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坪麻共唱移民歌
方言话剧
组织:眉山东睿
青神少促会
高台麻柳社区(原麻柳村)
原创:万耀举(青神县小品小戏首届剧本大赛同届二、三等双奖得主)
(征求意见稿)
剧情简介
由开县渠口镇坪井村和青神县高台镇麻柳村(社区)党政领导群众参与的三峡移民任务,二十年风雨后兼程,由水土不服到安居乐业,由白手兴家到全面小康,由人生地疏到亲家门户。由“他们”到“我们”的巨变。其成功之作的秘诀就在于素不相识的两个村村民手挽手以舍小家顾大家,向党和国家交了一份时代的优秀答卷,谱写了一首反应感谢党恩让世人耳目一新的三峡移民之歌,为激励两村移民和村民发扬成绩更好投入乡村振兴,故剧名以两地村级名首字贯以主题而名为《坪麻共唱移民歌》。全剧共分三幕,第一幕,故土难离。第二幕,安居乐业。第三幕,展望未来。
本剧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序
时间:二0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地点:高台镇麻柳社区4组 号邹才高家
人物:邹才高,(男,六十四岁,中共党员,曾任坪口村村主任,现任该组党支书兼小组长。背手,昂头,面向开县)移民生活工作一幌整二十年了,从背景离乡到安居乐业,再对乡村振兴未来充满无限希望,这对我既是移民工作人员又是移民对象双重身份的人真是感慨万千啊!
邹妻:二十年二十年,饭都凉了,你到底吃不吃的麻,再不吃,我可要倒给猫咡吃了哈。
邹才高:感谢你这些年为我煮饭烧茶,我,不是不吃,是这脑壳头一直浮现二十年来风雨和彩虹啦!(边交谈边下台)
第一幕 故土难离
时间:二00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地点:开县渠口镇坪井村移民外迁上车点
人物:(画外音,大家听好喽,将你们各自的家具对号上车。外迁人群陆续绕场。)
向妻:(原 组组长向连富妻子,背小孩,挽母亲)儿子,你看你命苦不?丁点大就赶上背境离乡,
向母:孙子,你的老汉咡不叫话,光忙帮别人搬家,连你都不管不顾,回头我揪我的娃咡哈。
向妻:儿子,你长大了千万不要怪罪你父亲,因为我早已认识到他是在为国家做一件大事,你的人生增加了一道耀眼的风景,打小就响应国家三峡移民号召,奔赴人地生疏的四川省青神县高台村麻柳村。
向母:(向连富母亲)媳妇呀,别想得太通了。我上了年纪了,活不了多久了。将来你们生活不如意咋下台啊!
向妻:儿子他奶奶,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喽。我们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响应党和政府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号召,去的地点啊,党和政府作了充分动员准备工作的地方安家落户。党和政府好比母亲,我们好比母亲的儿女,你说哪个慈母对儿女不是手板手背都是肉呢?
向母:懒得跟你说,去了锅在哪里?柴在哪里?菜在哪里?见天几张口吃么子嘛?
向妻:妈,你老担心的啊当地麻柳领导和村民早都做好了,正等着我们去呢!(下台)
郭师:(带泥水匠工具)老伙计,你帮我修了两打两套新建的楼房,去新家我还是舍得丢下,不带走你我可舍不得,还指望你在新家为我再修楼房呢。
群众甲:郭师,你只差没把脚板印带走喽。
郭师:硬是,帮我看到这些泥水匠老伙计,我回去把脚板印带了就来。(一溜烟往回下场)
邹才高:乡亲们都上车齐了哈,政府送行的领导都来了,就连全程护送的警车和医生统统都来了,出发!
