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苍狼 收稿/云霞万里
图片/网络 赏析/张连贵





惊 蛰 怜 农 家
文/张连贵(黑龙江)
喜雨众芽新,一声雷震始。
农家几日闲,备种从今启。
丁壮俱在外,贤妻独自理。
田间家挂念,婆母顾孩提。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补课犹未已。
方恨不耕者,禄食取乡里。

译文:
在微细春雨滋润下,
百草破土而生。
纷纷长出了新芽。
一声隆隆的春雷声中,
惊蛰节气就这样的开始了。
农家之人,
一年之日能有几时空闲,
耕田播种从惊蛰正式开始。
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
家里一切事情都由妻子打理。
虽在田间劳动,
心里掂念着婆母照看孩子。
饥饿劳累的妻子,
从不自已叫苦。
滋润万物的及时雨,姑且作为一种欢喜。
粮仓里没有什么可储了,
粮食都卖钱交孩子补课费了。
面对着那些不劳而获的贪官,
方才感觉到一丝憎恨。
因为他们的俸禄都是劳动人民创造。

注释:
农家:农民
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三。
劬:过分劳累。
膏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禀:储存谷物的仓子。
宿储:隔夜之粮。

赏析:
这是我写的一首怜农诗。
写于22年惊蛰之日。
我在农村工作了三十余年,看到惊蛰时节,辛勤的农家人在野外劳作,回家还得忙于家务。有感而作,写下《惊蛰怜农家》
惊蛰,标志着仲春即始,古称“启蛰”。《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在微细的春雨滋润下,百草破土而出,纷纷长出新芽。一声隆隆的雷声中,惊蛰的节气就这样的开始了。这是写"农作之时节"。即农作时节,在春雨淅沥,雷声隆隆,万物复苏的惊蛰拉开了帷幕。农家之人,一年之中能有几曰空闲。耕田播种,以惊蛰就开始了。这是写“农家之辛苦”。一年中空闲的时间屈指可数。这不仅说农民工作时间长,也说明农民常年工作辛苦。青壮年为生济都在外面打工,家中一切都由妇女打理。这是写"田家之忙碌”。一个"俱”字表明在外打工之艰辛,一个“独”字表明家中一切都落在女人的肩上。"挂念”表明女人即在田间劳作,心里还惦记着家里老人和孩子。又忙里还忙外,真是操劳无度。饥饿劳累的女人,从不向自己叫苦。滋润万物的及时雨,姑且是一种欢喜和安慰。这是写“农人之乐观”。一个“苦"字,道出了农民不怕苦的精神。一个"喜"字,点出了农人的乐观心态。两个字互为补充。极简省交代农民内在品质一一坚韧不拔,淳朴简单。
粮仓之中早已没了粮食和积蓄。学生的补课无止无休。这是写"农民之困境”。一"无"一"未”之间,道出农民生存处境。为什么他们终日辛苦劳累,却一贫如洗呢?为什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呢?这是我对劳动人民的怜悯之情。
面对那些不耕者,不劳而获的人,方才感觉到一丝憎恨。这是写“内心的痛恨”。那些人不经劳作,一生却衣食无忧,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辈子,却“仓禀无宿储”,补课犹未已。如此辛劳,作者内心感到痛楚。
这首诗是我在农村工作的内心感受。我是从人民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不从那些不劳而获的既得利益者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选者。是推动历史的不竭动力。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才不会被人民抛弃,被时代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