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45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川江县江林镇棉被厂,余艳红的母亲刘佩芸把绣有龙凤图案的大红手工棉被一一叠好,丈夫余德水打开印有“江林”字样的红色被袋,刘佩芸抱起棉被,将被子放进袋中。
余德水笼了笼被袋,“她妈,看见这几床喜庆的被子,我感觉到女儿的幸福了。”
女工师傅笑嘻嘻,“大哥、大嫂,可不是吗?看这被子多喜庆,多暖和啊,尤其那被面上绣的龙凤,吉祥如意,我看你二位以后也少不了享女儿的福。”
刘佩芸又高兴抱一床被子,小小心翼翼往袋里放,“胡师傅,听您这话真让人高兴。哎,女儿要嫁人了,不让我们办这办那,还说什么,人家男方看重的是她的人,不是她的嫁妆,最后就要了这四床被子。说起来,我这做妈的心里边啊,真有点过意不去。”
余德水十分惬意,“她妈,那是我们女儿懂事明理、通情孝顺。”
胡师傅帮忙抱过一床被子,“是啊,依我看,你女儿今后是会过日子的人,谁娶了她都是福气。”
余德水摇头,“唉,可不能让谁都可娶我们的女儿,我们就认国良这个女婿。”他把被子一一抱到板车上。胡师傅和刘佩芸咯咯大笑。
刘佩芸看着他的背影,“你呀,硬是认准了国良这个女婿。行了,我去付钱,你拖板车往外走,我随后就来。胡师傅,我们走吧。”
胡师傅领着她到财务处。刘佩芸付了款,走出棉被厂追赶丈夫去。
楚国良开辆军用吉普车载着余艳红,在五中校园大门外汉水河河堤上停下。两人从车上下来。楚国良从车后座位拿过一礼品袋,随后牵着余艳红的手一起向堤坡下的小木船渡口走去。他俩马上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此番来此,是特地来感谢摆渡的老艄公当年的救命之恩的。两人下到在渡口,向河对岸张望,见河对岸一叶小木船载着几个过河的人向河这边驶来。
余艳红欢快地一跳,“国良,一定是老艄公的船过来了。你还记得老艄公的样子不?”
楚国良看着河面上的船,思绪仿佛回到六年前的那个夏天发生在汉水河上的情景:汉水河上,楚国良拽住余艳红在河上漂出约三四千来米,他已精疲力尽,任由江水推波向前,忽见一条小木船轮渡开了过来,一位老艄公向他伸出竹篙。楚国良一把揽住竹篙,老艄公随即将两人从水中救起。
余艳红右手在他眼前晃了两晃,“国良,国良,你想什么呢?”
楚国良回过神来,“啊,我在想老艄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六年了,老艄公的模样,我一直铭记在心。”他抓过余艳红一只手,“艳红,每当想起我们俩在这河面上漂流的情景,我都一阵心痛。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你告诫我的话,也特别感激你对我的情意。谢谢你。”他握住她的手。
余艳红看着他咯咯笑,“国良,我知道你大气豪爽,重情重义。我没看错你。你过去可爱,现在也很可爱,将来一定更可爱。我们就这样爱一生一世。”
楚国良兴奋将她搂在怀里,“嗯,我们一定很幸福。”
河面上,老艄公在船尾划着双桨,一年轻后生拿一根撑篙站在船头。船慢慢地靠近渡口的码头,过河的人们纷纷起身下船。等过河人都下船,楚国良牵着余艳红的手踏上那条小渡船。两人走到那位老艄公面前,只见老人穿一身旧衣衫,脚穿一双雨鞋,两鬓增添了许多白发,额上皱纹比先前深了许多,那摇桨的手粗糙皲裂。
余艳红牵着楚国良的手走到他跟前,“艄公伯伯,您还记得我们吗?”
