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50章 大美五中,其乐融融
“双抢”活儿结束,坎家福陪弟弟坎家和到武汉楚国良那儿报到。返回川江城,他又去了趟庞玉冰家,和庞玉雪核对了高考各学科答题标准答案,然后指导她填写了高考志愿。随后他骑车回到学校。他刚进校园大门,曾美玲欢快地迎了过来,“坎教师,你来了。”
坎家福停下车,脚尖踮地,“曾美玲,你好。”
曾美玲高兴地进屋撬瓶汽水递给他,“坎老师,来,喝瓶汽水。看你,晒得黑了一大圈了,在家一定很辛苦吧?”
坎家福接过汽水咕噜咕噜地一口气喝完,“谢谢你啊,美玲。我看你呀,也像瘦了一大圈的。马上开学了,别累着啊。”
坎家福掏出五角钱纸币连同汽水瓶一起放到她手上,然后脚一蹬车踏板向办公楼的方向骑去。
“唉,坎老师,你……”曾美玲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恨恨地将五角钱扔在门口的地上,“坎家福,你太不尽人情了。”她转身向店里走去。
吴巧巧见女儿美玲气鼓鼓地走进店里,便问,“美玲,又是谁招惹你了?”
“还不是那坎家福。人家那么喜欢他、关心他,他倒好,见面说不了两句话就跑了,把人家好心当驴肝肺。真是越想越来气。”她将手中的瓶子使劲往柜台上一放,满脸不高兴的样子。
吴巧巧瞥见门口地上的五角钱,上前弯腰捡起,“你呀,还在整天胡思乱想了。你这个样子,苦的还不是自己。”
曾美玲心有不甘,“妈,你说我该怎么办?”没等母亲应声,她忿忿地跑进里屋。
坎家福骑车到教工宿舍一楼,却见一二十个学生站在他一楼宿舍门口外等他。
“坎老师来了。”同学们欣喜地围了过来。他仔细看了看,都是他带过的已毕业的学生,而且都考了大学或中专。他一笑,“各位同学,祝贺你们。”
杨正军、尹志平、刘胜利和吴一暇等抬上一块匾向他走来。两位陌生的女孩也微笑地向他走来。
杨正军呵呵笑着,“坎老师,这是佟芳菲和她姐姐、吴一暇和她小姑四人,花了一周功夫,用针线织成了这幅画。”他看了看那两位陌生女孩,用手指了指,“坎老师,这位是一暇的小姑,这位是芳菲的姐姐。”
“坎老师好,久仰。”吴一暇小姑向他伸出手,“经常听一暇在家说起你是怎样的好,班级同学怎样喜爱你,我就想来看看你。果然是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
坎家福轻轻握了握她的手,“有劳您了,感谢您的鼓励鞭策。”他又向佟芳菲姐姐伸出手,“芳菲,你姐和你一样,兰质蕙心,而且心灵手巧。谢谢。”
佟芳菲姐姐微笑地轻握他的手,“久仰,坎老师。”
坎家福双手抓握匾两端,仔细端祥了半晌,原来匾额内镶嵌一幅用针线在白布织成的他和全班同学的大幅合影。匾额左上方织有“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字样,匾额右下方织有“川江五中89届高二(8)班全体同学”字样。
坎家福激动看着大家,“谢谢一暇同学的小姑、芳菲同学的姐姐,也谢谢同学们。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坎老师,还有花哩。”吴一暇和佟芳菲簇拥着张爱民向他走来。张爱民双手捧一大捧玫瑰和康乃馨,“坎老师,送您花。谢谢您。”
坎家福接过她递来的花,闻了闻,“嗯,很香,很鲜艳。谢谢你们。”
“老师。”张爱民激动地扑到他怀里,泪水像断线的珠子往下掉,“应该是我们谢谢您。”
坎家福扶住她的肩,手给她擦拭脸上的泪珠,“爱民,祝贺你考上西安交大。我们应该笑口常开。特别是女孩子,只有在笑的时候才最漂亮。”
张爱民破啼为笑,吴一暇和佟芳菲也笑了。
坎家福走到宿舍门前打开门,“大家进屋坐坐吧。”他走进客厅,杨正军和尹志平抬起匾额跟他进屋,其他同学都进客厅。客厅里一下子显得有些拥挤。
杨正军上前看着坎家福,“坎老师,我们就不在这坐了。这两天我们将陆续到学校报到,临行前我们来看看您。相处的这两年时间,您亦师亦友亦大哥,千言万语用一句话,就是‘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您教育我们的一切,我们将终生受益。谢谢您,我们还会给您写信。再见。”他伸出双手,坎家福紧紧握住他的手。
尹志平激动地上前紧紧握住坎家福的双手,“老师,谢谢您。您永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坎家福两手扶住他的双肩,然后拉起他右手,“志平,我知道你行。”
他面向大家,“同学们,你们站在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你们的路还很长,希望你们胸怀梦想,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不负韶华。我期待听到你们一个一个的好消息。”
“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坎家福和大家一一握手。等佟芳菲来到他跟前时,他轻轻地握了握她的手,“芳菲,你等等。”他进入房间,抱出一摞书出来,“芳菲,这书都是你的。我说话算话,今天都还你。”大家一看,哄堂大笑。
佟芳菲欢喜地用双手接过那摞书,“谢谢坎老师。我都带到学校去。只要看这些书,就会想起老师您。”
送走了同学们,坎家福精神抖擞走进教学楼的办公室,见李克文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李主任,你好。”
李克文见是坎家福,热情地上前搂着他的肩,“坎主任,你来得正好。看你又黑了两圈,家里的事忙完了?”
