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46章 高考备战进行时
曾美玲终于等来了她分配工作的好消息。他高兴地跑到坎家福的办公室,特地把自己分配到县商业局工作的消息告诉他。
坎家福一笑,“要上班了,好啊美玲,恭喜你。”
曾美玲十分喜悦,“谢谢。坎老师,你有没有时间呀?我想耽搁你一点时间,顶多两小时,陪我去县城一趟,可以吗?”
坎家福摇头,“曾美玲,我陪你去县城不合适。再说,你也看见了,高考一天天临近了,大家都在紧张备考。”
“我知道你忙,可是……”
坎家福打断她的话,“美玲,你分配工作要上班了,我们都很高兴,我也祝愿你工作顺心,万事如意。我要上课去了。”
他拿起实验器材和教本向办公室门外走去。
曾美玲沮丧地望着他的背影,“坎老师,坎老师……”她追出门去,却见他大步流星地匆匆往前走,全然没有回头理睬自己。曾美玲无奈,转身气冲冲地向小卖部跑去。
傍晚,曾美玲骑着她那辆漂亮的自行车进入五中校园。她停下车放好,摘下蓝色帽子,从肩上取下黑色小包,走进小卖部。
母亲吴巧巧从里屋出来,“美玲,怎这晚才回呀?快洗洗,洗了吃饭。”
曾美玲将帽子、小包朝柜台上一扔,“妈,这班我不上了。”
她走进里屋,生气地坐在床上。
吴巧巧转身追进里屋,质问她,“你这是怎么了?都在家待业两年了,现在好好的班,你说不去就不去了?”
曾美玲从床上起身,“妈,你都不知道那是个什么破地方,‘坌埠’,全县最远最偏僻的地方。那房子破旧不说,整个供销社就我们四个人。吃饭没地方,睡觉就两破烂不堪的房间,那鬼破地方,我是一天都待不了,我不去。”
吴巧巧焦急劝他,“地方是远了点,偏僻一点,条件也许像你说的很差。可毕竟是你的第一份工作,为了这份工作,你爸不知找了多少关系,费了多少心。你刚参加工作就想什么都如你的意,哪有那好的事?”
曾美玲脸朝一边又坐下,“要去你们去,我是不去了。”
吴巧巧狠狠用手指着她,“任性、任性。你在家无论怎么任性,我和你爸可以由你,你真到外面任性,看谁愿意由你?你爱去不去。”她转身向外面走去。
川江五中办公楼四楼会议室,五中高考备考工作会议正在进行。校长姚平安、副校长王重喜,教务主任李克文、副主任坎家福和高二各学科任课老师围坐在用课桌拼成的四方会议桌前。
王重喜拿过一份材料,“同志们,大家手里的这份高考备考情况分析报告,我们一起学习过了;刚才大家就报告的内容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谈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高考备考‘四步走’的思路,已经走了关键的前三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第一步‘固本强基’,走得比较平稳;第二步‘举一反三’,走得也比较顺畅;第三步‘综合训练’,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我们备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还将进行模拟演习,这一步既是对高考实战的模拟,又是对前三步效果的综合检验,还是对我们前段工作薄弱环节的拾遗补缺。所以,这一步,我们更要走得稳、走得扎实、走得从容,走得顺畅。下面,我们请姚校长讲话,大家欢迎。”
会场响起一阵热烈掌声。
姚平安呵呵笑着摆了摆手,“同志们,这是我们召开的第三次高考备考工作会议。每一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报告会,又是一次诸葛亮坐谈会,还是一次工作推进会。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直至达成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四步走’的工作思路非常实事求是,实践也证明这样的安排是正确的、合理的、有效的,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我强调三点:第一,顺势而为。目前,我们发展的形势较好,我们信心应更足,我们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按王校长和教务处的安排,做好各项工作。第二,尽心尽力。有心栽花花更发,用心插柳更成荫。全心全意做事,就没有做不好的事。第三,举重若轻。当前,备考工作进入关键性阶段。在座的同志,工作上都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我们也不要搞得过于严肃紧张,倍感沉重与压力,而应该既要严肃紧张,又要团结活泼,在责任和担当、沉重和压力下,保持一种团结和睦、轻松愉快。”
教师们听了欢快鼓掌,会场爆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高考备课会结束后,老师们投入了紧张的备课工作中。这天,坎家福正在批阅试卷。同班教数学的张老师拿一份成绩单走进办公室,“坎主任。”
