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与根的思考
——走在学艺路上
文 | 陈永孝
思 古
一棵参天大树,离不开地上枝叶繁茂的树冠和地下粗壮的树根;一片茂密的森林,离不开地上争光抢势、高低错落、粗细不等的树木和地下错综复杂、深扎土层、争抢养分的根系;一位引领书法艺术向前发展的人,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书学底蕴;一个学习书法氛围浓厚艺术水平逐渐提升的群体,离不开引领者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群体互相砥砺的进取精神。
王羲之是彪炳中国书法史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尊为“书圣”,他对楷书、行书、草书创造性的贡献,引领了中国1650多年,今后仍将引领中国书法艺术向前发展。因为,由他创建的“二王”体系,是在东汉之后三国至魏晋南北朝,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期,变古朴的书体为娇美流便的今体。他的创造,是在学习卫夫人、张芝、钟繇等名家优秀书作,继往开来,超脱于当时一般“过渡体”,而被历史所选择认可的结果。王羲之父子与他同时代的“过渡体”创造者一同构建了当时“楷、行、草”的“流行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王”体系的影响不断扩大,像一粒种子扎根沃土,幼苗顶土而出,引人眼球,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民间学者,人皆关注,浇灌施肥,小树见长大树集成,主杆冲天而长,侧枝轮环,果枝健壮,营养充沛,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魏晋之后的隋代智永、初唐欧虞褚薛、后唐颜柳颠素、五代杨凝式、宋代苏黄米蔡、元代赵鲜康、明代祝文董、清代刘梁王翁、郑何康铎、扬州八怪、现代沈林弘毛诸家......等等,有时代的弄潮儿、有书体的创新者,有书体的虔诚者,无不引领当代,自成体系独秀书林,他们壮大着、茂密着、营养着这棵参天大树......
王羲之书法由古体而来,他的追随者大多因学他而生。期间不乏叛逆更新再创者,既吮吸着“二王”书法之精髓,又深追根源上跨“二王”直追古法,吮吸书法艺术之精元而自补,就像庞大的榕树,侧枝生于主杆,而又摆脱主杆,侧生气生根深扎于沃土,增加营养范围,强壮自身,粗根扩体,独步森林。期间也不乏紧跟其后亦步亦趋者,刻板教条,孤僻独傲,妄自为大,终因营养缺失,细枝细蔓,枯萎叶烂,销声匿迹......
林散之说:“时代不同,体制亦随之而易,面目各殊,精神亦因之而别。”书法的审美取向必然在整体上显示出所处时代的典型意义的群体风格。商周尚象、秦汉尚势、晋代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质,近现代崇尚多元,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社会内在规律。
自然之道,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书法生态。
修己
吾之学书自写春联刻木戳开始,已越四十年。
前十年(1977--1986),考入中专学校之前,凭家人及邻居信任,逢年过节写春联书牌位,邻居二哥是我写毛笔字的启蒙。每逢观看门上春联之字,还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实则毫无书体、笔法可言,所幸一颗爱好书法的种子从此扎根入土......
再十年(1987--1996),中专毕业前后,从学校近邻“泰安党校书店”“广场书店”购买了较多书画印技法丛书,利用周末在教室开始了不分品系漫无目的的临摹自学:学《徐悲鸿素描》为物理老师讲课画像、学《石膏素描》画断臂维纳斯而获奖、学《柳公权神策军碑》《颜真卿多宝塔碑》知道汉字还能写得这么精致、学《青少年篆刻五十讲》知刻章还有这么多讲究、学《篆书的辨识与写法》第一次看到石鼓文的来历及释文、学《王羲之兰亭叙及其笔法》《王羲之草书至宝》知道同一个人还能写出不同的漂亮字体、学《蜀素帖》知道写字还有“八面出锋”、学《隶书百种》而知书体的千变万化、风情万种......无钱买《人体解剖构图》、《楷篆字典》和《印谱》就手抄漏描、剪印成册、赏析备考......
为写此文,翻看旧书破本,梳理脉络,所幸未铸大错,只是当时一纸空白无所适从,源殊派异、根乱须多....
又十年(1997--2006),处三口之家工作无忧之时,因无暇写生、章料价涨而抛却画、印,因报纸便利价廉本低而专事书法,因无知脉络未请指点,而抛篆卸楷惧草弃隶,只图行楷爽快、顺就即成,频繁投稿各种赛事,奖杯证书频频飞临,作品集册博览宝典书厚人众,现细观内文作品,已不堪入目......
此时随波逐流、无门无派、狂走弯路,终不得前行。虽有《书法报》常年订阅,但仍受彷徨、焦虑、无望、痛苦......折磨吾心......
空白的三年(2007--2009),几近放弃.....
苦苦寻索的五年(2010--2014),工作闲暇,静心思虑,书往何处?必攀高登峰寻根拜祖而唯之。
2010年10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第十八期函授班招生,以两幅临作而被录取,一幅临《蜀素帖》一幅临《九成宫》,同时报了行、楷两个班,作业批改书信交往虽有收获,但终因未能参加面授而收效甚微。2012年工作闲暇较多,网上搜索到田蕴章《一日一字》书法视频,顿觉眼前一亮,随即迷上“田楷”。参加第三十一届田英章滨州特训班,现场观摩田老师示范,顿悟笔法精到之妙,结构精准之美。毕毕竟自身书法功底不及,虽居高枝而达不到精准之势,随变体学魏、体悟笔法。此时结交市内外同道书友渐多,眼界逐渐开阔,对体系脉络、学院流派、展赛考级、速成集训等等书法界之现实怪象有了重新的认识,学艺之路渐渐清晰。
入门的两年(2015--至今),人至中年方觉枉学三十载,可见吾之愚笨、慧根浅薄之极......
2015年经挚友胜培指点,报名“细水流草——顾柯红全国草书高级研修班”。重庆涪陵现场观摩顾老师挥洒泼墨,惊知书法竟有如此奥妙,大草境界之博大精深。平时视《自叙帖》《古诗四帖》为天书,望之兴叹、无从下笔。所幸恩师教授有方,弃抛拔苗助长一体灌之而扶苗培基。从篆之草性、隶之草性、简帛之草性、碑刻摩崖之草性讲起,纵讲草之脉系,提纯精临历代碑帖之经典,梳理草之命脉;横讲草之线质,用尽笔毫之所能,提按顿挫藏露利势,掌控草之根本;综论草势之章法,讲授大草境界之妙,随机刨授批评之感悟,启发引导学员之悟性,从根源慧底提升书艺之法,培育草之佳境......
恩师之教法,酷似武学之传授吸功大法,授之以渔,自立自强,此乃当今教授最智慧之法,学员有幸得渔,恩师赐福也......
清纯之泉水,
汩汩流淌......
泽润壤土,育基壮势。
渐远——
渐长——

个人简介
陈永孝,男,字惠远,山东济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豫州诗书画社编辑、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书法艺术研究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济南明湖诗词学会会员、莱芜区作家协会会员、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会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第十八期函授班、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顾柯红书法高研班结业、第三十一届田英章滨州特训班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专业二级。
2014年发明专利“超长幅多用书画桌”。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