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邢梅虹,安徽池州人 ,公务员,大学本科毕业。曾任青阳法院创作室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作协、安徽省散曲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安徽省诗协理事,安徽省女子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作品见于《中华诗词》《安徽文学》《中国当代散曲》等各级各类报刊,并曾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著有诗词等八部诗文集。
植菊(自序)
诗花绽放在我的平静光阴里,梅、兰、竹、菊四册小集,如一缕缕芳香萦绕在我宁静的生活中。我爱梅的傲骨,兰的清幽,竹的虚心,菊的品格,它们或不畏霜雪,或隐逸自芳,或凌空而虚,或含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这些,都是我最爱的生活状态。
因喜爱四君子,我便以梅兰竹菊,冠以诗集名。今以《植菊》命名这第九本小诗集,也是希望有一缕缕菊香在每一首诗中萦绕。
四君子的品格和灵魂,注入我每首小诗中,仿佛我每天都在亲近四君子,仿佛我的灵魂也有四君子的气息,神采也有四君子的气韵。一路行来,有四君子作伴,闲吟四季,何惧风雨?夕阳下,也无风雨也无晴。
采一朵菊花,文化的风送来陶公无声的弦音,叮叮咚咚....是他赠予我的一曲和谐的生命乐章,平安健康宁静的生活家园,即是我的南山。如《采菊忆陶公》这首诗所言“风送幽香至,无弦琴韵多。南山时现处,篱菊一丛歌。”
春风吹开了柳眼,一切都在苏醒,枯萎的枝条变绿了。霜雪只能折损肌肤,但灵根是冻不死的,反而会更深地植入土壤,遇到春天,就会发芽,长叶,在春光下起舞,如现代诗《活过来了》。生命就是要经历风雨酷寒,不经风雨,哪见彩虹?
每首小诗都是我心中跳跃的音符,都是我血管里回响的生命旋律。展开这些小集时,就是我在聆听最真实的自我生活的强音。
退休后,在品茶,吟诗之余,我又练起了书法,我希望能用诗书之美,书写真性情,抒发生活之美,于是就有了这些习作。
往后,在夕阳下,品茶,吟诗,挥毫,我还会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