坎家福微笑地抬起头,“张老师。您好。”他起身迎上前去。
张老师将成绩单递给他,“这是8班这次数学模拟考试的成绩单,整体的成绩都较稳定,尤其张爱民同学进步很快。”
坎家福高兴地接过成绩单仔细看着,两人头凑在一起。
坎家福笑逐颜开,“很不错啊。您辛苦了,张老师,谢谢您。”
张老师一笑,“你客气了,坎主任。我们几个老师都在说,今年高考我们很有希望打个翻身仗,大家跟着你也会沾光啊。”
坎家福赶紧摆手,“张老师,您千万别这么说,都是大伙一起尽心尽力,才奠定了现在比较好的基础。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他兴奋地向张老师伸出右手。
张老师微笑地紧紧握住他的手,“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对了,坎主任,你抽个时间找尹志平好好谈谈,这段时间,他成绩波动比较大。”
坎家福点头,“好的张老师,谢谢您。”
张老师呵呵笑着用手指了指他,“你呀,总这么客气的。好,你忙,我走了。”他转身走出办公室。坎家福拿过成绩单走到办公桌前坐下又仔细地看。
下晚自习时,高二(8)班体育委员尹志平应约来到办公楼二楼教务处。坎家福见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于是和他一起来到学校操场。
两人慢慢向前走,尹志平仍旧低头一言不发。
坎家福站定,“志平,看你,最近一段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没有往昔的朝气活力,和同学老师之间也好像变得陌生了。也怪我,最近手头上工作忙,对你关心很不够。”
尹志平呑呑吐吐,“坎老师,我……”他又低头不语。
坎家福停顿了片刻,“志平,你的事我听说了。你和隔壁班上的一个女生彼此都有好感。这段时间,你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拨。你心里很乱,心神不宁了,许多事情也不上心,学习上也有些心不在焉了,成绩也直线下滑了……”
尹志平精神沮丧,“坎老师……你……都知道了。”
“我们边走边说。”他慢慢地向前踱步,尹志平跟随在他身边。
坎家福看了他一眼,“你们正值青春年少,彼此间有些好感,也属正常现象。青春期的男女情窦初开,就像春天的花蕾含苞待放一样,这是一种很清新纯朴、充满生机和美好的情素,给人热切向往和憧憬。这一切都属于正常现象。”
尹志平听他这么一说,郁闷的心情开朗了许多。“但正因为是花蕾含苞待放,花瓣还没有完全展开,花香还不能香远溢清,更远未到瓜熟地落、春花秋实之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还远未成熟的青苹果。而青苹果,是酸涩的,不是它成熟时应该有的那种味道,那份美好与甜蜜。”
尹志平又抬头看了他一眼。坎家福继续开导他,“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之间相处的最好结果是互有好感,相互欣赏,但同时,更应当是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奋发有为,共同进步。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等到了合适的年龄,彼此在心智上更加理性成熟的时候,最终也水到渠成。”
“老师。”他激动地喊。
坎家福直视他,“如果是相反,首先是心智失常,心绪不宁,其次,极大影响彼此正常的学习生活,你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如果不能及时醒悟回头,个人人生的梦想,个人的理想抱负,可能付诸东流水。”
尹志平情绪激动起来,“坎老师。”
坎家福扶着他双臂,“其实你非常优秀,堪称青年才俊。你是一位好男儿,自当坦坦荡荡,志存高远。现在已经到了你人生一个很关键的时刻,放下包袱,振作起来,全心做我们应当做的事。”
尹志平激动望着他,“坎老师,你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你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我会振作起来的。谢谢你,老师。”
坎家福微笑地一把握住他的右手,“志平,我相信你。”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了。这一年,庞玉冰的妹妹庞玉雪也从川江一中毕业参加高考。高考的前两天的上午,坎家福来到庞玉冰家,庞玉聪见了亲切地喊:“家福哥,你来了。”
庞玉雪和姐姐庞玉冰听到声音,微笑着从房间走出来。
庞玉雪看着弟弟咯咯一笑,“玉聪,我刚才听你喊‘姐夫哥’的,是不是希望大姐快点嫁家福哥哥呀?”她憋着嗓音,把“家福”说成“姐夫”,随即咯咯大笑着跑到弟弟身后看着姐姐。
庞玉冰睨了她一眼,“你这小妮子,都学会贫嘴了。姐夫姐夫的,你那么急着叫干吗?”
