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忠政教授风采

《医院里的“义务推车工” 》
一一记同济大学附属十院朱忠政教授热心助民的故事
作者 周清源

2021年11月8日,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住进了一位十分特殊的“癌症患者"一一陈淑芳女士。她平时十分注重养生保健,虽然已经年愈古稀,但73周岁的她,却从来都没住过医院,甚至连点滴都没有点过。半年前的健康体检,也只是血糖偏高,其他一切指标均正常!
2021年中秋节的时候,她还与小区的邻居们、逛街、逛公园呢。但是,奇怪的是十月中下旬,她突感身体不适,浑身没劲。大学生儿子及时带她到上海十院先后作了彩超、C丅、验血等多项检查,医生怀疑她得了癌症。 2021年11日8日陈淑芳住院后,经过心电、心超、核磁共振,加强版的派克CT,再次抽血化验等多项检测,最终确诊是“原发性肺癌,并已转移至肝、肾,及全身”。
按照医院的程序性安排,陈淑芳必须于2021年11月11 日尽早作“肝穿刺"手术!但是,因患者有糖尿病史,当日血糖严重超标,高达15.2*,不宜作"肝穿刺"手术。只好等待血糖降下来再说。
11月12日,在口服降糖药、并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下,血糖终于降到了12*
下午四时,护士到病房催促:“下午四点多了!再不去,穿刺手术室就要关门了!……”
此时,由于堵车,患者陈淑芳的大学生儿子,仍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更不巧的是一一她的老公,此时正心脏病发作,哮喘得十分厉害,根本无力推动那个"病床车”!
由于医院规定:“没有核酸捡测证明,任何人都不准进入病房!” 所以,想雇人推车,都雇不到!
“马上快到四点半了,再不去,就来不及了!……”护士又来催了。

就在这紧急关头,住院处的当班医生朱忠政教授,勇敢地站了出来!
“陈阿姨,就让我来推您去手术室吧!”
他告诉患者的老公:“快把阿姨扶上走廊里的病床车!" 大名鼎鼎的朱教授,心甘情愿当上了“免费的义务推车工"!
为了争取时间,主任医师朱忠政教授,推着沉重的病床车,从住院处的2号楼12层,一路小跑,终于在约定的时间内,及时赶到了门诊部1号楼的3楼手术室。按照医院穿刺手术的规定流程,首先,注射了相关药物,接着又按医院要求: “喝水1000毫升,多喝点更好!”
平时不爱喝水的陈淑芳,怀着强烈的求生愿望,终于在医院规定的时间内,破天荒地、一次喝下了接近3瓶,约1400毫升的农夫山泉矿泉水!
等待医生叫号,作“肝穿刺手术”。

当朱教授把病人推进手术室时,被医生告知: “手术室不备穿刺后必须使用的<止血紧束腰带>!需要患者家属马上去一楼大厅的药械商店去现金购买!……”
这下可急坏了早已崩溃了的陈淑芳老公!此刻,又是朱教授再伸援手一一“快拿钱!我带你去一楼大厅的商店去买!” 他拉着陈女士老公急匆匆跑下了三楼。
“一条止血紧束带68元!”
陈的老公掏出100元。就在等待找零钱时,朱教授已经拿着<止血带>跑回了3楼手术室。当患者老公返3楼时,肝穿刺手术已经作完。

当朱忠政教授第二次推着沉重的病床车,从门诊部1号楼3楼返回住院处2号楼12楼的路上,患者陈淑芳感谢慨万千!她凝望着推车累得满脸汗水的朱教授,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哽咽 着说:“現在的医院,在改革大潮中,泥沙俱下!象朱教授这样,一心为患者,热情帮病人的医生,确实是越来越少了!”
“咱们真是遇到贵人了!”
她郑重要求老公: “一定要用手机,拍下这珍贵的一幕!一定要发一篇文章,真诚感谢朱忠政教授,也感谢上海十院培养出了这么优秀,这么善良的好医生……”
当朱教授扶助她走进病房,又亲切地将她扶上病床时,这位十分刚强、刚毅,一生“有泪不轻弹"的下乡老知青,终于难抑泪水,放声地哭了起来!

她,紧紧地握着朱教授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真诚地谢谢您,您是我们全家的贵人!……只要我还活着,我们全家都会感谢您!……"
她一边擦泪一边说:“别忘了,还要感谢那几位善良的小护士!特别是那位叫杨延的姑娘!她不但服务态度特别好,待咱如親人,而且医术高超,打针不痛,扎吊针,一针一个准!……”
是的,陈淑芳是一位特别懂感恩,并且是十分善良的人!所以,无论在老家黑龙江,还是在上海,她都有不少知心好友!
在当今的“医院市场化改革,商业化经营”的大潮中,确实有相当多的医疗机构,早已背离了毛泽东主席
倡导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从而走上了“唯利是图,赚钱至上"的邪路!而朱忠政教授却能出污泥而不染!他,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真正地“急患者之所急,帮病人之所需!" 并脚踏实地学雷锋,做善事!这种高尚的医风,确实值得在全国医界大力弘扬!
中国,需要心系百姓的“人民公仆”,
人民,期盼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
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呼唤!……
中共老党员
特约老记者
《上海头条》
《北京头条》
《作家世界》
专栏作家 周清源
2022年2月26日于上海
注:图1*2*朱教授义务推患者去穿刺手术室
图3,穿刺手术后,朱教授扶病人走进病房
图4,朱教授把患者扶上病床

温馨提示: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期责任编辑:半醉半醒

作者简介:
周清源,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大专学历。敬重清官,仰慕鲁迅。1965年:开始在省级报刊、电台发表文学作品,五十年笔耕不缀。先后发表散文丶杂文丶评论丶诗歌一千多篇(首)。曾荣获全国诗文大赛金奖,多次银奖、铜奖、佳作奖。作品曾入编《世界华文诗选》等十几部全国诗人诗选。现为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老年日报》特约通讯员,多家报社特约记者,《作家世界》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