“嗯,忙完了。”
李克文打开自己办公桌的抽屉,“你看看抽屉里这些纸条,都是通过各种关系打招呼,要进你所带的班级就读,有些关系呀,来头还不小。”
坎家福一笑,“嚯,还真不少呀。还有些家长直接跟我说的。大家这样,我感觉压力好大呀。”
“你现在是名声在外。实不相瞒,许多学生家长都冲你来的。可这五六百新生,怎么可能都进你带的班?”
坎家福脑瓜一转,在李克文耳边耳语一番。李克文频频点头,
“嗯,也只好这样了。”
两人商量的办法得到校领导积极响应支持,按入学考试成绩分班后,各班班主任根据抽签很快确定了所带班级。
新学期开学不久的一个下午,川江五中举办了喜迎第七个教师节大会。学校大礼堂正前上方,悬挂 “川江县第五高级中学庆祝1991年教师节大会”的横幅。主席台是由四张长条课桌拼凑成的,上面铺着一长条蓝色的布。主席台中央,坐着校长姚平安,副校长王重喜。他们的面前各放着一话筒,旁边摆放着几摞红色烫金的荣誉证书。
台下,老师们兴高采烈地坐在固定好的木靠椅上,聚精会神地望着主席台。坎家福坐在靠门前的椅子上,看着主席台。王重喜副校长宣读了川江县教委致川江五中的贺信,全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会议进行到向优秀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环节,川江县委书记刘劭光等,在三河镇党委书记梁志鹏、镇长许向东的陪同下走进礼堂。
姚平安赶紧迎上前去,和刘书记亲切握手,随即请他上台就座,坎家福引导其他领导在台下就座。台下,有老师交头接耳地议论。
姚平安兴奋看了会场一眼,“同志们,刚才有老师在下面小声议论。大家说得没错,今天,川江县委刘劭光书记亲临我们五中,看望慰问大家来了,大家欢迎。”
礼堂顿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刘书记起身鼓掌,微笑向大家挥手。
姚平安笑着向大家摆了摆手,“下面,我们有请县委刘书记,为我校荣获县教委表彰的优秀教师王菊香和坎家福两位老师颁发荣誉证书。请王老师、坎老师上台领奖。”
王老师和坎家福兴致勃勃走上主席台。刘书记双手拿过证书,放到王老师手里,随即握住她的手,“王老师,您可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哟,祝贺你。”
王老师激动点头,“谢谢刘书记。”她转身离去。
刘书记又拿过证书,放到坎家福手上,随后握住他的手,“小伙子,你果真是‘出类拔萃’,祝贺你。”
坎家福紧紧握了他的手,“刘书记,谢谢您。”随后他转身离去。
姚校长欣喜看了眼刘书记,“同志们,我们今天表彰的10名老师,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为五中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我们五中这支教师队伍中,还有许多教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我们五中教育的发展当了幕后英雄,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礼堂里,再次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
姚平安微笑摆了摆手,看了刘书记一眼,刘书记微笑看着台下。
姚平安高兴拿着话筒,“各位老师,同志们。今天是第七个教师节,县委刘书记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五中看望大家,这是对我们川江五中高度的重视,也是对我们全体教师莫大的关怀和鼓舞。下面,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县委刘书记讲话。”
礼堂里响起雷鸣般掌声。刘书记微笑着摆了摆手,礼堂里渐渐安静下来。
刘书记微笑接过姚校长递给的话筒,“各位老师,同志们,我们民间有句俗语叫‘王老五’,特别指没有家室的老光棍。还有童谣唱‘王老五,命真苦,裤子破了没人补’。后来呀,这个‘王老五’发奋图强,许多年后,他发财了,被人称为‘钻石王老五’,原来的童谣改成了‘王老五,命不苦,走起路来像小老虎,裤子破了人家抢着补。’”
大家一听,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夹杂着些鼓掌声。
刘书记神情自若,“川江五中,在全县高中里面排行‘老五’,过去也可能是‘王老五’,但现在,通过大家的团结一心,负重拼搏,勤勉工作,奋发图强,也快变成‘钻石王老五’了。”
全场哄堂大笑,爆以热烈掌声。
刘书记提高嗓音,“今天是教师节,我们来到五中,主要是看望大家,你们辛苦了,你们永远是我们最辛勤的园丁,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受尊敬的人,我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你们。”
姚、王二人热情鼓掌,礼堂里再次响起热烈掌声。
刘书记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陶行知先生说,‘好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这里,我祝愿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好先生,好老师;也祝愿我们川江五中越办越好,早日成为‘钻石王老五’。祝我们所有的教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进步,再续传奇,谢谢大家。”
台上,姚校长起身紧紧握住刘书记的手。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随后,刘书记走下主席台,和台下坐前排和第二排的教师一一热情握手。也有从后面走到前面,抢着握手的,刘书记和他们热情地一一握手。
教师节会议结束后,全体教职工到学校食堂集体就餐。教工食堂里窗明己净,环境整洁;七八个大圆桌上,早已摆好杯盘碗筷和烟酒茶水。教师们陆续进入食堂纷纷入座,师傅们也开始上菜。
副校长王重喜笑呵呵扫视了大家一眼,“各位老师,今天是我们的节日盛会。看得出来,大家兴致很高。我提议,今天大家放开点,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啊。”
听了王校长的话,各酒桌上开始喧闹起来,开酒倒酒、发烟抽烟。整个食堂里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嚷嚷叫唤声不绝于耳。曾美玲和母亲吴巧巧在食堂为大家服务,端菜、开啤酒,忙得也不可开交。但她的眼光还是更多地光顾坎家福坐的那一桌子。见他喝酒的兴致很高,既替他高兴,又为他担心。这场热烈酣畅、痛快淋漓兴的酒宴,正是曾美玲的担心,彻底颠覆了坎家福爱情婚姻家庭的轨迹。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