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诗人曾云香女士怡人风采

七绝-《龙抬头》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二月初晴龙运头,
三阳开泰满怀求。
春风送雨润苗细,
暖气回升福九洲。
2022、3、3

【二月二日龙抬头】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二月二 “龙抬头”,源于一个神话传说。
用一首打油诗简述二月二龙抬头传说的来历。
打油诗.龙抬头传说
某皇祭天时辰延,
玉帝发怒惩治严。
三年不降及时雨,
百姓摊灾苦难言。
青龙看见心发善,
偷将甘霖洒人间。
竞被玉帝压山下,
金豆开花才能还。
二月二日备耕种,
农家种子翻晒干。
老人发现像金豆,
炒爆蓬涨成花鲜。
各家各户模仿做,
全都摆供房门前。
玉帝低头往下看,
金豆开花映眼帘。
下令快把青龙放,
劈开压身那座山。
青龙抬头腾空起,
二月二日这一天。
正是青龙抬头日,
故事从此古今传。
此日都有啥习俗,
油诗后面翁再谈。
注:
1、灾出头,瘟神送走,菌灾灭绝。
2、帝低头,玉帝低头看人间金豆开花。
3、青龙,是龙王的小儿子。
2022、3、3

《二月二龙抬头》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幸福快乐没有头
今年好事不断头
万般好运找上头
小心钞票砸到头
友情亲情暖心头
合家团圆到白头
2022、3、3

《二月二龙抬头日感赋》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青龙施雨亮春眸,地醒天苏泛绿畴。
煦煦和风撩胜景,熙熙丽日揽芳洲。
扬眉吐气千神爽,挺首昂胸万事悠。
水秀山青新禹甸,莺歌燕舞美神州。
2
青龙施雨犯天条,发配人间度寂寥。
百姓感恩金豆炸,玉皇释罪重刑消。
辰时昂首生辰喜,二月如期初二昭。
一曲传奇千古唱,九州妙意领春潮。
二月二习俗,二月二称为龙头节,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庆祝,以示敬龙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22、3、3

《二月二的风俗》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1、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2、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五行属土)。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要在“二月二”这天奉祀土地神。
3、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炒糖豆,有“金豆开花,五谷丰登”之寓意。
4、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5、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2022、3、3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三】月花儿红彤彤
【月】光照在水当中,
【快】语祝福祖国好,
【乐】颂华夏山河娇!
【国】富民强人兴旺,
【运】亨吉祥奔小康,
【昌】平国安科技兴,
【盛】世中华龙在天!
【永】恒腾飞国运昌,
【世】世代代好传统,
【吉】祥安康伴航程,
【祥】和征程一帆顺!
【祖】国花朵齐争艳,
【国】利强盛民增惠,
【万】事通达永辉煌,
【岁】月峥嵘浩然行。
2022、3、3

《二月二,龙抬头》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一抬头,丰收在望好兆头;
二抬头,福禄寿喜全都有;
三抬头,烦恼霉运全溜走;
四抬头,家庭和谐没忧愁;
五抬头,步步高升争上游;
六抬头,幸福健康到永久。
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拥抱][拥抱][福][福]
2022、3、3


作者间历:曾云香,网名天香:广州市,军转干部,转业到学校当舞蹈老师,后转到民政局,共产党员。
学历本科,已退休。公务员,愛好文学舞蹈。
铁岭市诗词学会会员。
华夏诗文苑成员,其作品曾多次在华夏头条,《新版北京头条》幽雅阁文学诗刊,等谋体平台发表。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正在进行中……
欢迎各界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您心中最美好的憧憬,优美的文字,登上我们的平台!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必须是原创首发,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投稿!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