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家的大院儿
王大伟
所谓大院儿,自然不能等同于农家小院儿,显然也比不上现在的小区的面积,可就在这不大又不小的天地里面,却装下了我整个的童年时光。“
大院儿”中间是一个很大的花池,到底有多大,反正我在里面摘过松子,掏过鸟窝,扯过“吊死鬼”,捕过蚂蚱,兜过蜜蜂…但其实大部分都是跟比我大的孩子一起合作完成的,要说小嘛,它也真的不算大,记得我们曾经围着它赛过车,使劲儿的蹬着三轮小脚踏车,一圈圈的疯骑,不到片刻,便已累的不行…

大院儿最初也只是由一个个的农家小院组成的,只是比起真正的农家小院要好一点儿而已,在这小小的院落里面,大人们挖过地窖,搭过葡萄架,种满了蔬菜,栽满了鲜花。
春节的时候,我戴着可以拉下来包住脸的棉帽子,只露出两只眼睛(看过老照片才想起来)一手捂着耳朵,一手点燃插在已经放完的长筒烟花里面的鞭炮。还记得有一次,放“泥墩子”倒了,点了旁边的柴堆,一家人齐上阵才把火扑灭、还有一年除夕,我非闹着出去放烟花、哪怕是放一支鞭炮也行啊,妈妈被我缠的不行,就出去放了一支100响的,谁知那鞭炮燃的太猛,老妈还没进屋就放完了,我还一个劲儿的吆喝没放够,想想那时真是不懂事啊!
夏天的时候,要准备好几个脸盆接雨;时不时看着屋顶会不会窜下什么奇怪的物体,担心着“先出来一条腿、再出来一只手、最后是一颗人头嘴里面含着我的手指头”之类的鬼故事上演!为了分散注意力,我会一个劲儿的画画,叠一床的“战斗机”保卫我,幼稚啊。而小叔总会毫不吝惜的带我去他单位上拿全新的信纸,我会兴高采烈的带去幼儿园分给小伙伴们,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嘛!
秋天的时候,那鸡棚上面的案板密密麻麻的趴满了地瓜干,教学的小姑会教我如何捕鸡,从一篇课文上学到如何用拴绳子的杆子支起大筐,撒上一路“诱饵”,只等猎物上钩!虽然基本没有成功过,但还是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我还会从地窖里面偷出棵白菜,掰几片菜叶去喂兔子,因为奶奶和大姑属兔子,所以我也喜欢兔子,很奇怪的逻辑吧!现在自己的儿子也属兔子,缘分啊!
冬天的时候,还要认真的沿着窗户用木条和塑料纸封死,中午还要小心的看着房檐上,以防被融化的冰碴子给扎到,买回许多的碳渣打成煤球在屋子里面冒着烟熏的危险取暖,滚雪球、打雪仗那更是不在话下,难怪只有滚雪球的时候大人们才会夸我们一帮小孩子懂事呢,毕竟走路方便了……
小孩子都是顽皮的,我也不例外!曾经在爷爷家院子里,跟一个大孩子围着小脚踏车追闹,不小心磕破了鼻子流血不止。小姑还因此去找过他的家人,想想真不能全怪人家的!曾为了跟别的孩子打闹,跟小伙伴们一起扯过人家柴门上的下档,也曾因为嘴馋,让邻家小弟一次次的偷拿家里的油条火烧,一次次的送到胡同尽头,没尽的狂吃一通,直到被他家人发现,拔腿就跑,想想干嘛跑啊,可能是“做贼心虚”吧,想想真有点儿“教唆犯”的意思,哈哈。记得有一次,小叔醉酒回来吐了一地,我看着满地的污秽,也忍不住跟着吐了一通,小叔说:“小伟,你那会儿吃药丸上的甜皮儿的时候怎么不吐啊!?