群众甲:等等!郭师回去带脚板印还没来呢。
邹才高:带啥脚板印啊,还有么子事嘛?准是在装怪。好,我这就去帮郭师把脚板印带来。(邹先下,其他人群上相继下台后,邹与郭上台)
郭师:老表,说心里话,一是真的舍不得生我养五十多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啊。二是大家看在你的威信上跟你外迁,将来好了不说,不好的话看你老表咋下台啊,我一家不随你去吗,如果真的遇到万一吗,你就少一家压力嘛。
邹才高:原来老表不是装怪,而是为老表着想啊。老表,你年纪比我大,经历了新旧社会,你最有发言权,党领导我们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哦,对了,你我都是男子汉,特别是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这次不仅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而且是与家乡的山水天各一方,乡愁之切全藏我心底。我借寻你之口,在你神龛处取了一捧土,在你水缸里舀了一瓶水,好让我们共同寄托对家乡的眷恋。
郭师:(感动)表弟,啥也不说了,来世我们还做老表。
邹郭齐跪别:来世我们还做老表。
邹才高:告别开县渠口镇坪井老家,向青神县高台乡麻柳村新家出发!
第二幕、安居乐业
时间:二00一年十二月初
地点:原麻柳村七组会场(布景)
人物:张福全(村民小组长)村民同志们,关于移民在我组承包责任田地,已经开了很多次会议,大部分该让出的让出了,个别村民听说不是不愿意让出,而是对我有意见,我们今天就把话摆到桌面子上来,如果我错了我一定虚心改正。预计移民本月中旬就要到了,确实时间不等人了。
村民甲:张福全,你当到全体村民说清楚,在移民工作中,是不是上头拿钱把你收买了,弄么积极的。
村民乙:听说移民性子急,脾气躁,加之口音不通,担心搞不好团结。还是不接收移民的好哇。
张福全:好!如果没有不同意见,下面我开始回答。一关于是不是上头拿钱把我收买了的问题,我负责任回答大家,除了正当的岗位津贴外,吃了几顿工作餐是事实,如果不相信,本人愿以人格担保。二关于团结问题,这个问题并不直接针对我,但我认为,团结问题主要取决双方,特别是双方的磨合。举例说,有些家的媳妇是外地人甚至还有的是外国人都能从相识到相知相爱和睦相处一辈子。接收移民虽然我们或多或少会在利益上有所影响,但是这是党和政府信得过我们,是多少金钱都不换的荣幸。至于不接受党和政府分配的移民,这种说法欠妥。
群众甲:张福全,大道理就不说了,只要你象过去那样,保持清正廉洁,不栽在移民款上,秉公办事我们就放心了。
群众甲乙:马上去丈土地吧。
时间:二00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地点:高台乡麻柳村(相关布景)
人物:
祝义:(高台党委书记)高台乡热烈欢迎三峡移民来我乡麻柳村安家落户,放鞭炮,敲锣打鼓,共进晚餐,迎进新家。(在干部带领下,在当地村民帮助下移民纷纷去入住,时不时响起“去新房子喽”的欢呼声。下台)
郭师:(心不在焉使用蜂窝煤煮饭煮成夹生饭)今天这顿饭,只有找老表了(敲门)老表老表,端碗儿出来!
邹才高:么子端碗儿出来,全部请来!
郭师:老表,是这么回事,我整到歪蜂窝煤,不肯燃。用了一大早上还煮成了夹生饭。
邹才高:莫说了,把人喊来,他们先下碗面吃,填到肚子。我和你去看你那蜂窝煤咋个的。(邹妻口念念有词下台,邹郭下台再上台,郭家。)邹才高:(扯开蜂窝煤塞,用铁钩钩通炉渣。)老表,这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居然难到了泥水匠出生的老表。
郭师:哦,炉渣堵得慌哦。
邹才高:这好比是你老表遇到本想在新家开门面,而条件发生了变化而心里想不通堵得慌是一样的道理哈。
郭师:(脸红筋涨)老表,你就别说我放粑的那些事了吧。哦,对了,我家分的包产田地尽是当地人的田边地角又水打沙翁的。
邹才高:别讲这些了(打断郭师话)你说的这种情况,在我二十六户九十多位移民中普遍存在。就拿我家说吧,总共 块,最大的 亩,最小的壹分二厘。对待这样的问题,只能换位思考,总数不少于政策规定就行了,说句难听话,总比老家条件好嘛。
郭师:噫,啥时候胳膊肘往外拐喽?(生气)
邹才高:要把事情整得好,除非凡是打颠调。
(事过数年)
郭师:(串门)老表,我跟你说个事。我们组额外安排了我家栽竹林的地,就连柴山收益分配也有我们移民的一份。
邹才高:我知道你是恳直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们移民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顾大家,而当地村民兄弟不也是舍小家顾大家吗?
