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束馆行(组诗)
诗‖黄金铎
一、赴束馆
时时追梦世无双,一路芬芳到处香。
田麦随风多旷逸,黄沙沿道最疏狂。
同心共德清寥去,论古谈今春意扬。
缘份如斯真勘惜,惟期功业万年长。
二、怀念束皙
莫道人生境不同,留名青史为英雄。
授徒开馆言清雅,说地谈天笑碧空。
贤达千秋恒德梦,情怀一代永如虹。
今朝隔世仰望久,唯有神交唱古风。
三、束馆古遗存
古镇千年今宛在,馨香悠远如春花。
壕沟寨堡言神韵,名辈乡贤说物华。
日月无情催老圃,媪翁闲坐赏金霞。
客来不顾身心累,只愿旧垣成鲜葩。
注:
2022年2月26日,随魏州文化研究会会长杨达,副会长王青山、赵明宇、赵社营赴束馆参加大名县束馆镇历史文化研讨会。会长杨达亲自驾车,一路谈笑风生,畅谈束馆古镇概况。到达束馆镇后,镇党委书记高宪章,束馆镇部分村干部,16人出席会议。高宪章书记介绍了束馆镇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强调了文化激活一方经济的重要性。杨达会长主持研讨会,并就束馆镇依托历史人文景观,如何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回顾了记忆中的老建筑和地方风俗,一致认为,虽然束馆城墙已不存在,但是与大名县城龟背城、四大街等大格局十分相似的历史风貌保存相对完好,部分护城河遗迹可辨,为研究中原冀鲁豫交界区域古集镇历史人文交融衍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标本,也为保护利用开发文化旅游,激活古镇生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束馆古镇位于大名县东南部,与河南省南乐县、山东省莘县毗邻,春秋时期,做过大燕国的国都,传说孙膑曾在这里生活;卫国“二子争死”的故事就发生在束馆镇一带,有七个村名与此典故有关;南街有孙膑饮牛坑、南山会,东街有烟市寺,北街有烽火台;束馆镇是西晋大文学家束皙故里,中国束姓祖源地。(此处资料摘自“魏州书院”公众号)
作者简介:黄金铎,1974年生,本科学历,河北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参加教育部等四部委“万人援疆援藏教师计划”,在新疆巴州和静县和静高级中学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