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稳山军照
近几年,稳山老战友的书法艺术名声骤然升温,蜚声国内外,使人震撼。如果真正走近和详细了解他,方知我们原来对他的书法艺术之路了解甚少,超出我们的想象。

稳山战友于羲之故居洗砚池畔
稳山老战友自从五六岁起,受祖父(老私塾先生)的严管训教和影响,一步步走上了书法之路。他先工唐楷,后临《二王》诸帖,兼及汉隶和魏碑。其中整篇临《兰亭序》(神龙本)己达到四千余遍,堪称是他的一绝。京城有人赞美他是王羲之《兰亭序》的正宗传人。有时我和他开玩笑说,“你家和羲之故居只是一条河之隔,现在居住又是几步之遥,所以你临《兰亭序》是得到真传的”。 稳山战友60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了不懈的努力,寒来暑往,锲而不舍。成功的背后,总有很多的艰辛和酸甜苦辣,体力和精力、财力及时间不知付出了多少。他经常讲小时候一个鸡蛋换一张纸的经历,所以他非常珍惜每一寸纸、每一滴墨。他对练字和写作总是那么认真和执着。 他1970至1972年在山东临沂一中读高中时,书法就小有名气。经常给老校长、全国著名作家王火先生抄写长篇小说草稿。在武汉军事经济学院上学时,担任课余书法教员。他编写的《毛笔书法练字诀》曾被几家报刊登载。
孙稳山战友行书《博学》
老战友从年轻时,就惜时如金,养成了睡眠很少的习惯,他很少睡午觉,也不睡懒觉。他白天上班工作,晚上练字,实在困了就吃口辣椒,刺激一下提提精神。冬天练字他从不在有暖气的室内练字,生怕打盹。对书法有时达到近乎痴迷的程度,闲暇时间大都用于练字和书法创作。 他很少打牌也不下棋,也不去旅游观光。他结合平时对公文的爱好和几十年从未间断写日记,把硬笔当做软笔写,对他写书法帮助很大。
稳山战友的字外功夫非常深厚,他熟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博观而约取,对书法有关的名言警句,佳联妙篇等,随时摘录、反复背诵,爱不释手,做到学以致用,相得益彰,达到厚积薄发 。 他2008年,在王羲之故居举办个人书法展 。先后出版了《孙稳山书法作品集》,在新华书店发行。根据社会各界的要求,又出版了《孙稳山书法精品集》。 稳山战友退休后长期住北京,又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财力、虚心向全国名家学习, 潜心研究田英章、卢中南等欧楷书体,得其神韵。他师古而不泥古,传承有创新,连续几年被航天系统等多家院校聘为书法教师。他尤擅楷书、行书,对草、隶、魏碑等书体,都能挥洒自如。他自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书法基础教学理论及较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他高格做事,低调做人,也是他为人处事的一贯风格。他从不宣扬,更不炫耀自己。有很多单位和个人请他写的门牌匾额不落款,不署名。充分反映了他不唯名利的一贯品格。 近几年,他自制方格书写的大幅或中幅欧体楷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毛泽东《沁园春.雪》等已近千幅。他自己创作的诗文联句、妙语、贺词和创意字等作品,以及书法理论等已不计其数。有望他尽快整理,早日结集成书,请战友和广大朋友们在闲暇之余,光顾流览,以饱眼福。 2007年,他考入中国书画院,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书协会员,山东省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院士,临沂市书协会员,沂州书画院副院长。 他的作品多次在人民大会堂和京城多处展览。并且在上海、四川、河北及港澳等多地展出,许多作品流传于欧美和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些作品被国家机关和国家领导人及个人收藏。且多年前他还爱好绘画,专攻人物与动物。
稳山战友绘画作品
我为有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战友书法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祝福稳山老战友多多保重身体,多出书法精品,给我们的广大书法爱好者留下更多的墨宝财富。作者王长明 山东临沂人,1953年8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历任陆军第二十师炮兵团卫生队卫生员、卫生班长、司药、医助、军医,四十七集团军一三九师医院,参加对越边境轮战。1988年转业,任山东县级临沂市防疫站防保中心主任,临沂市沂堂镇和册山镇副镇长,临沂市河东区招商局、科技局副局长,2013年退休。


徐守玺军照
主编简介:
徐守玺,笔名杏坛斋主,山东临沂人。诗词作品在《欧洲龙吟诗社》巴黎《欧华文艺》《世界汉语文学》《兰亭诗画》等刋物发表。曾获山东省诗词大赛一等奖《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优秀奖《蝶恋花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二等奖。著有《沂蒙词韵》《漫步五洲湖》等作品。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副主编,沂蒙山诗社社长,沂蒙山编辑部主编,兰山作协顾问、《兰亭诗画》杂志社山东省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