(说话间迎面走来一行记者。)
记者:邹书记同志,据我们了解你既是移民工作的领导又是移民工作的对象,由故土难离到安居乐业实现小康,二十年来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此刻,只想请你谈谈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邹才高:作为个移民亲历者,最大的遗憾就是入乡随俗没有背成媳妇子。
记者:邹书记的这个遗憾,今天我们就帮助你实现。上道具!(上事先准备好的道具)
邹才高:饶了饶了,说起耍的。
记者:观众朋友说饶不饶?(观众:不饶!说话间已将邹打扮停当。)公公背媳妇正式开始,公公宣言!
邹才高:房子是我修的,家具是我买的,媳妇是我主持接的,背媳妇一是彰显公公的成就感,二是寻求建立新型的少和老和睦关系。
记者:媳妇宣言。
媳妇:方才听得公公解读建立新型少和老关系,为媳举双手赞成。小女子选定婆家,则生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鬼。继承婆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相夫教子,爱家爱国,争当依法致富的强者。至于是否应允公公爹背为媳一事,俗话说坐得端行得正,公公大腿可作凳,但是必须取决于婆婆同意。不过为了却公公心意,不妨来个以资代劳。即我和丈夫商量,婚后进行一个种养殖项目尚差百万资金正准备贷款,公公以资代劳。亲朋好友你们说要不要得?(众呼:要得要得要得!)
第三幕、展望未来
时间:二0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地点:高台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布景,突出高台镇三峡移民二十周年庆祝活动。)
人物:
冯书记:(现麻柳社区党总支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和移民朋友们,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三峡移民二十周年,回顾二十年来移民和当地村民一路风雨兼程的友谊,经历了由“他们”变我们,由新家变老家,由百手起家到整体小康,从而发扬舍小家顾大家风尚,携手并肩在乡村振兴路上再创佳绩。下面大家勇跃发言。重点在于实现美好生活尽情展望未来。
移民甲:首先特别感谢高台镇各级领导对我们三峡移民的关心,移民二十年来,我积累了一些资金,啥子都不缺,就是缺老婆,展望在死之前,能把婚结了,好向九泉之下的父母大人有个圆满的交待,特别拜托大家了哈。
移民乙:(郭师)移民那年我五十五岁,二十年一幌过去,今天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二十年来,在我的叫鸡公老表的雄起下,我和大多数移民一样,用勤劳的双手依法致富实现生活小康路,今天我这已步入古稀之年的人的展望未来,还是早年许过的那句话,愿意来世还做叫鸡公老表的我,因此叫鸡公老表的展望未来就是我的展望未来。
邹才高:(语重心长)领导好,同志们好,二十年来,以既是移民工作者又是移民对象双重身份,经受住党维护党的利益为崇高使命的考验。能上能下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所带领的二十六户,集中居住在麻柳场镇社区,分布在麻柳社区七个村民小组承包责任土地,从九十七人,到现在的一百二十七人,适龄男女百分之九十凢均已婚配,住房均为连街一楼一底,人均三十平方米,水电气路网络等应通尽通应平尽平。百分之五十的家庭拥有小车代步,实现了意想不到的“他们”变我们,新家变老家,与当地的山,当地的水亲密接触,与当地村民亲如一家和睦相处,以当地小康水平正聚精会神投入到乡村振兴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和政府领导的结果,我建议以热烈掌声请党委为我们未来的前景展望展望。
赵书记:同志们: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我们隆重庆祝开县渠口镇坪井村三峡移民到青神高台镇麻柳村二十周年。二十年来,由于贯彻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大政方针,移出地和接收地村民高度发扬舍小家顾大家共同实现小康生活,希望大家发扬成绩,共同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再创辉煌。
冯:为三峡移民生活未来更美好干杯!(将庆祝活动糖果分发给观众,舞蹈:我们都是一家人。)
谢谢观看
二0二一年十二月一日至二十一日
初稿源于实地采风,电话等素材创作而来。
整理于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