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负心什么人》
明代曹学佺说过一句精辟的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大意是说,仗义之举每多出自屠夫、小贩等基层从业的大老粗。而有知识、有文化的读书人往往多做一些见利忘义,甚至伤天害理之时。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明朝末年,广西桂林有一个皇室宗亲,喜欢养狗斗乐。他家养的狗多有路上伤人事件。有一天,一个秀才路过,被这家的恶狗盯上了,扑过去就咬,狗非常凶残,秀才有性命之忧。在此危急时刻,有一个屠夫拔刀相助,斩了那条狗,救了那秀才。皇室宗亲不依不饶,定要屠夫偿命。
最后告了官,审理此案的官员是曹学佺,此官清正,判屠夫无罪。宗亲一家很不满,就私下给那秀才一些钱财,诱惑他翻转供词,诬陷屠夫有罪。秀才见利忘义、见财忘恩,昧着良心翻了供,诬陷屠夫滥杀无辜。秀才的翻供,被曹大人识破,最后秀才在严刑拷打下,道出了事情的真相。此事公正处理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那些没什么文化的粗人、基层从业者,为人做事往往心直意诚、凭良心。救危扶困、见义勇为和仗义助人的事大多是这样的人做的。说实话,我心里真是佩服和尊敬这样的人。他们是社会的脊梁和默默奉献的高贵人。
而一些有文化、有知识的读书人,心机很深,善于算计,心怀阴谋诡诈。为了一些利益和名声,黑着心做一些忘恩负义与伤天害理之事。令人不齿!这些读书人,读的书都给喂狗吃了。现代的话说,这是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在社会这种现象也很多。
我们的四大名著中就记载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三国演义》中张飞也是屠夫出身,为人却很仗义直爽。初次见到刘备,听刘备说其志向在于杀敌保国,下安百姓。张飞立即决定散去家财,招募士兵,助刘备行大义。看了很让人感动。
《水浒传》中出身底层的梁山好汉,平时为人正直仗义,遇到不平不义之事,往往拔刀相助,除暴安良。行事很有侠义风度。无奈朝廷黑暗,容不得好人,逼得仗义之士走投无路,只得落草为寇。而梁山泊第一任头领王伦,是个秀才书生,算是知识分子。但此人小肚鸡肠、自私自利。江湖上很多走投无路的义士前来投奔梁山,王伦这厮多是拒绝,很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见危不救、有难不帮,毫无一点行侠仗义的作风!并且此人嫉贤妒能、压制人才,他的手下心里很是看不起这厮。梁山泊在他手上就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王伦后被林冲火并。
对读书人一点忠告,动机纯正,希望能听得进去。
读书人应该意识到:学的知识多、学历高不一定多高贵,不能有什么优越感。社会看的是你的能力和做事价值,不是知识和学历。知识分子骄傲不得,应当想到自己的责任和作为。如果心术不正,知识越多越反动。就危险了。
知识多不算本事,能学以致用,为家庭和社会做有意义的事,创造价值才算本事。
要懂得报答父母和老师培养教育之恩,学成以后回报家乡和社会,才不忘本。知识分子不能做负心人!
读书人爱心高气傲。这点要有极强的警觉性。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的做事,不能忍辱负重的承担责任,完成应当承担的使命任务。即便学的知识再多,结果也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后空有一肚子知识和才华,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不是很可悲吗?
有知识的读书人往往寄托着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你们应当有家国情怀。应当学习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气度,应当有“达者兼济天下”的士大夫精神!
新时代,读书人要志存高远。在社会上出类拔萃,活出新高度,为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赢得他人真正的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