老艄公打量了两人一会,摇摇头。
船头的小伙看着他俩,“伯伯,我记得,几年前,这位哥哥抱着这位漂亮的姐姐,在河上漂流好久,是您驾船救了他们的。”
老艄公仔细打量两人一眼,摇头,“年纪大了,老了,不记得了。”
余艳红动情地握住他的手,“艄公伯伯,可能……您救过的人太多了,记不住了,没关系。可您救过我们俩,我们一直没有忘记。我们今天是专程来感谢您救命之恩的。”
楚国良上前送上礼品袋,“艄公伯伯,我俩马上就结婚了。这是我们送给您的喜酒和喜烟,请您一定收下。”
过河的人们陆续上了船。老艄公接过礼品袋,拿出里面的一个大红包递还给他,“小伙子、姑娘,你们俩要结婚了,这是大喜事。这烟酒我收下,这红包你们自己留着,以后日子红红火火。”
楚国良推辞,“老伯伯,这也是我们的一番心意,您就别推辞了。”
老艄公转身走到船尾坐下,扶起双桨摇起来,“小伙子、姑娘,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你们回去忙你们的事吧。”
老艄公的儿子阿四拿起撑篙在船头准备撑船,“哥哥、姐姐,我伯伯既已收下你们心意,你们回去吧。”
楚国良从衣袋里拿出张名片,“这位小哥,这是我的名片,日后有什么事,就按这上面的地址去武汉找我。”他牵着艳红的手跳下船,走上岸。
老艄公在船尾摇动双桨,“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白头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楚国良和余艳红激动地向老艄公挥手,看着父子俩驾着船朝河对岸划去。
这一年的“五一”节如期而至。这天中午,楚国良和余艳红的婚礼在川江饭店三楼大厅隆重举行。大厅里布置得十分的喜庆。舞台上方挂满带有喜庆色彩的各色气球;舞台顶端婚庆背景墙面中央“新郎楚国良”和“新娘余艳红”分上下两行排列,两人姓名右边印有“结婚庆典”字样,正下端有三张两人的大幅合影照。一条红地毯由大厅口一直铺到大厅前端的舞台,红地毯的中央搭起一个用百合、芍药等鲜花和浅紫色纱幔装饰的拱门。
整个大厅里高朋满坐,喜气洋洋,十分热闹。任跃进夫妇和坎耘昌、坎家旺夫妇、坎家顺及公司部分高管等围坐在舞台前右侧席位上。坎志豪坐在坎家旺腿上,大家有说有笑,十分自在。
匡美珍高兴地向坎志豪张开双臂,“小宝贝,快过来让奶奶抱抱。”
坎志豪从父亲身上下来,微笑地跑到她跟前。匡美珍高兴地抱起他,坎志豪笑盈盈喊:“奶奶。”他嘴唇在她脸上亲。匡美珍欢喜随即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小乖乖,你好逗人喜欢哟。”
任跃进兴致勃勃看着坎耘昌,“老哥,您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再过两年,就轮到家福和玉冰了。”他看了一眼坎家顺一眼,“对了,家顺这孩子也是貌美如花,善良贤淑,您今后是福气多多呀。哈哈。”
匡美珍眼睛迷成一条线,看着坎耘昌,“是啊,老哥哥,再过几年,你们家的喜事接二连三,我们也跟着分享不少快乐和幸福。”
坎耘昌高兴看着夫妻俩,“老弟、弟妹,要说家旺、家福、家顺几个孩子能有今天,可都是沾了你们的光,托你们的福啊。真说这个家有福,也是受了你们的恩惠。”
任跃进微笑地一摆手。匡美珍一笑,“老哥哥,瞧你说的。你这几个孩子,勤奋实诚、活泼开朗,也够机灵,我和老任很喜欢。”她看了坎家顺一眼,“特别是家顺这孩子,她那缝纫技艺赛过顶级服装设计师,给我做的衣服特漂亮,好多姐妹都希望让家顺给她们做呢。”
坎家和走到父亲身边,“伯伯,大哥、大嫂。”他看了任跃进和匡美珍一眼,立刻上前双手合掌,“想必这是任叔叔、匡阿姨,家和有礼了。”他恭敬地向夫妇俩鞠上一躬。
任跃进呵呵笑着起身,双手扶他的臂膀,“好家伙,一表人才,气宇不凡。美珍啦,老哥家真可谓人才济济啊。”
匡美珍咯咯笑着招手,“家和,来,在阿姨这边坐下。”她挪动了下椅子,“阿姨可是一见你就喜欢呀。”
坎家和再次拱手,“谢谢叔叔和阿姨抬爱。”他从匡美珍手里抱过侄儿坎志豪,然后在她邻座椅上坐下。
