量。
毛主席原文: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中国由此由弱变强。
(三)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
毛原文:第三阶段的战略反攻,在前一时期不是全国整齐划一的姿态,而是带地域性和此起彼伏的姿态。
敌人的分化和瓦解民族的内部,必将使越来越多的国人看到希望,随着内部的不断团结和敌对势力的逐步瓦解,汉奸走狗越来越少,势必促使国内的民主统一战线更加坚固,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也为日后的倒蒋打下根基。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等,燃起了抗日的熊熊烈火。 中国的任务,就是在于利用这种国际形势,取得自己的彻底解放,建立独立的民主国家,同时也就是帮助世界的反法西斯运动。
所以,努力于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努力于工农商学兵各界的动员,努力于瓦解敌军和争取敌人的士兵,努力于国际宣传,努力于争取日本本土人士的支持援助,才能缩短战争的时间,此外无任何的巧图的法门。
11.战争的自然逻辑
(1)战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2)结论:中国不会亡,胜利是中国的;
速胜也不能,必须是持久的。
12.后期的交战
此后的犬牙交错的战争;内线和外线;后方和无后方;包围与反包围,大块和小块等等,都是战术层面的东西,是正确的战略思想引导下的自然演变的结果。
13.结论回到前面,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个条件:
(1)国内统一战线的形成;
(2)国际统一战线的完成;
(3)日本国内反战运动的兴起。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个人观点:
总结抗战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当代人学习:
1. 理论的先进性。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引领,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 历史的可溯性。五千年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包容,印证了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品格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3. 现实的必然性。毛原文:“战争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军队必须和民众打成一片,在民众的眼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印证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四、个人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 :
(一)俄乌冲突是东西方两种势力对抗的必然结果。
美国历来以世界警察自居,对他国颐气指使已成习惯,一旦危及其核心利益,就不择手段无理打压。二战以来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统治世界的产物,战后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实际上就是分赃二战成果。
1945年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
1947年发动冷战,美苏对抗开始;
1947年美国牵头成立北约,1955年苏联牵头成立华约,战后同盟关系破裂,形成两极分化格局;
1990-1991发动海湾战争,南斯拉夫和捷克等国卷入;
1991年苏联解体;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6个联邦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波维纳,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伏伊伏丁那2个自治省分治;
1996年台海危机;
1999年科索沃战争,俄罗斯被彻底挤出了东欧原有势力范围;
2001年阿富汗战争,历时二十年;
2003年伊拉克战争;
2009年中日钓鱼岛争端;2011年韩国天安舰事件,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等搅黄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2011年的叙利亚战争持续至今,2015年俄罗斯强势介入,至今持续动荡,混乱不堪。
其中,美国是始作俑者,战争所及之处,都是美帝的影子。
(二)俄乌冲突是美国转移国内矛盾、搅局世界格局的必然产物。
一直以来,美国奉行的是冷战思维,其血统中惯有的盎撒人(盎格鲁.撒克逊)的掠夺、霸凌、强权的本性不会变,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格言一直是他们的作战信条,而军力强大的俄罗斯和不断崛起的中国当然地成为阻挡他继续称霸全球的最大战略对手。其恶毒的獠牙已经露出,扳倒俄罗斯是他的第一步狠招,下一个就是中国,地球村新“三国演义”正在上演。
目前,美国国内通胀加剧,经济颓靡,产业空心化严重,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抗疫失败,国内矛盾不断,以往通过疯狂印绿纸,加息,举债等方式对他国的“薅羊毛”的做法不灵了,通过战争方式扭转乾坤是他的最佳选项之一。
中国的“一带一路”已深入人心,2021年11月,中欧贸易协定(RCEP)的签署,涵盖欧洲15个成员国,意味着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即将诞生。2022年1月,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对美国原先主导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2016年美国退出)一记重拳。所以,挑动俄乌冲突,搅局欧亚对抗,制造台海紧张趋势,打断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阻扰和迟滞中国的发展步伐,是当今美国最为迫切的事情。
其实,美国当前所走的路子,无非就是想重新复制二战前国内经济大萧条情况下大发战争财的模式,先挑唆怂恿,再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只不过这次对俄罗斯的围猎更加赤裸,拉拢盟国跟俄罗斯打群架,把俄罗斯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对俄罗斯进行核弹级的金融制裁,直接冻俄罗斯海外账户,没收私有财产,群殴绞杀俄罗斯。这无异于强盗行为,是对原有国际秩序的全盘否定。
中国人主张:包容共蓄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美国人主张:美国优先强者为王,丛林法则损人利己。
现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俄罗斯站在风口浪尖,在前线硬抗,俄罗斯不能倒下。所谓科技无国界、艺术无国界、体育无国界等都是骗人的鬼话。“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句话适合当今。

(三)俄乌冲突对我国的几点警示:
1.世界格局的动荡让我们不要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
拿起武器,准备战斗,做好应对冷战和热战的两手准备。台海、东海、南海方面尤其要加强战备值班,随时恭候外界挑战。
其实金融战、贸易战、科技战已经提前打响,接下来的战争会非常残酷,如果打垮了俄罗斯,接下来就是中国,毕竟“双拳难敌数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今年2.24中方全境放开俄罗斯小麦进口,冬奥会期间普金造访中国签署100亿升级为500亿立方的西伯利亚天然气供应协议就是明确的态度,包括近期安理会决议对乌东形势要求俄罗斯撤军中国投弃权票等。
2.要时刻警惕台海方面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搅局下,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蠢蠢欲动,尤其是日本,欲借本次危机介入台海,制造争端,使中国陷入战争泥潭无暇他顾,延滞中国发展步伐。故解决台湾问题不宜过久,应速战速决,不给对手喘息之机。没有大炮支持的发展是脆弱的。其后续多领域的持久战也要提前预备。
3. 搞好内外兼修,做好自己的事情。
目前的粮食安全很重要,底盘要实,要坚持自主创新,搞好内循环与内外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扩大朋友圈,在国际舞台上要敢于亮剑发声。
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但如果谁胆敢挑战中国领土主权和核心利益的底线,必将在14亿中国人民构筑的万里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