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无人不痴春
文/王玉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春姑娘回归的背景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在这严酷的环境中,独有梅花凌霜傲雪,悄然绽放。
雪里红梅,冷艳娇俏,报春天使,非她莫属。
痴情于春,借花传友情,传爱情,传亲情,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已走在现代人的前面。
有诗为证。南朝宋人陆凯赠好友范晔诗云,"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一枝春,即指梅花。
北宋词人秦观《踏莎行》中有名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再次作了佐证。
中华民族真是个浪漫的民族,多情的民族。梅,柔花铁骨,晶莹高洁。俏不争春,只把春报。位居"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当之无愧。
我们这个民族的浪漫多情,集中体现在一年一度的神圣的开局大节一一春节上。
庆春之节,尊隆之节。地球上只有中国有,中国人的专利。中华文化圈的国家也过春节,如朝鲜、越南等,那是跟中国人学的。自古以来,一脉相承。即使遭逢天灾之难,兵燹之祸,也从未中断过。无论贵为天子王公,贱如贩夫走卒,也无不对之尊隆有加,叩头屈膝,顶礼膜拜。
庆春之节,欢乐之节。穷有穷过,富有富过。二尺红头绳就是喜儿欢乐的年。人是条苦虫。一年到头苦叽叽,哪怕仅在年节期间,能舒眉开怀笑嘻嘻,认了,此生无憾,有生之乐,生之趣。夜夜鱼龙舞,狂欢不夜天。大娱大乐,大吃大喝,大玩特玩。笑够吃够喝够疯够,生为人,胡不及时行乐!
庆春之节,团圆之节。不管千里万里,你也得赶回来。飞得再高的风筝,总有一线牵。这根线,就是伦理线,道德线。故里是衣胞之地,那里有对你牵肠挂肚的爹和娘,妻和儿。做个孝子贤孙,是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庆春之节,祈春之节。四九隆冬,阴极阳生。迎祥接福,洪福齐天,万福来朝,春播一粒籽,秋收万斛粮,瑞雪兆丰年,白雪映红梅,新桃换旧符,所有祝愿,汇成春的希望。

闹罢元宵,打春了。细眉细眼一地碎金似的迎春花,在河滨,在荒野,在墙角,绽了蕾,开了花。她腼腆羞涩,不事张扬,悄悄地告诉人们,春来了。
张扬的是春风。它是春的手,春的腿,春的嘴。一夜间,跑过西风,压倒西风。一夜间,赶跑寒流,吹来丝丝暖意。
推开闭了一冬的窗,春风不打招呼,毫不客气地一脚跨进来,伸出手,哗哗地翻着书页。文人不由得诌了两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平而实。可惜作者生在大清朝,就这两句寻常不过的文字,付出了被砍头的代价。成了残酷文字狱的血祭,多冤!
翻翻书,小意思。它和春雨一搭档,不得了。春风,春雨,天下第一绝配。大张旗鼓,覆地翻天,彻底改变了世界。
东风吹过千行泪。猫夠了一冬的人们,眼中的一片白,一片秃,神奇地变成了一片青,一片绿。这是期盼的泪,相思的泪,激动的泪,幸福的泪。
春风化雨润万物,天街小雨润如酥。近看,草色若有若无,远看,则已生机盎然一片青葱。
春雨如魔,绿了江南岸,化了北国冰。
春风如剪,天涯何处无芳草,杨柳飘拂烟笼翠。
谁也抵御不了春之诱惑,到处都是寻芳人。
探春,访春,赏春,心中荡漾美的涟漪。
桃红,杏粉,梨花白,赏心,悦目,熨贴情。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惬意,快意,爽心。
春的节奏越过越快,春的旋律越来越强,春的色彩越来越浓。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天才苏东坡,千古一花痴。
海棠春睡,樱花粉琢,柳花飘雪,槐花如蜜。满园春色关不住,千花万卉竞芬芳。
草没马蹄,花迷人眼,目不暇接,春动人心!

油菜花,朴素的农家花。以其浩浩荡荡的声势碾压群芳。壮芳春之声威,逞汪洋以恣肆。
单色之美,震慑心灵。轰轰烈烈,黄金铺地向天涯。金鳞耀目,满城尽带黄金甲。
春雷动,蛰虫尽出,百鸟归林。水中银鳞闪耀,天上飞鸟啁啾。莺争暖树,燕啄春泥。蜂飞蝶舞,芳草连天。游人如织,气象万千。
花鸟虫鱼人,万物竞自由,好一派如海春色。
清明时节雨纷纷,牧童遥指杏花村。酒助色,色助酒,处处都有酒旗飘,处处都有杏花村。
诗酒趁年华啊,莫负东风。
牡丹,谷雨花。群芳魁首,花中皇后。虽姗姗来迟,却最有资格唱响芳春的压轴大戏。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其花红,故谓丹。"牡,雄也。无性自繁。牡丹名之由来,知矣。
“吾夸天下艳无双,独立人间第一香。"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献给此花的谀词,汗牛充栋,不胜枚举。
硃丹、晶白、姚黄、魏紫,百花失色。花冠大过拳,大如斗,群芳气短。国色天香,天生丽质,流光溢彩。爱得人挪不开腿,惊得人合不拢嘴。这出压轴大戏,将春演绎到了最高潮。