庞玉雪大笑瞅着她,“我急着叫干吗?说不定有人心里早就巴不得我们这样叫呢,玉聪弟弟,你说是不是呀?哈哈哈。”
庞玉聪抓住二姐的胳膊,笑嘻嘻看着庞玉冰,“嗯,二姐,我记起来了,那天是谁说‘玉雪,哪天有时间啊,让你‘姐夫’哥帮你把知识都梳理一下,你再参加高考啊,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谁说的?”庞玉聪故意憋着嗓音把“家福”说成“姐夫”,说完便往房间里跑。
庞玉雪在一旁咯咯咯地笑。
庞玉冰追赶弟弟,“好啊玉聪,和你二姐合伙欺负大姐,大姐算白疼你了。”她跑到房间一把抓住抱住他,把弟弟抱着走到客厅,随后两手在他脸上捏了一把,“哎,这妹妹弟弟长大了,是更加可爱了。姐姐听了这话开心。哈哈。”
坎家福心花怒放,“好呀,看在你们都看得起我,我也得表现表现才对。玉雪,我们到书房去,‘姐夫’给你好好点拨点拨。玉聪,等会哥再找你。”说完,他微笑地跟在庞玉雪身后走向书房。
庞玉冰坐在木沙发上拿本《黄帝内经》看了半天,然后走到厨房,系上围裙开始忙乎做起饭来。弟弟庞玉聪到厨房给她帮忙。两人忙活差不多一个时辰,一桌子丰盛的菜肴被端上客厅餐桌。庞玉冰两手端着电饭煲从厨房来到客厅,庞玉聪也将碗筷等餐具端出来放到桌上。父母下班也回到家。
坎家福和一家人洗过手,然后围坐在圆餐桌前。庞玉冰给大家一一盛碗饭,随后挨坎家福坐下。
庞友清看了坎家福一眼,“孩子他妈,家福可来得真是时候。家福来了,家里的福来了。”
一家人听了哈哈笑了起来。
坎家福吃了口菜,“叔叔,要我说呀,这家里本来就是一个有福之家。您看,玉冰现在是中医大学研究生,今后前程无量;玉雪马上参加高考,也将金榜题名;玉聪再过两年也是一名好大学生,您和阿姨今后有享不尽的福呀。”
庞友清喜上楣梢,用筷子指了指他,“家福啊,你这孩子太会说话了。来来来,吃菜、吃菜。”他给坎家福碗里夹菜。
庞玉聪问:“二姐,家福哥给你梳理了功课,你脑瓜是不是清晰多了?”
庞玉雪满脸笑意,“那是当然,家福哥这三小时胜读三年书。家福哥,这是我姐犒劳你的。”她给他夹上一块粉蒸肉,随后又给他拈一块鱼。一家人见了,高兴地笑了。
蒋淑琴喜爱地看着坎家福,“家福,看这妹妹和弟弟,把你当成他们的大哥了。依我看那,等后年冰儿毕业,你们俩结婚了,我们就真真开始享福了。孩子他爸,你说是不是啊?”
庞友清点头,“是啊,我看家福和冰儿都懂事孝顺,今后我们这个家真正是幸福之家啊。”
庞玉聪吃了两口菜,“嗯,真好吃。大姐,你把妈妈的手艺都学到家了。”
庞玉冰摇头,“还没呢,这做菜的学问可大了。大姐只是做了些比较简单的家常菜,真要做好一些大菜,还得跟妈好好学学。”
庞玉雪惊异地看她,“姐,你还学呀,那日后家福哥可有口福。家福哥,你说是不是呀?”
坎家福咀嚼了几口菜,“幸福生活,从吃开始。我呀,从享你姐的口福开始,然后还享她的心福、眼福、耳福,清福……这福啊多得去了,我注定要享她一辈子的福。”
一家人又哈哈大笑,庞玉冰更是乐不可支。
庞玉聪停下碗筷问:“家福哥,你说的心福、眼福什么的,是怎样的福呀?”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