”想想真是有点儿辛酸啊!那时,连糖都没得吃…想想自己为什么就那么馋呢!为了喝上口桔子汁,不等爷爷到外面上厕所回来就擅做主张,敞开橱门,踮起脚尖,使劲儿的去够瓶子,终于瓶子掉下来了,里面却没剩多少喝的,脚步没站稳,手一下子按在了瓶碴上…记得爷爷说我当时才3岁,去医院的路上整整滴答了一大碗血,后来老生病是否与此有关,当时爷爷还狠批了奶奶一通,其实都是我自己搞的嘛!左手上至今还留有一道三公分的伤痕。
那时爷爷有头晕的毛病,只有睡着了才会舒服,醒着的时候睁眼就是天旋地转,非常痛苦,为此爷爷经常冲家人发火,但唯独没有冲我发过,爷爷有时上午在家睡觉就会从里面把大门锁上,我上午出去玩上一圈回来,一个劲儿的喊门、敲门,除了一阵阵的鼾声传出以外,屋内没有一丝动静,每当这时我就得到处找奶奶,奶奶一般都是外出做点儿“小买卖”或者溜达,有时候找不到,又恰巧小叔回来或是别人路过,就得麻烦他们翻墙而过,进屋子里面叫醒爷爷,其实爷爷有这毛病很危险,不然让人随便爬墙可不好。

爷爷毕竟是操劳过度留下的病根,当年从部队专干到地方就是这个原因。但爷爷从不喊累,对我也是关心备至,只要不头疼,就经常会骑着那辆二八大梁自行车,抱我坐在梁上走街串巷,整个幼儿园阶段几乎都是爷爷接送的,爷爷的病会突然发作,他会尽量控制住自己的身体,晃晃悠悠的停驻在路旁石阶上,引的过路的熟人都捏一把汗,那时我年纪小,反倒是觉得好玩,后来想想真有点儿后怕,也为爷爷的精神感动不已......
后来爷爷不头疼了,但是耳朵却彻底聋了,爷爷没聋之前,过街的时候遇上嘈杂的街巷,我担心他突然头晕,就会用一只手掩住他的耳朵,而爷爷总是说“没事没事”。
爷爷晚上接我回家的时候,正是电视要播动画片的时候,那时流行《变形金刚》的动画片,还记得一个夏天,看到街上有卖模仿机器人形状做成的雪糕,我就会缠着爷爷赶紧过去买上一支,而爷爷也总能满足我的“小小心愿”!爷爷是忍着身体不适来哄我开心的啊!

上小学了,大院也变了模样,平房被推倒了,起来了一排排的楼房,带院儿的砖房没了,姑父曾经在院子里杀鸡,那只鸡飞到了屋顶上面,而此时屋顶也被当了柴火了,以后再掉牙的时候也只能去找人家的平房扔上去了,再也不会有“鬼”爬出来了,再也不会漏雨了,再也不用烧柴取暖、做饭、再也不用外出抬水了…一起消失的还有很多很多…
伴随着搬进楼房的是弟弟妹妹们的成长,他们一个个的长大了,楼房里也承载了无数的回忆,每年春节时候我跟爸妈挤在一张床上,而叔叔家在另一张上!爷爷奶奶只能睡沙发,并不是我们不孝顺,只是,除夕他们基本就没有睡觉的习惯,看完春晚再准备早饭,转眼就要挨家挨户拜年了,因为爷爷是个传统的人,在大院里是个身体力行的带头人,每年都是由他或安排我们去第一个敲开别家的门,因此,人家总是很早就会给我们留门,生怕我们去的时候,无法第一时间推门进去!
弟弟妹妹相继考上大学后,我们仍旧没有打破周六爷爷家聚会的传统,早年还没有旅游的概念,最多就是出去“野餐一顿”,况且条件有限,因此,周末聚会便是最好的消遣。从跟弟弟、妹妹一起摆积木到一起做作业、打扑克;从一起把床当成跳跳床,到一起打扫卫生、看电影;爷爷的那张破旧的摇椅上也留下过我们读书的身影,一个个美好的午后时光都在这里度过…我们走过了太多太多,也经历了太多太多。有辛酸、有欢笑才是生活的本色,偶尔的伤痕是成长的台阶。

后来,爷爷奶奶有了更“高档”的居所,但是他们常年养成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依然延续着,影响着我们这些晚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弟弟妹妹们都有了好的前程,叔叔姑姑们也都心想事成,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愿大家能共同保有一份“大院儿”的回忆,牢记这段历史,迈向更好的人生旅途。(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