花开花谢,落英缤纷,流水飞红。惜春之将去,叹春之难驻。
林妹妹葬花之举,哀婉动人。"侬今葬花人笑痴",没人笑你痴。面对美的毁灭无动于衷,才是愚钝的痴子。丰茂情感的喷涌,渲泻,折射着人性美的光辉。
"花落人亡两不知″,恸断肝肠的谶语,唱响了人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共有的哀哀挽歌。
女儿泪,丈夫泪,尽情地倾流吧。让滴滴珠泪,汇成江河,一江春水向东流。汇成大海,惊涛激荡涌洪波。
人的心胸,方寸之地,能容纳星辰大海。诗词歌赋,便是朵朵水花,道道浪痕。一泡眼泪,一壶好酒,一腔热血!
诗云,开到荼靡花事了。其实,春仍在延续。那疏篱女墙,缀满了蔷薇的繁花。她,开在暮春,续春花。为芳春作结,为新夏开门,一样的美好。
万紫千红的春,饱了眼福。花的艳,花的媚,花的香,花的鲜,花的甜,引来了无数蜂蝶。可尝鲜的第一口,不是这些春的小精灵,而是万物之灵的人。
春,不仅让我们饱了眼福,更让我们饱了口福。
我们不仅看春,而且吃春。先吃芽、蕾,后吃花、蕊。吃得津津有味,神仙一般,快活散了。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小草才冒头,荠菜便迫不及待地拱出来了。矮趴趴地贴着地,淡淡的灰红,留着严冬的印记。人们一眼会认出它,小弯刀一勾,弄个小半篮,一大卡,够哙一顿了。
久违了,老朋友,真想你啦。吃了一冬的咸菜茨菇汤,味蕾在抗议,该换换口味了。
择洗干净,开水一烫,不由眼前一亮,灰姑娘霎时靓出了翠妆。削几片火腿,切成极细的丝,或者撮几粒海米,斩成碎细的粒。麻酱油醋一浇,乖乖隆的咚,猪鼻子插大葱,象!像极了往年的味,像极了久别情人西廂会。如同吃了一冬穰草的老牛,见了嫩草,眼都绿了,顾不上掴口酒,顾不上什么吃相不吃相的。
香椿树上的苞芽,鲜嫩的青白色的榆钱,鲜灵翠色的枸杞头,都逃脱不了饕餮们的馋嘴,贪嘴。这些恩物,春的馈赠!
吃罢这些野菜,花差不多陆续开了。鲜艳的花瓣,秀色可餐。实词儿的真实,在于秀色的花,是真可以餐的。
邻家有个小姐姐,先是不时地,后是天天地,收到痴情男友的束束玫瑰。客厅里积了一大堆,不知咋处理。做过中学教师的见多识广的妈说,丫头,这可是好东西!不要作蹋了。
花瓣摘下来,放到浴盆里,学杨妃汤沐。你不是读过《长恨歌》吗?"温泉水滑洗凝脂"。美人浴,享受啊!
放在缽里揉、搓、捣、淘,做"谢馥春"式的古典胭脂,远胜那些掺有化学成分的口红。《红楼梦》里的那个贾宝玉,不是喜欢吃女孩子的口红吗,就是这个。
揉进米粉里,做玫瑰饼、玫瑰糕、玫瑰汤圆,美味美食!
若再多,脱水晒干,做枕芯,超高级的皇家享受。枕着它,美人春梦,美人春睡,越睡越美。
小姐姐听了,抱着老妈乱啃,竖起大拇指,把老妈夸煞了。

难忘收集槐花的那一幕。谷雨前后,槐花扬雪。空气中氤氲着一股淡淡的甜香。
我家就在景区,那几天,春风吹得游人醉。像《天仙配》里的老槐树多了去了。
那几日,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地上摊块塑布,细猴子神气六国地爬上树,摇。小姑娘舞着长竹竿,拂。槐花下雨飘雪般纷纷扬扬。
老奶奶老爷爷弯着腰,乐呵呵地趋着老眼,拣去细枝碎叶。青白色的香槐花,又捺又压,装了满满一面盆。直起身,捶着老腰肢,喊着小的,收工嘞,家去做槐花饼,煮槐花粥。
还有种吃法,肉糜里搅入鲜槐花,做饺子馅,鲜、香、甜。也可以生吃,幽幽的香气,淡淡的甜味。
春天独有的,淡色的槐花蜜,保健奇珍,蜜中上品。
据友人说,农家乐的菜谱中,有几道独特的花菜。
南瓜花炒土鸡蛋,双金。大饭庄可能会取个响亮的菜名,农人实打实,不会花言巧语。
油炸南瓜花。雄南瓜花,长筒形,肥硕,雄花蕊,坚挺。经面粉一拖,菜油一炸,金元宝似的,煞是好看。又好吃,又有出奇的清香。
春天,鲜金针花入菜,传统食法,花式很多,不须赘述。
赏够了春的色彩,饱了眼福;尝够了春的滋味,饱了口福。
春的色彩,春的滋味,成了视觉,味蕾,永不褪色的记忆,留在人们心中,久久地回味,相思,痴念!
春,只有春,才是人类的公共情人!
【作者简介】
王玉权,江苏高邮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