在轻快的婚礼进行曲中,只见楚国良西装革履、右手牵着余艳红,余艳红身着洁白的婚纱、右手持鲜花,踏上红地毯,健步走进了拱门。坎家福和庞玉冰装扮一新,跟在两人身后,庞玉冰双手托起婚纱,坎家福手捧一篮红色玫瑰花。楚国良和余艳红微笑站在舞台正中央,坎家福和庞玉冰微笑分别站在两人身后侧边。现场气氛很热烈。
婚礼仪式上,楚国良和余艳红高中时班主任老师为两人证婚,宣读了结婚证书。主持人别出心裁,按古人男女结婚仪式,让坎家福和庞玉冰分别拿过一剪刀,分别从楚国良和余艳红头发剪下一缕发丝,然后合在一起作一结,再用五彩丝线系住发丝的两头,然后现场展示,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婚礼上,新中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跃进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大家中午好。古人有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楚国良先生和余艳红小姐结发为妻,我心情非常激动,不仅是因为喜悦,更因为我在分享他们的幸福。首先,我谨向这对新人表示真诚的祝福,谨祝他们新婚快乐,家庭幸福,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他慷慨激昂,“俗话说,成家立业。在我的印象里,新郎楚国良先生有大德、有大智、有大略、有大情,虽初入商界,但声名鹊起,广有人脉;新娘余艳红小姐县财政局干部,有大美、有大爱、有大才、有大乐,两人终成眷属,正所谓天生一对、地生一双。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共同见证这对有情人共创大业,共发大财,共享大福。”
众人哄笑,并热烈鼓掌。任跃进声音洪亮:“最后,再次祝愿这对新人永远甜蜜幸福。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幸福。谢谢大家。”
楚国良和余艳红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两人在众人的见证和祝福中正式结为夫妻。
坎家福和庞玉冰参加楚国良和余艳红两人婚礼的消息,传到曾美玲耳朵不知怎的,就成了坎家福和庞玉冰结婚。她如五雷轰顶一般,披头散发跌跌撞撞跑到小卖店里屋,扑到父母的床上呼天抢地、嚎啕大哭。
父母不知她为何事,赶紧到里屋问个究竟。
吴巧巧问:“美玲,刚好好的,你这是怎么了?”
曾美玲只顾哭泣,没有答理父母。
曾远卓上前,“美玲,你究竟为何事啊?你倒是说话呀?”
曾美玲从床上起身,抹了把眼泪,“妈,……他结婚了。嗯哼。”
“你说谁结婚?”吴巧巧似乎明白过来,随即手指女儿,“你,人家结婚了,你在这哭什么?我和你爸早就说过,人家心里有他爱的人,压根就没有你,你就是不听,活该你受罪。”
曾美玲扭动身子大声哭喊,“妈,我就是喜欢他。”她又扑到床上哭泣。
曾远卓小声嘀咕,“坎家福结婚了?没听人说他结婚啊?”
吴巧巧睨了他一眼,“你女儿一门心思想着坎老师,人家坎老师有了女朋友,全五中的人都知道,这这样下去可怎得了?”
曾远卓愤愤地指了指床上,“怎么得了,等她撞南墙,她自然醒悟了。”他打着背手向店外走去。
虚惊一场的曾美玲很快活络起来。这天下午,她在小卖部门口等待坎家福的归来。她时不时伸了伸胳膊,眼睛朝操场和办公楼的方向瞧了瞧。操场空无一人,有几位老师在办公楼前走动。背后传来一阵自行车的铃声,正是坎家福骑车返回学校。
曾美玲扭身一看,高兴迎上前,“坎老师,你去县城回来了?”
坎家福骑车进入校园和她打招呼,“曾美玲,你好。”
曾美玲上前扶住车的后座,“坎老师,看你风尘仆仆的,到店里喝口水吧?”
坎家福脚尖踮地,“我还有事要办,我走了。”他脚踩着踏板,骑车向前奔去。
曾美玲望着他骑车离去的背影,脸顿时沉了下来,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她闭了闭眼,然后愤愤地向小卖部里走去。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