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游小记
原创首发
文/申力(重庆)
主播 天歌
位于流花湖畔的西苑,凭借湖中一排排亚热带阔叶林木的衬托,一千多盆形态苍劲、萧洒、错落有致的盆景,使这个占地不及流花湖二十分之一的园林小天地,显得格外逸秀、玲珑、幽雅、清静。
西苑,被誉为广州的盆景之家,是名不虚传的。
踏进铁灰色山石叠成的山洞式的大门,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盆景新天地,这里榕荫掩映,绿树婆娑,塘水泛着涟漪,在鹅黄色的卵石铺面的曲径两边,到处都摆满了青葱秀茂的福建茶,劲挺有力的古榆,真朴苍翠的罗汉松,盘根错节的九里香,枝干横生的雀梅……真是千姿百态,意趣盎然。
据记载,盆景,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唐宋时代的诗人杜甫、陆游、苏东坡等人都喜好盆景,陆游吟过:“盘山苍然日生颜,此物一来俱扫迹。”,苏东坡也曾和道:“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可见当时的盆栽已十分迷人和精致,宋代文人赵希鹄《洞天清录》记载有山水盆景的取材和制作方法,明朝文震享写过《长物志》,清朝也有人写了《花镜》,来总结盆栽等经验,园艺工作者和广大盆景爱好者,按照大自然风物的真实面貌,力求构图严谨、新奇、别致,在漫长的实践中将盆景发展成各具不同地方特色的各种流派。
西苑盆景属岭南派,它与讲究造型、手法细腻、多细雕细琢的川派盆景风格不同,与变化多样、形态自然的苏派迥然各异,瞧,宽阔葱郁的露天盆景,一盆挨一盆的树桩盆景,有的皮粗节密,苍劲古朴,犹如年高体健的长者,有的叶青枝秀,潇洒大方,恰似风华正茂的后生,还有枝挺干斜,轻盈飘逸,宛如身穿绿衣凌空飘下的仙子……
置身于这缩龙成寸的美境里,有一种诗情画意,情景意浓的感觉,仿佛自身也融进了野趣中,应验了“有生命的画,无声音的诗。”这就是岭南盆景的一个鲜明特色见。
徜佯在西苑,可见满天星,四季常青的松柏,秋来叶如血的枫,亭亭玉立的南天竹,还有岭南的植物,木棉、柑橘、火石榴等植物,这些进入了西苑的植物,经过畜意的栽培,纳于百丈于一盆,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佳品。
一棵老龙眼树下,一盆古拙苍劲的榆树,是岭南盆景三大名家之一,名曰“宛若游龙”,与满园翠绿的树桩盆景相隔一条绿化带的石山盆景区,有白果石、松皮石,有各地来的奇异怪石,砌成雪白的高耸的陡岩,用广东的特有的石头砌成蓬莱仙境般的名山秀川,有小巧的亭、台,水榭、楼阁,以及人物小品。
西苑盆景的名贵,在“看石轩”里的几方有趣的钟乳石,进门左边几十柱石笋并排林立,看似丛山延绵,千沟万壑,正对大门的一块岩石,酷似一头绵羊蜷伏在地上,背上细密的石纹,就象蓬松的羊毛,是有名的绵羊石。
西苑临湖傍水,几幢临湖茶厅,分别有粉丹竹、秋兰和英石,合成“兰、竹、石三友”,别有一番佳趣,在湖波阁上东望,湖心小岛一片青郁,越秀山黛,六榕塔高,广州市区尽收眼底,观赏盆景之余,坐在碧波荡漾的湖畔边,泡上一壶碧螺春,到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作者简介
申力,笔名申维希,重庆人,喜好涂鸦,曾在重庆文艺、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百篇,在各种文学平台上发表作品数百篇。
主播简介
天歌《明心文学》平台常驻主播!热爱诵读,喜欢简单快乐的生活,用声音做真善美的传播者,传递生活中的正能量,感受人生的美好。
————————————————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不予结算,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没有赞赏金,不足20元的没有稿费。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作者主播平分60%为稿费。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
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投稿请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