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冷水坪
文/杨波
拍摄/王昌顺

最近朋友发来几张照片,问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不?我看了好几遍,啊!这是冷水坪,是我曾经学习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朋友高兴地连连点赞!
冷水坪,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是那月光井、荷花塘、官帽山、虎形山、困牛坪、还有那挺拔苍劲的千年古杉……陌生的是一排排新房,一条条马路、一片片森林、一缕缕炊烟……
离开冷水坪已经三十多年了,几张照片勾起了我无尽的思绪:仿佛从照片中看到了一张张和蔼可亲的笑脸,听到了一声声热情亲切 的乡音,想到了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学生,闻到了一碗碗香喷喷的油茶……
在群里,有叫老师的、有叫校长的、有叫主任的、有叫老杨的、有叫杨老的,也有直接叫姓名的,不管怎么称呼我都非常乐意!但我最喜欢听也是最想听到的就是还有人叫我的乳名。唉!不可能了!除非在梦里!也只能在梦里了!

冷水坪不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而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冷水坪村所辖王家团、周家团两个彼此相邻的自然村。一座像元宝的小山长满了小水竹与零零散散的灌木,本地人都它叫官帽山。官帽山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地守卫着冷水坪的北大门。周家团到处森林密布,古木参天,几乎整个村庄都被森林所覆盖。
据说王家团的地形像“卧牛坪”,周家团的地形像猛虎上山。背底山上高高矗立的顶峰好像老虎的尾巴,有半截暴露在茫茫林海中。困牛坪也好,虎形山也罢,反正都是吉祥,都是尊贵。福人居福地,福地宜福人。
宋淳祐二年,监丞王尧臣随妣至楚南隐居王家团落籍。从此,冷水坪就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仁人志士层出不穷,达官贵人不计其数。
王尧臣宋朝大臣,文学家、书法家……落籍王家团后带领人们移风易俗,兴办学堂,美化环境,文明乡村。相传,天井、大井、荷花塘、月光塘就是当年修筑与开挖的,至今已近千年仍然维持原貌,保留完好。

传说“一脚踩三鲤”的石碑是王尧臣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礼物。
石碑上刻了三个圆圈,中间的是个整圆,两边的圆只刻出一半,圆圈内各刻一条鲤,四周刻了水波。并将刻有图案的石碑镶嵌在王家团与周家团接壤的大路中间,还取了个非常大气的名字:“一脚踩三鲤”。
从古至今“一脚踩三鲤”成了冷水坪人相互联络的响亮名片。无论你到天南地北投亲靠友,还是你从地北天南回来省亲认祖,只要知道“一脚踩三鲤”的典故,就是最好的通行证,你就会被认可是冷水坪人,你就会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也许您会问:“一脚踩三鲤”有何含义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凭我肤浅地理解应该是古人给后人留下的永久答卷:“圆”,象征团结、圆满。中间的“圆”表示当时,可能更代表王尧臣自己,他自己是圆满的、成功的,应该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两边的半圆,表示未来,表示永远。也是前人给后人提出的希望,留下的梦想。未来是永恒的,人类是无穷的,圆梦是无尽的。后半圆该如何圆满,要靠人们世世代代的努力才能完成。鱼水情深,象征友谊长存。那么为何要将石碑镶嵌在大路中间让人踩踏呢?其实是告诉人们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只有走得坚实才能走得更久更远。为人要谦虚谨慎,低调做人,甘做铺路石。

冷水坪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祖祖辈辈在圆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冷水坪人用实际行动与古人超时空的对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目标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唐代,潮州刺史韩愈写了驱赶鳄鱼的《祭鳄鱼文》鳄鱼很听话离开了潮州,去到了大海。我想宋代的王大臣是否也写了两篇与韩愈相反的文章,一篇写给“老虎”,一篇写给“官帽”,愿它们永远守护冷水坪,永远守望这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荷花盛开的季节趁着月色信步荷塘边,听清泉弹奏,看垂柳梳妆,赏苗乡民歌,闻油茶飘香……
古井清泉洗月光,
嫦娥微笑慕情郎。
荷陪蛙唱鱼撑伞,
藕举高杯敬酒忙。
美丽的夜景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鸟宿千年树,福敲四季门。
两井生春色,七星伴月行。
冷水坪秀丽的风光与美丽的传说给我、给您、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谢朋友精美的照片,让我在千里之外又见到了可爱的家乡,见到了可亲可敬的冷水坪!

注:冷水坪,地名,湖南邵阳城步县儒林镇冷水坪村。

温馨提示: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诗茵若雨

作者介绍:杨迪焱(笔名:杨波,)男,苗族,中共党员。1953年元月生,湖南邵阳城步人,行政单位退休。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
于艳华 昵称:喜洋洋。青冈县人,用声音传递真情,演绎人生百态!喜欢唱歌 跳舞 崇尚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快乐!在文字的海洋里畅享诗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