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661
朱清时
朱清时,男,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1946年2月7日生于成都,籍贯四川彭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任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分别在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法国巴黎大学等做访问学者、客座科学家、客座教授,并作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在剑桥、牛津和诺丁汉大学工作。
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12年当选“中国教育年度声音”。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朱清时在就任中国科大校长期间,致力于规划和组织学校面向21世纪建设一流大学,卓有成效地推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受聘南科大校长期间,创新地推出“先行先试,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自颁文凭”的办学模式,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国教育改革风云人物。

读“朱清时
-- 南方科大横空出世‘倒逼’高等教育改革”有感
序:教育改革的滞后,使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失去了起码的尊严。教育的标准权、考核权及公共教育资源分配权事实上都是垄断于教育行政之手。南方科大的横空出世,无疑是将了教育部一军。
---援引自《齐鲁晚报》。
一
时代大师,
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面对公众。
不是横空出世,
就是别具一格旗帜鲜明。
朱清时,
一位学界的精英。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跋涉,
艰难探路前行。
探索教育的规律,
回归教育的理性。
丢弃功利主义的帽子,
形成潜心治学之清风。
向“才”看齐,
力捧“才星”。
学术自由,
教授治校打先锋。
挑战未知结硕果,
“诺奖”获得者定会孕育而产生。

二
毕竟是一个大家,
一开口声音就与众不同。
站在时代教育的最前沿,
治学的理想与蓝图早已胸中生。
力排众议,
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打破禁区,
探路更破冰前行。
教育原本就有它自身的规律,
岂容功利主义盛行?!
教书育人,
须要风清气正。
船行大海,
更需要舵手神若气定。
当航船乘风破浪驶达彼岸时,
那里一定是万紫千红万般风景。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